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TSP和PM2.5气溶胶浓度-新论揭示雾霾成果

上海TSP和PM2.5气溶胶浓度-新论揭示雾霾成果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5-1列出了上海四季PM2.5、TSP的质量浓度及其比值PM2.5/TSP。TSP和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230.5和94.6μg·m-3,TSP的浓度与国家二级标准值200μg·m-3接近。与TSP的日标准300μg·m-3和PM2.5的日标准65μg·m-3[13]相比,TSP和PM 2.5分别超标22%、72%,表明上海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污染极为严重。TSP和PM 2.5与痕量气体和有关气象参数的相互关系见表25-2。

上海TSP和PM2.5气溶胶浓度-新论揭示雾霾成果

表25-1列出了上海四季PM2.5、TSP的质量浓度及其比值PM2.5/TSP。TSP和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230.5和94.6μg·m-3,TSP的浓度与国家二级标准值200μg·m-3接近。上海PM 2.5浓度比其他沿海城市高,如青岛[7]1997—2000年为38.15~56.88μg·m-3、厦门[8]1993年为40μg·m-3台湾[9]2001—2003年为59.8μg·m-3香港[10]2000年冬为423.7~57 3.8μg·m-3。2003—2005年上海PM2.5远高于1999—2000年的57.9~61.4μg·m-3[11]。上海TSP的浓度也比其他沿海地区高,如厦门[9]1993年182μg·m-3、大连[12]1994—1995年91.36μg·m-3。与TSP的日标准300μg·m-3和PM2.5的日标准65μg·m-3[13]相比,TSP和PM 2.5分别超标22%、72%,表明上海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污染极为严重。PM 2.5呈现春>秋>冬>夏的季节变化,TSP则为春>冬>夏>秋。春季浓度高与高风速有关,高风速增加了远距离传输的沙尘以及本地的扬尘;夏季浓度低与高湿沉降有关;秋季细颗粒占总颗粒的百分比高(PM 2.5/TSP=0.66),可能是因为秋季风速低,致使更多细颗粒悬浮于大气中。PM 2.5、TSP浓度白天低于晚上,可能与夜间温度低所形成的逆温层有关。

TSP和PM 2.5与痕量气体和有关气象参数的相互关系见表25-2。PM 2.5和TSP与气体浓度正相关,表明大部分颗粒物的来源与SO2和NO2的来源类似,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机动车的排放。颗粒物与NO 2的相关性高于其与SO 2的相关性,表明交通排放对颗粒物贡献更大。SO2和NO2与PM 2.5的相关性高于与TSP的相关性,而气象参数与TSP的相关性高于与PM 2.5的相关性,表明细颗粒主要由源排放强度控制,而粗颗粒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气象因素对颗粒物的影响较复杂,如高温可加速挥发、半挥发组分的挥发,可促进二次组分(如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的形成;高湿度可加速湿沉降,也可促进二次组分形成。在冬季,白天颗粒物(PM)与SO 2、NO 2相关性高,晚上与气压和风速的相关性高,表明白天质量浓度由SO 2和NO 2控制,而夜间则由气象条件控制。此外,颗粒物与白天源排放强度(机动车活动和化石燃料燃烧)高于夜晚有关。在秋季,PM 2.5和TSP与各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都很高,而在春季则很低,表明秋季颗粒物更多地由当地源控制,而在春季,远距离传输的影响明显。秋季风速低,远距离传输的影响小,而春季风速高,可以给上海带来大量颗粒物。因此,上海的大气污染同时受当地排放和远距离传输的影响。

表2 5-1 上海大气气溶胶P M 2.5和T S P 质量浓度(μg·m-3)及其比值P M 2.5/T S P

a样品数;b最大值;c最小值;d标准偏差;e方差系数(C.V.=S.D./平均值);f相关系数。(www.xing528.com)

表25-2 各个季节白天和夜间TSP、PM2.5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

黑体数字表示有显著相关(p=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