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蜀纸:广泛用途、产量巨大

成都蜀纸:广泛用途、产量巨大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纸品,成都地区则产“广都纸”,用途广泛,凡公私簿记、文牒、契券、书籍等均用这种纸书写;其产量之大可想而知。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精美蜀笺的问世。造纸技艺随用料范围扩大而大为改进。水纹纸的制作成功,标志着蜀纸技艺的创新。宋代麻纸仍需上贡朝廷,楮纸、笺纸、水纹纸大量销售,用作书写、印刷和纸币原料等,在全国各地均有影响。

成都蜀纸:广泛用途、产量巨大

唐代成都是著名纸产区,造纸原料以麻类纤维为主,亦用“木肤”如楮、构、桑皮等韧皮纤维。城西南浣花溪,造纸之家聚居,制作方法:“江旁凿臼为碓,上下相接,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砑,则为布纹,为绮锦,为人物花木,为虫鸟、为鼎彝”。这种方法称之为“蔡伦法”,但此法在唐代已有改进,除对纤维进行沤泡外,已用篁锅蒸煮,捣碎以舂米石臼代替了“锉捣”之法,造砑中使用了染色技术,纸品质量大为改观、成为蜀中名产,所出黄白麻纸用途非常广泛,官方诏令,章奏各种文书均用白麻纸;抚慰军旅,用黄麻纸。集贤院所藏古今图书(御本)共四部,分为四库,共25961卷,均用“益州麻纸写”,每月耗去麻纸5000番。民间纸品,成都地区则产“广都纸”,用途广泛,凡公私簿记、文牒、契券、书籍等均用这种纸书写;其产量之大可想而知。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精美蜀笺的问世。传世蜀笺种类有: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谢公笺、薛涛笺。其中,唐代薛涛笺为成都女诗人薛涛(字洪度)所创,特色是小巧玲珑,色调深红。[15]

蜀笺深为唐代诗人墨客所爱,唐诗中有不少咏叹,韦庄以“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尤不惜”之句,道出了唐人对蜀笺的珍视。五代时,造纸业亦有发展,各种色笺风行京师苏杭一带。(www.xing528.com)

宋代成都造纸业更趋发达。造纸技艺随用料范围扩大而大为改进。唐代造纸主要用麻,宋代麻纸原料已加入破布,“布缕为纸,今蜀笺犹多用之”。但宋代麻纸质量衰减,不如唐代纸好。楮纸产于广都(今双流),其制法:剥去楮皮,在池中沤烂发酵,除去果胶,去其青皮,以草木灰蒸煮后,漂洗、舂捣成纸浆。楮纸品种有四:假山南、假荣、冉村、竹丝。因加工方式稍异,其性能,用途也不一样。“广幅无粉者谓之假山南”;以白粉浆糊纸面,砑光后,纸质白净,平滑,吸墨性好,称为假荣。用冉村清水洗涤纸浆,纸质清洁,称冉村:龙溪所产纸品,细润柔韧,称竹丝纸。蜀笺的制作也更精美,最富特色者为谢公笺。谢公笺为谢师厚所创,式样繁多、色泽美观,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10种。时人云:“蜀人造十色笺,凡十幅为榻,每幅之尾,必以竹夹夹之,和十色水逐榻以染。当染之际,弃置槌埋,堆盈左右,不胜其委顿。逮干,则光彩相宜,不可名也。”另有精心制作的水纹纸,其法有二:一种是在纸帘上用线编成各种花卉山水图案,微凸于帘面,抄纸时凸起处纸浆稍薄,故纹发亮;另一种是将雕有图案的木、竹模型用强力压纸,使纸隐显纹理。水纹纸的制作成功,标志着蜀纸技艺的创新。宋代麻纸仍需上贡朝廷,楮纸、笺纸、水纹纸大量销售,用作书写、印刷和纸币原料等,在全国各地均有影响。[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