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帝国的荣耀:宣帝政治抉择

中央帝国的荣耀:宣帝政治抉择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帝的穷兵黩武和严刑峻法,至其统治末年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总之,武帝时由于滥用民力所造成的损害,需要得到修复,这是宣帝统治策略的第一个着眼点。众所周知,在昭帝逝世后,霍光为首的大臣原打算拥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入继大统,然而昌邑王因行为不检,即位仅二十七日便遭到废黜。身为武帝的嫡曾孙,宣帝继位被视为恢复了“武帝正统”。

中央帝国的荣耀:宣帝政治抉择

要真正理解汉宣帝的施政方略,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他即位时西汉面临的内外局势,另一个则是他本人的成长经历。

武帝一朝,锐意“开边”,北击匈奴、通西域、开西南夷,汉帝国的势力膨胀至极点。然而长期的对外战事,严重损耗了西汉的财力和民力,武帝的应对之道却是越发倚重酷吏,在大肆搜刮民间财富的同时,镇压社会上的反对力量。《汉书·刑法志》记载,当时酷吏制定的死刑条目已经繁多到骇人的地步:“禁罔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武帝的穷兵黩武和严刑峻法,至其统治末年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批判道:“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在司马光看来,汉武帝的所作所为与秦始皇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等武帝一死,其幼子昭帝刘弗陵(前87—前74年在位)接手的便是一个“承奢侈余弊,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烂摊子。

为此,当时的辅政大臣霍光决定回到文帝、景帝的旧方针上,“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社会能重回安定。到宣帝即位初期,霍光依然摄政,上述休养生息的措施贯彻始终。总之,武帝时由于滥用民力所造成的损害,需要得到修复,这是宣帝统治策略的第一个着眼点。

宣帝能够继承皇位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众所周知,在昭帝逝世后,霍光为首的大臣原打算拥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入继大统,然而昌邑王因行为不检,即位仅二十七日便遭到废黜。于是此时流落民间的武帝曾孙刘询(原名刘病已)作为替代人选,被拥立为帝。(www.xing528.com)

宣帝的祖父是戾太子刘据,当宣帝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祖父刘据和父亲刘进便双双在“巫蛊之祸”中身亡了,昔日的皇曾孙一夕之间竟成了千夫所指的罪臣后代,这无疑让幼年时的他饱尝人情冷暖,遍历世道坎坷。在入宫前,宣帝一直在外家(祖母家)照料下长大,过着平民的生活

不过,独特的成长经历也令宣帝拥有了养在深宫的纨绔公子所不具备的个人能力。《汉书》记载,宣帝“繇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宣帝起自民间,更了解底层社会的实际情况,这也为其登基后提出顺应民意的政策提供了基础。

身为武帝的嫡曾孙,宣帝继位被视为恢复了“武帝正统”。尽管正是这位曾祖父一手造成了宣帝祖孙三代的屈辱,但是面对此时依然权倾朝野的摄政大臣霍光,以及昌邑王转瞬被废的教训,宣帝能够稳固自身地位的唯一法宝也就是这层与武帝的血缘关系了。

为此,宣帝不断在各种场合强调其与武帝之间的联系,他不仅大力推崇武帝的功业,追尊武帝庙号为“世宗”,还下旨要求在武帝巡幸过的郡国立庙,更重要的是,宣帝在施政和行事作风上也力图模仿武帝,史书经常记载他“修武帝故事”“循武帝故事”。可见,推崇武帝的文治武功成了宣帝统治策略的第二个着眼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