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万里再传弟子文天祥:文化都昌.闻人

江万里再传弟子文天祥:文化都昌.闻人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天祥认为,江万里在用人方面的最大优点是“以君子不用为我耻,以小人未退为己忧”。作为一位政治家,江万里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忠直与奸邪、君子与小人的严重对立。江万里知道后,对这位白鹭州书院高才生的遭遇深表同情。宋咸淳五年三月,江万里当上了左丞相兼枢密使,与右丞相马廷鸾共柄国政,立即起用文天祥知宁国府。但江万里的高风亮节是世人皆知的,他在枢密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文天祥从江万里一生的坎坷政治生涯中

江万里再传弟子文天祥:文化都昌.闻人

刘文源

江万里是南宋的一位爱国丞相,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做过池州教授,还创办了白鹭洲书院、宗濂书院,为国家培育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著名的状元宰相、忠臣烈士、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存的《文山先生全集》收有文天祥写给江万里的书、启共十八篇和诗两首,由此可见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从年龄上来看,文天祥比江万里小三十九岁,只能算孙侄辈。他在《通潭州安抚大使江丞相》中就是这样自称的:“某在门墙诸孙辈行中,而所以蒙钧天造就,知爱绸缪,独出乎诸生之右。”但文天祥不像一般的再传弟子,他有幸亲自登上江万里的门庭,出入江万里的门下,亲聆江万里的教诲,正如他给江万里的一封信中所说的:“某半生出门下,幸甚。”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文天祥在大多数场合就直接称江万里为“大丞相古心老师”,自称为“门人”。

学生是最了解先生的。作为学生,文天祥是怎样认识和评价他的老师江万里的呢?

首先,让文天祥感受最深的是“古心先生度越常情,嘉惠后学”,即江万里关怀和培养下一代,为优秀人才的出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知道,人才问题历来就是国家、民族所关注的大事。有远见的政治家大都重视教育,注意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使用。文天祥认为,江万里在用人方面的最大优点是“以君子不用为我耻,以小人未退为己忧”。只要发现优秀人才,他就千方百计地加以搜罗,并及时向朝廷推荐,使有才之士能破土而出,为国家所用。宋嘉熙四年(1240年),吉州解试,欧阳守道贡于乡。当时江万里刚好来到吉州,就以慧眼识出了这位自学成才的年轻人。第二年,他创办白鹭洲书院,特地把在赣州任司户的欧阳守道请回吉州为白鹭洲书院诸生讲说。欧阳守道执掌教事以后,作为太守的江万里还亲自听了他的讲课。课讲得非常好,江万里赞扬道:“岂直诸生无出其右,予固已逊之矣!”果然,欧阳守道以他那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把白鹭洲书院办成了当时江西乃至全国的一流学校,培养出了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后来江万里入京为国子监祭酒,还特向朝廷推荐欧阳守道为史馆检阅,因而使得欧阳守道得以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累官景献府教授、崇政殿说书,迁著作郎。每讲官缺,江万里更是怀念欧阳守道,并充满深情地赞叹道:“欧阳守道老儒,真讲官也。”

但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正直之士步入仕途,谈何容易。作为一位政治家,江万里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忠直与奸邪、君子与小人的严重对立。对于那些遭受权贵压制、排挤和打击的君子。只要有可能,他就尽力给予扶持,使之不被扼杀而能为国家出力。文天祥遭到贾似道集团的排斥和打击,接连几次被罢官,而隐居在庐陵家乡文山。江万里知道后,对这位白鹭州书院高才生的遭遇深表同情。要知道,早在宋宝祐四年(1256年),他就为文天祥那种“法天不息”的改革进取精神所感动,预料他将来一定能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那时他还应文天祥之请,为其父革斋先生写了一篇墓志铭,给后世留下了一篇研究文天祥家世的最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当国家不断遭到强敌侵略,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才能而隐居山林时,江万里的心怎能平静?宋咸淳五年(1269年)三月,江万里当上了左丞相兼枢密使,与右丞相马廷鸾共柄国政,立即起用文天祥知宁国府。紧接着,他又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把文天祥调到京城任军器监、崇政殿说书、学士院权直、玉牒所检讨官等职,以加强正直之臣在朝廷的势力。晚年,他更是把挽救国家命运、复兴宋室的希望寄托在文天祥身上。他对文天祥说:“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必勉之。”文天祥铭记老师的教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毁家纾难,舍身为国,为抗元事业尽职、尽力、尽忠到底。

庐陵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出现过“四忠一节”。江万里曾知吉州,对那里的民风士气非常了解。后来他任职朝廷,仍心系庐陵。只要见到庐陵人,他就要问:“庐陵曾得士否?”文天祥曾回忆:“庐陵之士,凡来谒(古心)先生者,未尝不深念其姓名。”(www.xing528.com)

南宋末年,皇帝怠于政事,奸臣专恣弄权,忠直人士遭到迫害和打击,纪纲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人心思治,盼望忠臣、直臣上台,救国家于危亡之秋。在这种情况下,江万里于宋景定二年(1261年)八月被朝廷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文天祥在家乡听到这个消息,也“为之舞之蹈之,中夜以思,不能成寐”,于是立即提笔写信向老师祝贺:“今先生早以言语妙天下,中以政事动中朝,后以气概风度上结入主之知,而下为四海所倾慕,则先生都范(范仲淹)、马(司马光)之望于一身。”文天祥认为:“方今西有叛将,东有逆离,而江淮与强敌为邻,强兵富财之道无所予讲。”在这“抢攘忧危之间”,先生以“硕德重名”,“镇服危疑,收拾涣散”,“从容于庙朝,讦谟于帷幄”,以“国久安长治之策”,“活百姓遂在旦夕”,为此,他对江万里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先生之一身,其关系于方来之世道,诚重且大。”他希望江万里这位“为天下国家计者”“将范、马不及为之事”而为之,以“得救民之望”,为南宋朝廷建立新的功业。

江万里入枢密对爱国人士和主战派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而对主和派、投降派来说则是一种牵制和打击。故贾似道集团把他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排挤他,使他离京去做地方官,免得他在朝廷碍手脚。但江万里的高风亮节是世人皆知的,他在枢密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文天祥赞颂他道:“胸中括石渠东观之藏,海内仰天球河图之瑞。眷惟世道,深属我公;整顿乾坤,共屹江流之柱;献纳日月,入旋斗极之枢。非徒耀不世之功名,将有意太平之礼乐。”

江万里是南宋理宗、度宗朝的大臣,担任过中央和地方的许多要职,官高权重,但从不仗势欺人,而是兢兢业业,廉洁自守,丝毫没有当时官场的那种腐败习气。他历官九十一任,每到一处都劝农桑、办学校、济时艰、务教化,做到“官民相近”“乐在田家欢笑中”。这样的官在封建社会是不多见的。文天祥了解自己的老师,所以对江万里这种廉洁作风和爱民品质极为钦佩。他在给江万里的一封信中说“先生进而庙堂,退而江湖,德于其人,如出一日,传所谓生死肉骨之情也”,并颂扬江万里的“盛德大业,如山如河”。

文天祥从江万里一生的坎坷政治生涯中看到了老师最宝贵的品质——赤心为国,以及最宝贵的性格——不屈不挠,所以他在一封给老师的贺信中对江万里的人品做出了非常崇高的评价:“尚论公之平生,有报国之大节。”

的确,赤心为国,这就是江万里的全部人生信念。为了报答国家的养育之恩,他奋斗了一辈子,做出了种种努力。当国运已不可挽救,他则以身殉节,以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元兵陷饶州城,他从容赴“止水”殉国。文天祥听到老师以身殉国的消息,悲痛不已,曾集杜诗哀之。诗云:“星坼台衡地(《送苏州李长史之任》),斯文去矣休(《奉送王信州崟北归》),湖光与天远(《过洞庭湖》),屈注沧江流(《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中国有一句俗话:名师出高徒。作为江万里的再传弟子,文天祥的成长显然与江万里的影响分不开;作为文天祥的老师,江万里也会因学生成为民族英雄而含笑九泉,增加其光彩。文天祥对江万里的一系列论述是我们认识和评价江万里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万里、文天祥这对师生,就像天空中的双子星座,南北闪烁,光耀千秋,永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