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商工厂和自营出口贸易实践完美融合

华商工厂和自营出口贸易实践完美融合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此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营地毯出口的路子。聚丰贸易公司集合同人努力打开国外销路,是天津小型地毯厂商联合起来自营国外贸易的开始,同时对女工地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在中国人自办工厂中,规模大、资金足、经营管理资本主义化、独立进行国外贸易的是仁立公司。

华商工厂和自营出口贸易实践完美融合

地毯业同业公会统计,在一九三七年以前的十几年中,天津地毯工厂有三百户之多。其中产量高、人数多、规模大的都是外商所办,工人数占总数五分之四。中国人办的地毯工厂,从数目上说虽占绝对多数,但规模很小,有的厂甚至只有几个人,工人人数仅占总数五分之一。其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要算玉盛永。

玉盛永掌柜李玉德,原是庚子年由北京迁津的三顺永地毯厂的东家之一。在三顺永时办业务跑洋行,与美商协成洋行关系密切,所以能得到协成洋行的订单。一九一三年在三义庄租房办厂,雇工五十余人,赚了十几万元。一九一五年,在现在琼州道人民公园对过盖厂房,开始自纺毛线,自购原料,与各洋行往来密切,得到订货很多,一时在同业中声势最大,获利最多。

玉盛永的起家,一是靠剥削童工,三年之内只管饭不给工资;二是靠使用拉拢欺诈手段来对付羊毛老客,骗取原料压价出售。李玉德死后,玉盛永便开始衰落。因为玉盛永用手工纺线,粗细不匀,后来各厂全改用达绅洋行的机纺线,所以受到很大影响;其次是管理不善,李玉德的儿子把木机租出,将厂子卖给仁立地毯厂,喧赫一时的玉盛永终于结束。

中国人办的地毯工厂,大都是给外国洋行或洋行所办的地毯工厂做加工,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庆生恒经理张庆林感到和洋行打交道太受气,不如自己和国外直接往来。一九二六年,张庆林决定亲自到美国去看看,准备直接和国外做生意。他请了一位翻译叫陈桂之,是留德的,同行的还有美国商人伯和,带了四十条毯子,到了美国的旧金山纽约。他想看看到底美国如何做地毯生意,问问他们为什么不守信用,不按合同办事。他接触了美国的地毯商瑞海等公司都说没有这回事,张才知道那是在中国的洋行捣鬼,他们两头吃价钱。于是和瑞海订了一年四十万呎合同,约定双方直接交易,不再经过中间经纪人。从此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营地毯出口的路子。(www.xing528.com)

一九三〇年左右,有王东元者,约集了华信、云记等六个小工厂,成立聚丰贸易公司,集资一万五千元,自产自销地毯,在伦敦、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都有市场。自一九三四年起,聚丰开始做女工地毯,又名针织地毯。这种地毯最初由日本人创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女工地毯成本低,利润大,生产设备简单,管理容易。原来美国克伯地毯公司有个德国人叫布迈尔,他最先从日本带来几个扎针,在津设厂,招收女工,住在厂里,不许出去,要人们严守秘密,目的是想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垄断针织地毯生产和国际贸易。但是,在一九三二年右左,这种技术便由工人逐渐传出,聚丰约了几个布迈尔厂的工人,从一九三四年起开始生产女工地毯,一时很有特色,无论图案设计、颜色调配、工地质量,都负盛誉。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起后,地毯出口停顿,产品积压,经营困难,加之日本限制羊毛库存量,强收毛线,一元钱的货日人只给三、四毛钱,不卖不行,因而聚丰公司不久就垮台了。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聚丰又开始复业,直到解放。聚丰贸易公司集合同人努力打开国外销路,是天津小型地毯厂商联合起来自营国外贸易的开始,同时对女工地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

在中国人自办工厂中,规模大、资金足、经营管理资本主义化、独立进行国外贸易的是仁立公司。因生产地毯使用手纺线质量不好,不得不高价买进美古绅的机纺线。仁立公司为了避免长期受美国洋行和毛厂的排挤,决定成立毛纺厂,一九三二年开始,专纺地毯线,所产毛线一部分出售,一部分交到小地毯厂加工织成地毯,用仁立商标运销国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