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景园林艺术与林业保护:探讨景与感受的共同点

风景园林艺术与林业保护:探讨景与感受的共同点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者虽有区别,然而均以因借自然、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自然美为特征,这是景的共同点。(二)景的感受景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官而接受的。景能引起感受,即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风景园林艺术与林业保护:探讨景与感受的共同点

(一)景的概述

我国园林中,常有“景”的提法,如燕京八景、西湖十景、关中八景、圆明园四十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等。所谓“景”即风景、景致,是指在风景园林景观中,自然的或经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一种供作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其本身具有可赏的内容,二是它所在的位置要便于被人觉察。

这些环境,无论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创造的,多是由于人们按照此景的特征命名、题名、传播,使景色本身具有更深刻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而闻名于天下。泰山日出黄山云海、桂林山水庐山仙人洞等是自然的景。江南古典园林,使一峰山有太华千寻,一勺水有江湖万里之意,以及北方的皇家园林都是人工创造的景。至于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蜿蜒行走在崇山峻岭之上,关山结合,气魄雄伟,兼有自然和人工景色。三者虽有区别,然而均以因借自然、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自然美为特征,这是景的共同点。所谓“供作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即是说“景”绝不是引起人们美感的画面,而是具有艺术构思而能入画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能供人游憩欣赏,具有符合风景园林艺术构图规律的空间形象和色彩,也包括声、香、味及时间等环境因素。例如,西湖的“柳浪闻莺”,关中的“雁塔晨钟”,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是有声之景;西湖的“断桥残雪”,燕京的“琼岛春荫”,避暑山庄的“梨花伴月”是有时之景。由此说明风景构成要素(山、水、植物建筑以及天气人文特色等)的特点是景的主要来源。

(二)景的感受(www.xing528.com)

景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官而接受的。没有身临其境是不能体会景的美的。从感官来说,大多数的景主要是看,即观赏,如花港观鱼、卢沟晓月;但也有许多景,必须通过耳听、鼻闻、品位等才能感受,如避暑山庄的“风泉清听”“远近泉声”是听的;广州的兰圃,每当兰花盛开季节,馨香满园,董老赞曰“国香”,需要通过闻才能感受;名闻中外的虎跑泉水龙井茶只有通过品茶才能真正地感受。景的感受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景色不同,以一种以至几种感官感受,如鸟语花香、月色江声、太液秋风等均属此类景色意境

景能引起感受,即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例如,西湖的平湖秋月,每当仲秋季节,天高云淡,空明如镜,水月交辉,水天宛然一体,濒临欣赏,犹如置身于琼楼玉宇的广寒宫中;再如,广州烈士陵园的松柏,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受;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建筑群,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受;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之滨的斯大林公园,给人以开朗豁达的感受。

同一景色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景的感受是随着人的阶级、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历、兴趣爱好和当时的情绪不同而有差异的,但只要我们把握其中的“共性”,就可驾驭见景生情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