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圳市福田区街道设计导则:激活市民参与的活动空间

深圳市福田区街道设计导则:激活市民参与的活动空间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功能复合增强沿街功能复合,兼具通行、活动、休憩功能于一体,形成活跃的空间界面。激活街道沿线消极、零散空间,打造成为市民可参与、可活动、可停留的休闲空间。与此同时,街道沿线往往缺乏活动空间。增加活动空间与街道界面和步行道之间的人流出入口对具有高差的建筑前区、道路步行道进行整合设计、标高标齐。采取一体化或具有渐变的步行与活动空间铺装。

深圳市福田区街道设计导则:激活市民参与的活动空间

功能复合

增强沿街功能复合,兼具通行、活动、休憩功能于一体,形成活跃的空间界面。

提高街道界面的空间连续度、功能密集度,增强街道吸引力。相关研究表明,街道界面的连续度、街道功能的密度与街道的活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连续的街道界面强化了人们行为与心理的连续过程,能够引导人们的活动;同时,连续的界面也使得街道更具识别性,是街道安全最有力的保证。POI(Point of Interest)密度越高的街道,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人群。因此,街道界面宜保持空间连续、界面整齐、功能丰富、店面密集。

适度允许、鼓励、扶持商业外摆和流动摊点,增加街道活跃度。在不影响街道通行功能前提下,利用建筑前区空间、街头零散空间,适度允许、鼓励、扶持商业外摆和报刊亭、早餐点等存在,并对摆放位置、空间、内容、时间、设施品质以及日常维护管理等加以规范。商业外摆通常摆放在建筑前区。流动摊点不应占用人行道空间,宜结合路侧绿化空间设置。

激活街道沿线消极、零散空间,打造成为市民可参与、可活动、可停留的休闲空间。由于设计不够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现状街道上普遍存在利用率低下的消极空间,如封闭的绿化空间、被违章停车占用的建筑前区空间等等。与此同时,街道沿线往往缺乏活动空间。空间利用率地下造成街道空间“假性不足”。应采用精细化的设计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激活街道沿线消极、零散空间,因地制宜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

连续活力的街道界面(上海杨浦区大学路)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人行道上的咖啡店,将室内的功能搬到室外,创造了具有活力的街道生活

西班牙毕尔巴鄂街头公园(www.xing528.com)

纽约布鲁克林区Mother Gaston大道的街道座椅,在温暖的季节中将停车位改造成为“停车位公园”。

空间融合

打破各类空间的封闭、隔离,促进街道空间一体化整合,促进空间融合。

打通建筑前区与人行道空间,实现路侧空间互联互通。促进沿街建筑与街道空间的互动。增加活动空间与街道界面和步行道之间的人流出入口对具有高差的建筑前区、道路步行道进行整合设计、标高标齐。

打开街道沿线路侧绿化带,融合沿街绿化和人行空间。减少连续植坛、具有隔离作用的草坪等,采取可进入、可穿越的开放性街道绿化带设计,为活动和步行预留空间。

采用柔性边界设计,减少隔离效应。采取一体化或具有渐变的步行与活动空间铺装。

福田中心区街道空间一体化改造效果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