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民营工业崛起

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民营工业崛起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县委、县政府确定实施“弯头战略”,把弯头管件作为孟村县一大支柱产业,重点抓好龙头企业,扩大影响和知名度,成为国家重点工程。支持三狮、华洋等一批超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扶持一批企业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引导一批企业新技术研发,组建壮大一批省级企业集团,通过质量体系认证127家,培育省级名牌和省著名商标13个,被国家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弯头管件之都”。

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民营工业崛起

1973年秋,高寨镇流潭村建起了全县第一家弯头厂。于1974年春天,干起弯头产品。1976年至1980年,产品扩展至邻近十几个乡村。

市场的需求,促进了管件产业的发展,由初起品种单一的弯头发展到能够生产钢管、法兰及各种管道衔接产品,如三通、四通、异型弯头等,各工厂的生产规模从小作坊发展为规模化工业企业。

1988年,全县有弯头管件企业273个,其中乡镇办10个,村办103个,个体办160个,压力机1683台,车床2000多台,年产值2683万元。1989年,为促进乡镇企业,尤其管件产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发展乡镇企业的一号文件,实行乡镇企业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乡镇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8月,召开了全县乡镇企业工作会议。10月,县政府制定下发了《乡镇企业考核奖惩办法》,有效地推动了管件业的发展。同年,全县管件业达到419家,从业3421人,年产值5830万元。

1990年,全县管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管件业有580家,从业3700人。1992年,增长速度明显,管件业有697家,其中法兰企业11家,企业职工4060人,年产量2万吨,年产值9677万元,利润971万元。(www.xing528.com)

1994年,县委、县政府确定实施“弯头战略”,把弯头管件作为孟村县一大支柱产业,重点抓好龙头企业,扩大影响和知名度,成为国家重点工程。1996年全县弯头管件企业1395个,从业5721人,年产量8.5万吨。同年,孟村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弯头管件之乡”。

1997年,多家企业与外商签订合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至2000年,弯头管件企业达1425家,从业7079人。年产量26.5万吨,年产值11亿元。至2003年,弯头管件企业1147家,从业9034人,年产量47万吨,年产值18.8亿元。

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弯头管件产业的加速聚集提升搭建平台,引项目、扩规模、上水平。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1平方千米的希望新区,加大新区内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吸纳和承载能力,使40余家投资超千万元,上亿元的企业在希望新区落地生根。支持三狮、华洋等一批超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扶持一批企业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引导一批企业新技术研发,组建壮大一批省级企业集团,通过质量体系认证127家,培育省级名牌和省著名商标13个,被国家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弯头管件之都”。2006年底,弯头管件企业1359个,从业13908人,年产量125万吨,产值52.2亿元。2009年至2018年,县委、县政府将弯头管件业,改称管道装备制造业。制定加快推进管道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方案,使弯头管件产业有了更大的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