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关键问题的方法

解决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关键问题的方法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垂直吊装问题和预制构件运输进场时带来的交通布置问题。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主次入口两个以上大门,引入场外道路。根据最重预制构件重量及其位置进行塔式起重机选型,使得塔式起重机能够满足最重构件起吊要求。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构件堆场应设围挡,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道路应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

解决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关键问题的方法

预制装配式施工总平面图是在拟建预制装配式项目的建筑总平面上(包括周围环境),布置为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建筑、临时设施及材料、施工机械、预制构件运输及堆放场地等,是具体施工方案在现场的空间体现。它反映已有建筑与拟建工程之间、临时建筑与临时设施间的相互空间关系,布置得恰当与否、执行的好坏与否,对现场施工组织、文明施工、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安全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现场不同施工阶段(期),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可分为基础工程施工总平面图、装配施工阶段总平面图、装饰装修阶段施工总平面图。下面重点介绍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阶段现场总平面图的设计与管理工作。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垂直吊装问题和预制构件运输进场时带来的交通布置问题。首先,在总平面布置时,必须对吊装进行精确计算,确定最远吊距、最大起吊重量,合理进行起吊设备的型号选择;其次,预制构件运输车荷载量很大,必须考虑一次运输到位在吊点附近卸车,而不能二次转运。这就要求场内运输道路必须认真规划,既要考虑重载汽车的回转要求,又要考虑道路本身的承载能力。

(一)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1)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分布状况;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布置情况(塔吊、人货梯等);

(3)施工用地范围内的主次入口、构件堆放区、运输构件车辆装卸点、运输通道设置;

(4)供电、供水、供热设施与线路、排水排污设施、临时施工道路;

(5)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布置;

(6)全部拟建建(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位置关系;

(7)现场常规的建筑材料存放、加工及周转场地;

(8)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保设施;

(9)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的位置关系及相互影响。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减少施工场地占用面积;

(2)合理规划预制构件堆放区域,减少二次搬运,并将构件堆放区域单独隔离设置,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宜分离设置;

(6)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要点

(1)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

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主次入口两个以上大门,引入场外道路。大门应考虑周边路网情况、道路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大门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大型运输构件车辆的通行要求。(www.xing528.com)

(2)布置大型机械设备。

根据最重预制构件重量及其位置进行塔式起重机选型,使得塔式起重机能够满足最重构件起吊要求。布置塔吊时,应充分考虑其塔臂覆盖范围、塔吊末端起吊能力、单体预制构件的重量与分布情况,以及预制构件的起卸、堆放和构件装配施工,还应考虑标准层施工进度要求。

(3)布置构件堆场。

构件堆场应满足施工流水段的装配要求,且应满足大型运输构件车辆、汽车起重机的通行、装卸要求。吊装构件堆放场地要以满足1天施工需要为宜,同时为以后的装修作业和设备安装预留场地。预制构件堆场构件的排列顺序需提前策划,提前确定预制构件的吊装顺利,按先起吊的构件排布在最外端进行布置。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构件堆场应设围挡,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布置运输构件车辆装卸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构件采用大型车辆运输,运输构件多,装卸时间长,因此,应该合理地布置运输构件车辆构件装卸点,以免因车辆长时间停留影响现场内道路的畅通,阻碍现场其他工序的正常作业施工。装卸点应在塔式起重机或起重设备的塔臂覆盖范围内,且不宜设置在道路上。

(5)布置内部临时运输道路。

施工现场道路应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现场施工道路需尽量设置为环形道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其中构件运输道路需根据构件运输车辆载重设置成重载道路。道路尽量考虑永临结合并采用装配式路面,主干道应有排水措施。临时道路要把仓库、加工厂、构件堆场和施工点贯穿起来,按货运量大小设计双行干道或单行循环道以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主干道宽度不小于6 m。构件堆场端头处应有12 m×12 m的车场,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 m,构件运输车辆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 m。

(6)布置临时房屋。

① 充分利用已建的永久性房屋,临时房屋用可装拆重复利用的活动房屋。生活办公区和施工区要相对独立,宿舍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 m,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 m,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

② 办公用房宜设在工地入口处,食常宜布置在生活区。

(7)布置临时水电管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

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处,尽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临时水池、水塔应设在用水中心和地势较高处。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四)施工平面总设计图方案

图3-2是某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平面布置方案说明如下:

(1)本方案利用四周围墙外移占用人行道,在地下室外墙边线和围墙之间的原状土压实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个场地的环形通道。

(2)通道宽度为6 m,考虑到预制构件运输车、混凝土罐车错车需要,局部设置错车平台,同时将转角处做宽,东面道理宽度拓宽至7 m。

(3)考虑到预制构件的供应问题,沿着环形通道在各栋周边均设置两个预制构件堆场,同时在合适位置设置材料加工场。

(4)在场地西面设置办公区和生活区,同时单独设置一个出入口。

(5)利用小区规划主次出入口兼作施工出入口,考虑到交通便利,将主出入口设置在西边,并设置洗车平台。

图3-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