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文侯的功绩及与田子方的关系

魏文侯的功绩及与田子方的关系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文侯1.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反见翟黄,踞于堂而与之言。则段干木与魏文侯共世时间约在前445年至前396年之间。则田子方比较早的就是魏文侯师。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当在不同时期。今系于魏文侯在位时。文侯由是得誉于诸侯。《新序·杂事》卷五: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遂为魏文侯开地,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新序·杂事》卷二: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

魏文侯的功绩及与田子方的关系

魏文侯

1.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反见翟黄,踞于堂而与之言。翟黄不说,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既受吾实,又责吾礼,无乃难乎!”(《下贤》)

【考订】《新书·谕诚》: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灭中行氏,豫让徙事智伯。及赵襄子破智伯,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而为哑,乞其妻所而妻弗识。乃伏刺襄子,五起而弗中。襄子患之,食不甘味,一夕而三易卧,见不全身。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无耻之甚也?今必碎身靡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豫让曰:“我事中行之君,与帷而衣之,与关而枕之。夫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及智伯分吾以服衣,馅吾以鼎实,举被而为礼,是以国士遇我,我固国士报之。”

史记·魏世家》: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按:段干木为魏文侯客,从《期贤》篇“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看,魏文侯对其十分尊重,待之以师礼。段干木生卒年,钱穆定为前465年至前395年。魏文侯在位时间为前445年至前396年[1]。则段干木与魏文侯共世时间约在前445年至前396年之间。

【系年】前445年—前396年

2.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国治身逸。(《察贤》)

【考订】《韩诗外传》卷三:李克谓翟黄曰:“魏成子食禄日千钟,什一在内,以聘约天下之士,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君皆师友之。”

淮南子·氾论训》: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而为文侯师。

《史记·魏世家》: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

《说苑·臣术》:季成子食菜千钟,什九居外,一居中,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按:卜子夏,即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史记·魏世家》:“(魏文侯十七年)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则田子方比较早的就是魏文侯师。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当在不同时期。今系于魏文侯在位时。

【系年】前445年—前396年

3.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骄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君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期贤》)

【考订】《淮南子·修务训》:段干木辞禄而处家,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文侯曰:“段干木在,是以轼。”其仆曰:“段干木布衣之士,君轼其闾,不已甚乎?”文侯曰:“段干木不趋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施千里,寡人敢勿轼乎!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势不若德尊,财不若义高。干木虽以己易寡人不为。吾日悠惭于影,子何以轻之哉?”其后秦将起兵伐魏,司马庾谏曰:“段干木贤者,其君礼之,天下莫不知,诸侯莫不闻,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于是秦乃偃兵,辍不攻魏。

《史记·魏世家》: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是得誉于诸侯。

《新序·杂事》卷五: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乎?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地不如德,财不如义。寡人当事之者也。”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思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而辍不攻魏。

按:此章言魏文侯礼段干木可与多种文献互证。

【系年】前445年—前396年

4.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自知》)

【考订】《新序·杂事》卷一:魏文侯与士大夫坐,问曰:“寡人何如君也?”群臣皆曰:“君仁君也。”次至翟黄,曰:“君非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对曰:“君伐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长子,臣以此知君之非仁君也。”文侯怒而逐翟黄,翟黄趋而出。次至任座,文侯问:“寡人何如君也?”任座对曰:“君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对曰:“臣闻之,其君仁者其臣直。向翟黄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曰:“善。”复召翟黄入,拜为上卿。

按:魏文侯在位之间为前445年至前396年。(www.xing528.com)

【系年】前445年—前396年

5.魏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报文侯,有贵功之色。文侯知之,命主书曰:“群臣宾客所献书者,操以进之。”主书举两箧以进。令将军视之,书尽难攻中山之事也。将军还走,北面再拜曰:“中山之举,非臣之力,君之功也。”(《乐成》)

【考订】《说苑·复恩》:魏文侯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报文侯,有喜功之色。文侯命主书曰:“群臣宾客所献书,操以进。”主书者举两箧以进,令将军视之,尽难攻中山之事也。将军还走,北面而再拜曰:“中山之举也,非臣之力,君之功也。”

《说苑·贵德》: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县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之战,果下之。遂为魏文侯开地,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新序·杂事》卷二: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按:此事发生于魏文侯时。《战国策·秦策二》、《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新序·杂事》卷二均以为甘茂说辞。《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伐中山仅一次,即文侯十七年。今系于此年。

【系年】前429年

6.魏文侯弟曰季成,友曰翟璜。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李克对曰:“君欲置相,则问乐腾与王孙苟端孰贤。”文侯曰:“善。”以王孙苟端为不肖,翟璜进之。以乐腾为贤,季成进之,故相季成。(《举难》)

【考订】《韩诗外传》卷三:魏文侯欲置相,召李克问曰:“寡人欲置相,非翟黄则魏成子,愿卜之于先生。”李克避席而辞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间亲。臣外居者也,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夫观士也,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此五者足以观矣。”文侯曰:“请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出,遇翟黄,曰:“今日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之。”翟黄悖然作色,曰:“吾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吾所进也。君以邺为忧,吾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吾进乐羊。中山既拔,无守之者,吾进先生。君欲置太子傅,吾进赵苍。皆有成功就事,吾何负于魏成子!”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也,岂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置相,非成则黄,二子何如。”臣对曰:“君不察故也。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五者以定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为相也。且子焉得与魏成子比?魏成子食禄日千钟,什一在内,以聘约天下之士,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君皆师友之。子之所进,皆臣之。子焉得与魏成子比乎?”翟黄逡巡再拜曰:“鄙人固陋,失对于夫子。”《诗》曰:“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史记·魏世家》: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说苑·臣术》: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曰:“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李克曰:“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可知矣,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矣。”文侯曰:“先生出矣,寡人之相定矣。”李克出,过翟黄,翟黄问曰:“吾闻君问相于先生,未知果孰为相?”李克曰:“季成子为相。”翟黄作色不说曰:“触失望于先生。”李克曰:“子何遽失望于我?子之言我于子之君也,岂与我比周而求大官哉!君问相于我,臣对曰:‘君不察故也,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也。’君曰:‘出矣,寡人之相定矣。’以是知季成子为相。”翟黄不说曰:“触何遽不为相乎?西河之守,触所任也;计事内史,触所任也;王欲攻中山,吾进乐羊;无使治之臣,吾进先生;无使傅其子,吾进屈侯附。触何负于季成子?”李克曰:“不如季成子。季成子食采千钟,什九居外,一居中;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彼其所举,人主之师也;子之所举,人臣之才也。”翟黄迮然而惭曰:“触失对于先生,请自修然后学。”言未卒,而左右言季成子立为相矣。于是翟黄默然变色,内惭,不敢出,三月也。

《新序·杂事》卷四:魏文侯弟曰季成,友曰翟黄,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李克对曰:“君若置相,则问乐商与王孙苟端孰贤。”文侯曰:“善。”以王孙苟端为不肖,翟黄进之;乐商为贤,季成进之,故相季成。故知人则哲,进贤受上爵,季成以知贤,故文侯以为相。季成、翟黄,皆近臣亲属也,以所进者贤别之,故李克之言是也。

按:魏文侯置相事,各书记载详略不同。本章所载比较简略,但细节与举贤之人不同,自有独特之史料价值,可补各书之不足。此事《史记》置于魏文侯二十五年之下,今系于此年。

【系年】前421年

7.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下贤》)

【考订】按:许维遹引苏时学曰:“此事不见史书,今以《竹书纪年》及《淮南子》考之,则在三家未为侯之时也。凡自古僭窃之臣,其始犹未敢专擅,而必假天子之命以济其私焉。《纪年》于威烈王十六、十七年皆有三晋与齐战争,而十八年特书‘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长垣即长城也。至二十三年,始书‘王命晋卿魏氏、韩氏、赵氏为诸侯’,则虏诸侯献天子事,亦必在此数年,而记注者脱略耳。《淮南子》曰:‘三国伐齐,围平陆。括子以报于牛子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踰邻国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以齐侯往。牛子以告无害子。无害子曰:臣闻之,有裂壤土以安社稷、杀身破家以存其国者,不闻出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害子之言,而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败,而平陆之地存。’据《淮南》所言,正虏齐侯之实事也。《注》言三国为韩、魏、赵,则与《纪年》同。其言求名于我,亦与未为侯时合。盖三家所以命为侯者,以胜齐之功也,即此书所谓赏以上闻者也。上闻者,言始列为侯,而名上闻于天子也。”本章所言之事,苏时学以为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前403年,此年为魏文侯四十三年。

【系年】前403年

李 克

1.李子曰:“非狗不得兔,兔化而狗,则不为兔。”(《勿躬》)

【考订】按:陈奇猷曰:“本篇系法家言,知此李子即李悝也。”[2]李悝曾为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李悝,一作李克。生卒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定为前455年至前395年。

【系年】前455年至前39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