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路军晋察冀解放区的抗日斗争

八路军晋察冀解放区的抗日斗争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所创立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各解放区,象利刃插入敌人心脏,给予敌人以致命的威胁。同时大修铁路、公路、据点、碉堡,实行分割和封锁解放区的“囚笼政策”。在这种严重形势下,华北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华北军民的对日作战中,一九四〇年八月至十二月进行的百团大战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八路军晋察冀解放区的抗日斗争

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所创立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各解放区,象利刃插入敌人心脏,给予敌人以致命的威胁。所以这里的“扫荡”和反“扫荡”斗争异常激烈。抗战的第二第三周年,敌千人以上的“扫荡”即达一百零九次,使用的兵力在五十万人左右,约占当时侵华日军的一半。敌人为了实施所谓“治安肃正计划”,在军事上采取分区“扫荡”、分散配置、灵活“进剿”的战术。同时大修铁路、公路、据点、碉堡,实行分割和封锁解放区的“囚笼政策”。在政治上,加紧巩固伪政权,扩大伪军,建立县警备队、保甲自卫团,实行保甲连坐法,加强汉奸特务组织。在经济上,一方面对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严禁日用品及军用物资进入根据地,切断各根据地内部的物资交流,并在“扫荡”中,对根据地的物资大肆掠夺破坏;另方面在敌占区对人民财产进行公开掠夺,并实行严格统制,杜绝敌占区同根据地的经济联系。在这种严重形势下,华北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总部深入华北敌后,转战于太行山上,指挥根据地军民,同日寇浴血奋战。

晋察冀边区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日军两次围攻冀中地区,占领了大部分县城。一九三九年一月,一二〇师主力开至冀中,组成了以贺龙为书记的冀中军政委员会和以贺龙为总指挥、关向应为政委的冀中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当地的游击战争。二月至五月,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四月下旬,在河间县的齐会村歼敌七百余人,首次取得平原歼灭战的胜利。九月下旬,由冀中转移到北岳区的一二〇师主力,在灵寿县的陈庄歼敌一千二百余人。十月至十二月,日军二万人对北岳区进行更大规模的“扫荡”,晋察冀军民奋战四十三天,毙伤敌军三千六百余人。其间在涞源附近进行的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抗战以来被打死的第一个敌人中将级军官。同年一月,成立了冀察热挺进军,统一指挥平西、冀东、平北地区的武装斗争。挺进军粉碎了敌人对平西的两次进攻,在平西建立了较巩固的根据地。冀察热地区的游击战争蓬勃地发展起来。到一九四〇年,晋察冀边区已发展到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以南,山海关以西,同蒲路以东的广大地区。

晋冀鲁豫地区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敌人对冀南的“扫荡”被粉碎后,次年一月,日军三万余人分十一路再次对冀南进行大“扫荡”,占据了所有县城。八路军先后进行了百余次战斗,毙伤日伪军三千余人,粉碎了敌人控制冀南的企图。七月初,日军五万余人对晋冀豫山区进行大“扫荡”。一二九师等部展开反“扫荡”。到八月下旬,共歼灭日伪军二千余人。十二月,八路军进行邯长战斗,歼敌七百余人,攻克黎城、涉县等地敌伪据点二十多处,使太南、太北连成一片,巩固了后方。一九四〇年四月,成立冀鲁豫军区。至八月,八路军对平汉、石德、白晋铁路和敌人所占公路进行破击战,发动了白晋、武(安)沙(河)等战斗,严重打击了敌人的“囚笼政策”。边区建立了统一的行政联合办事处。到年底边区已发展到西起同蒲路,东至津浦路,南临黄河,北抵石太、石德路的广大地区。一九四一年七月,原山东的鲁西区与冀鲁豫区合并划入本区,此后改称晋冀鲁豫边区。

晋绥边区一二〇师东进冀中后,三五八旅和山西新军坚持西北的斗争,一九三九年多次粉碎了敌军的围攻。大青山支队粉碎敌军多次围攻,坚持了绥远地区的斗争。但是由于敌军占领了偏关、五寨等重要城镇,阎锡山又制造了“十二月事变”,使晋西北的形势十分严重。一九四〇年二月初,一二〇师主力回到晋西北,肃清了顽军和旧政权。六月,日军两万多人对晋西北进行大“扫荡”,八路军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战斗,歼敌四千四百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同时大青山根据地也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十一月,晋西北军区成立,领导北起大青山,南至汾离公路,东至同蒲路,西到黄河广大地区的游击战争。(www.xing528.com)

山东区一九三九年春,罗荣桓率一一五师主力一部进入鲁西。三月首战郓城敌伪据点樊坝,克捷。四月下旬,敌集中十七个县的守备兵力六千人,一百多辆坦克,分七路包围八路军泰肥山区驻地陆房。八路军歼敌一千三百余人,胜利突出重围。八月,又在梁山泊歼敌一个大队。一九四〇年一月,又歼敌千余,粉碎了敌人三万人的围攻,鲁西根据地获得了巩固。到了一九四〇年底,全山东已有七十多县建立了抗日政权,并成立了山东战时行动委员会,作为山东区最高行政机关。全区有渤海、胶东、鲁中、鲁南、滨海等五块抗日根据地。人民军队也壮大起来。同年五月一一五师南下,与华中新四军沟通了联系。

在华北军民的对日作战中,一九四〇年八月至十二月进行的百团大战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实际参战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共计一百零四个团,近四十万人,动用民工二十多万人。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交通总破袭,进攻重点是正太路。第二阶段重点是消灭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第三阶段是粉碎敌人的“扫荡”。总计大小战斗一千八百二十四次,歼灭日伪军四万六千三百多人(其中日军二万零六百多人);攻克敌伪据点二千九百九十三个;破坏铁路四百八十余公里,公路一千五百公里,车站、桥梁隧道、水塔等建筑物二百六十余处;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民给予日本帝国主义的一次沉重打击,它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对于克服当时的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攻击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谰言,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在全国的威望。毛泽东获悉后致电战役的指挥者彭德怀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象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但是,这次战役也有错误,主要是对敌人的进攻方向估计得不对。战役后期,太行山区破袭的时间太长,使一二九师伤亡过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