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大学信息公开:10类数据收集情况

我国大学信息公开:10类数据收集情况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动公开部分的10大类共59项信息的数据收集情况如表6-6,表中“公开数量”是指调查的1 219所高校中,有多少所高校在本校官网或者信息公开网站上公布了这一信息。

我国大学信息公开:10类数据收集情况

主动公开部分的10大类共59项信息的数据收集情况如表6-6,表中“公开数量”是指调查的1 219所高校中,有多少所高校在本校官网或者信息公开网站上公布了这一信息(这里强调信息发布的主体是高校,由高校以外的主体发布、统计、整理的信息不视为公开;信息发布的渠道为高校官网和信息公开网站,其他渠道发布的信息未纳入调查范围)。调查中,高校明确说明“本校无该项信息”的也视为已经公开。例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一栏下说明“我校目前没有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即可视为公开了该项信息。“公开比例”是指公开的高校数量占调查的高校总数的比例,即表6-6中,实际公开数量/应公开数量,由于调查的高校总数为1 219,所以应公开数量一般为1 219,但是,“特殊类型招生办法”、“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研究生招生简章”、“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拟录取研究生名单”、“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这12项信息具有特殊性,因为2015年度,1 219所高校中,只有268所高校在高考录取中存在特殊类型招生,有572所高校具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477所高校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者机构,2015年没有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自然无法公开“特殊类型招生办法”,“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这两项信息,同样的,不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也无法发布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的相关信息,不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或者学校没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也无法发布中外合作办学的信息,所以这12项信息的应公开数量应为268、572和477。

表6-6 主动公开信息的数据收集情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由图6-1可以看出,在《清单》要求公布的10类信息中,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公开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招生考试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基本信息、教学质量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人事师资信息、学风建设信息、学科学位信息、其他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如果以公开的比例达60%为及格,达90%为良好,那么在59项信息中,公开情况及格的信息有30项,公开情况良好的信息有12项:办学规模、学校机构设置、学科专业情况、招生章程、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和测试结果,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与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研究生招生简章,研究招生专业目录,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这12项。而公开的比例在30%以下的信息有7项,分别为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信息,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巡视组反馈意见,落实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图6-1 高校10类信息的公开比例(www.xing528.com)

从纵向维度——以高校为单位来看,如前文所述,由于部分学校不存在特殊类型招生,不具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或是没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所以在《清单》的59项信息中,各个高校应当公开的数量并不都是59项,表6-7呈现了高校的类型,其应当公开的信息数量及其所对应的高校数量。

表6-7 不同类型高校应当公开的信息数量

(续表)

用高校实际公开的信息数量/高校应当公开的信息数量,计算出各个高校公开信息的比例。1 219所高校平均的公开比例是58.3%,仅有北京交通大学一所高校做到了公开《办法》要求的所有信息,图6-2是不同公开比例的高校个数和占全部高校的比例,87%的高校主动公开的信息的比例在80%以下,显示了我国本科高校信息公开的程度较低。

图6-2 不同公开比例的高校数量和占比

表6-8显示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的平均公开比例,上海、青海、广东、重庆不仅开设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比例高,而且高校公开信息的比例也高;河北、宁夏、内蒙古、西藏、江西开设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和高校信息公开的比例都较低;山西省的高校虽然建立信息公开网站的比例高,但实际公开信息的程度却较低。

表6-8 各个省份高校的平均公开比例(%)

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不仅在开设信息公开网站的比例差距较大,在信息的透明度上仍然呈现与办学层次正向相关的关系(见图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