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高专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共筑精神家园

高职高专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共筑精神家园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高职高专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共筑精神家园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中国农学著作。其中《氾胜之书》被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堪称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书》(后人称之为《王祯农书》)是一部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特别是在介绍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具有特色;《农政全书》贯穿着治国治民的“农政”基本思想。

1.中国传统农学的开山之作——《氾胜之书》

氾胜之是西汉末年杰出的农学家,其代表作《氾胜之书》是中国传统农学的开山之作,是他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成就远远超过了欧洲上古及中世纪的所有农书。他创造精耕细作的区田法等,为西汉农业生产和发展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家里的祖辈们虽世代务农,但都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很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总共有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3.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农书》

王祯不仅是著名农学家,而且是廉洁奉公的县官。他的《农书》是总结元代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包括三个部分:《农桑通诀》6集,作为农业总论,体现了作者的农学思想体系;《百谷谱》11集,为作物栽培各论,分述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的栽种技术;《农器图谱》20集,占全书80%的篇幅,包括了传统的几乎所有农具和主要设施,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

4.中国古代农书集大成者——《农政全书》

明末徐光启,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终成一名少有的学贯古今、兼通中外的科学家。《农政全书》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全书共60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12目,涉及农业的各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我国历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尤其注意反映明代最新的技术成就。《农政全书》比以往所有的农书内容更加丰富,叙述更加全面,在国内和国际都有巨大影响。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赞她是一部“农业方面的卓越巨著”。

小故事大道理(www.xing528.com)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志向

徐光启10岁那年的夏天,有几天连一丝风都没有,讨厌的蚊虫在人们的周围嗡嗡地闹个不停,人们都想找个地方摇扇子歇凉。学堂里也很闷,教书先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何不言我志”,就出去纳凉了。

有几个学生看到先生出去了,就趴在桌上打起瞌睡来。剩下几个学生都围拢到徐光启的身边议论起来。因为徐光启的作文常常得到先生的好评,并常被作为范文供学生们欣赏,所以同学们愿意和徐光启探讨一下各自的想法。

一个胖胖的学生说道:“将来我要开个大钱庄,成为一个大富翁。”

另一个学生抢着说:“我将来要当个大官,出门坐轿子,一呼百应,多威风啊。”

坐在徐光启旁边的学生问道:“阿启,你将来干什么?”

徐光启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做人要明事理,立大业,治国安民,崇正辟邪,这样才不枉为人一世。所以,我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听了徐光启的这番话,同学们都点头赞同。然后都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写起作文来。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先生转回来,他走到徐光启的身边,拿起徐光启写的作文看了一遍,禁不住地夸奖说:“想不到你小小的年纪,竟有如此志向。”

徐光启是这样说的、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一生中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成为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先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