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重视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正紧锣密鼓地思考和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政策。二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封闭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三是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墨守成规问题。新农村建设绕开农村主要矛盾,不仅使得多年困扰宁波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悬而未决,而且将引发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最终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重视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正紧锣密鼓地思考和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政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制定发展政策中隐约出现一些问题的苗头,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公共财政的过度透支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就公共财政支出范围而言,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入、教育和卫生投入、社会保障投入等。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一些地区不顾财政承担能力,制定了许多宏大的财政支出项目,这就可能出现公共财政过度透支的问题。这并非杞人忧天,近年来在局部领域已呈现端倪。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全市从2003年1月起陆续启动实施,“土保”基金的筹集绝大部分采取一次性缴费,个人、村集体、政府三方共同负担的办法,同时财政还要承担整个基金发放“兜底”责任,至2004年底共有参保人员34.77万余名。据市审计局《关于宁波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资金专项审计调查的综合报告》(2005年)资料显示,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看,政府均存在较大的财政压力。从静态看,从2005年开始至2022年(以下简称计算期),市政府将在7.1年后开始补贴,共需“兜底”补贴3.1万元/人,市本级平均每年需补贴0.81亿元。从动态看,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物价上涨指数等因素,则市政府需“兜底”补贴9.94万元/人,平均每年需补贴2.59亿元。2004年宁波市农村劳动力有306万人,若2010年农村养老保障覆盖率达到90%,且按目前财政支出标准计,按静态补助,市本级财政补助每年就高达6.4亿元;按动态补助,市本级财政补助每年高达20.6亿元。仅养老保障这一项就对市本级和县(市)区财政产生巨大压力。所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膂远,要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做好财政收支账,制定可行项目规划,避免因公共财政严重透支,从而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形象。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封闭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宁波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目前工业和服务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越来越小。然而在这一轮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区过于强调发展农业,意图以农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些地区基于土地刚性约束,强调农村自身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忽视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这种“以农论农”的产业封闭发展思想很可能将新农村建设导入误区。就农民增收与农业的关系看,发达地区的农业增产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影响甚微,据宁波市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农村人均农业总收入侬、林、牧、渔)1559元,比2000年仅增加242元,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24.2%下降到21.4%,农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影响不明显。就农民收入与从事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关系看,2004年宁波市在农民人均总收入中,来自企业的工资性收入为4025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41.7%上升到2004年的47.9%,显然,非农产业已成为发达地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源。就产业发展基本规律看,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如2005年宁波农村规模以上企业数和总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的75%和55%以上。所以,各地建设新农村必须打破封闭型经济发展观念,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促使农村成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成为城乡安置就业的主要领域,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现代农业的新发展。

三是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墨守成规问题。农村新社区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塑造新农村形象的重要标志。基于国家对农村宅基地的严格管理,目前有些地区在建设农村新社区方面,主要是以原有村庄和原住居民为基础,着重村庄整治改造和自然村拆并,基本排除外来人员和城市居民到社区定居。这种做法可以在短期内达到村容村貌整洁,但从长期发展看,农村依旧还是农村,不利于城乡社区人文与管理的一体化发展,也与宁波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的多元文化社区格格不入,难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城市化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泛城市化理念越来越被城市居民接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已超过2400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7万元,越来越多的居民购买郊区房产,开车上班族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郊区和边远的农村地区,工业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迹象越来越明显。所以,农村新社区建设要适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规律,既成为农村原住居民的安居乐业的场所,又成为外来人员和城市居民理想的居住区,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汇区,这样才能有生命力和发展后劲。此外,农村新社区有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和城市居民居住,才能够打破传统的血缘聚集关系,以现代文明冲击落后的村落文化;才能够打破传统的小农思想观念,以包容开放的态势建设现代化新农村。(www.xing528.com)

四是新农村建设的土地蛰伏不动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基于土地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当然要把稳定农村土地政策放在重要位置,但目前一些地区过于强调稳定,士地改革仅局限于农村内部,不允许非农建设用地自由流转。新农村建设绕开农村主要矛盾,不仅使得多年困扰宁波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悬而未决,而且将引发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最终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土地制度赋予土地两个基本功能,即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能够保障社会稳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已基本建立起有效的农村保障体系,传统的土地保障已向社会保障转变。如目前宁波以农村养老、合作医疗和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框架已经形成,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10元,全市有100多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40多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农民“五保”集中供养率100%,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展开等。这些不断完善的农村保障体系使农村社会稳定有了坚实的基础,传统土地社会稳定保障功能不断弱化,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率功能成为土地问题的主要矛盾;改革农村集体用地的主要障碍基本消除,改革农村集体用地,尤其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日益迫切。所以,宁波应借鉴2005年10月实施的《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认真研究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创新土地制度,加快农村宅基地等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构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财产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农贵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