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窑湾乡柑橘园林场:品牌培育9年成果引领行业

窑湾乡柑橘园林场:品牌培育9年成果引领行业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柑橘场于1980年改名为柑橘园林场。华中农学院一级教授、著名柑橘专家章文才在窑湾乡进行9年的教学、研究,培育出“国庆一号”等优良品种。2001年,在北京中国国际博览会上,“窑湾蜜橘”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全乡建成柑橘精品园50公顷,培育示范户116个。2015年园林场柑橘产量20万公斤,其中销售精品果2.5万公斤,全年利润10万元。2016年,全乡柑橘面积稳定在332.47 公顷,精品果园面积120公顷。

窑湾乡柑橘园林场:品牌培育9年成果引领行业

1951 年,湖北学院长沙引进温州蜜橘苗2000株,先栽植在武昌中南农科所磨山果园。1952年移宜昌地区境内试栽,开始栽在宜昌市胜利四路洋人花园(一张姓资本家的“保丰农场”)内,1953年移往宜都县红花套吴家岗大堰试种,因气候、土质、栽培技术等因素,2000 株树苗只剩下1054 株。1954年春,蜜橘苗再次从宜都移回宜昌市,定植于伍家岗。1958年1 月蜜橘苗在宜昌市经受大冻的考验,从此,温州蜜橘在宜昌市推广种植。1964年定植的树苗开花结果,随后产量逐渐上升。

1965年,华中农学院教授、柑橘专家章文才在宜昌窑湾乡筹建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亲自组织开辟梯田种柑橘,并蹲点窑湾进行选种,于1971 年选育出“国庆一号”良种。他精心为橘农指导柑橘栽培技术,发展柑橘生产,窑湾蜜橘从此走出国门,远销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窑湾也被外贸部门确定为柑橘出口基地

1975年窑湾蜜橘产量达350万公斤,2005年产量达到1200万公斤。1980—1987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等领导及著名词曲作家乔羽、谷建芬先后参观窑湾乡柑橘园林场,他们或口头称赞,或题词留念,或写歌谱曲传扬。

1982年,全公社提倡柑橘品改。柑橘场于1980年改名为柑橘园林场。1985年,随着林场基本建设的完成,转入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职工人数40 多人,经过10年的创业,全场基本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兴建高标准柑橘保鲜室和办公室700余平方米,兴建职工住宅楼1000余平方米,兴建50千瓦的标准化配电室一个,修建蓄水池600立方米,架设引水管道2500米,铺设高标准水泥道路1.2公里,全场实现橘园微喷。

1983年,窑湾柑橘产量为历史最高,总产933.1万公斤,黑虎山村一株柑橘树单产417公斤,被公社确定为当年的高产树。

1987年,柑橘产业成为窑湾乡的支柱产业,柑橘面积627.5 公顷,55.73 万株。华中农学院一级教授、著名柑橘专家章文才在窑湾乡进行9年的教学、研究,培育出“国庆一号”等优良品种。老一辈专家龙晴初等人在窑湾乡几十年的研究,推广高接换种、内膛、桥接换砧,花期施肥、花期修剪、增肥改土新技术,使窑湾蜜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990年8 月,窑湾乡参与编写的《湖北省6666.67公顷柑橘高产增值配套技术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当年,从四川中柑所引进早津、新川、晚白柚、脱麦罗脐等优良品种。

1991年,窑湾乡按照区政府的要求,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严格依照国家柑橘质量评比标准进行评比,评比活动以村为单位,进行田间评选,要求把柑橘评比同提纯复壮和选育优良品种结合起来。当年,从四川绵阳引进晚白柚,发展到13.33公顷。

1992年,在宜昌市柑橘鉴评中,窑湾乡选送的尾张、本地早、石川3个品种7个单株的果实中获得宽皮柑橘的第1、2、3、4、5、6、9名,在宜昌市优质果品展示会上,窑湾的碰柑、本地早、晚白柚榜上有名。2月,窑湾乡科委主持的《柑橘始花期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获宜昌市技术创新二等奖;高级农艺师钟仕田主持的《柑橘蜡蝉等害虫及几种天敌的研究》获宜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4月,窑湾乡科委主持的《全国高接碰柑改造温州蜜橘低产郁闭园配套技术研究》获宜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窑湾乡为提高柑橘果品质量,实施122示范工程,即1个柑橘示范场(园林场),2个柑橘示范组(黑虎山五组、石板村五组),20个示范户,示范面积60.7公顷。与此同时,为确保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柑橘生产管理上下功夫,抓低产园改造,每年安排14公顷的抽槽换土面积,加强春剪、春肥、春防、春翻(“四春”管理)。(www.xing528.com)

1997年,主要推广柑橘花期修剪、高接换种、内膛复接、夏季修剪、始花期施肥和喷灌等技术,通过推广,使早、中、晚熟的比例更加合理,更适应市场需求。当年,从中柑所引进宫本、桥本、山川、大浦、市文、德森、太田等7个优良品种,引进的品种通过高接换种和内膛腹接的方法推广。

1999年,窑湾乡被农业部检测验中心命名为优质柑橘生产基地,“窑湾牌”蜜橘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窑湾乡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柑橘之乡”称号。

2001年,在北京中国国际博览会上,“窑湾蜜橘”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3年,柑橘产量1.7万余吨,比1987年的0.7万余吨增长132.4%。窑湾从发展柑橘产业以来累计支援全国14个省(市)近1000万株柑橘苗。柑橘远销加拿大、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被宜昌市农业局评为“无公害食品”“优秀版块示范基地”。

2005年柑橘产量达到1200万公斤。窑湾蜜橘获得宜昌市“首届三峡十大特产”称号,2006年获武汉农博会“金奖”,2007 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10年,全乡建成柑橘精品园50公顷,培育示范户116个。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成立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5年园林场柑橘产量20万公斤,其中销售精品果2.5万公斤,全年利润10万元。

2016年,全乡柑橘面积稳定在332.47 公顷,精品果园面积120公顷。

2017年,柑橘果园面积237.4公顷,其中精品果园40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