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简史:近代工业与交通的兴办

甘肃简史:近代工业与交通的兴办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兰州的机器制造业清代甘肃最早的机器制造业是兰州机器制造局,它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及其部将赖长在洋务运动的强力推动下主持开办的。兰州制造局的技术人员为外国顾问,技工是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招募的100多名手工业工人,并调配了一批士兵学习修造技术。左宗棠整修道路的目的虽然出于军事需要,但客观上也开发了近代甘肃交通运输事业。最大的牛皮筏须用牛皮胎120 个,筏身长25 米,宽7 米,一般载重20 吨,最大有30吨者。

甘肃简史:近代工业与交通的兴办

(一)兰州的机器制造业

清代甘肃最早的机器制造业是兰州机器制造局,它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及其部将赖长在洋务运动的强力推动下主持开办的。同治十一年(1872),甘肃战事基本平息后,左宗棠将西安机器局迁至兰州,改为兰州制造局。兰州制造局初建时,在畅家巷仅修工房十余间,同治十一年(1872)正式投产。生产的军器主要仿制外国,但也有本国产品的改造修配。兰州制造局的技术人员为外国顾问,技工是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招募的100多名手工业工人,并调配了一批士兵学习修造技术。其成批制造的产品主要是铜引、铜帽、大小开花子弹枪炮有三种,一是仿造法国后膛七响枪和后膛进子螺丝大炮;二是将中国原有的劈山炮改造成合膛开花炮,又把炮架改成鸡脚式,操纵者由13 人减为5 人;三是按法国后膛炮原理,研制铸造100 千克重炮。光绪元年(1875),兰州制造局又分设兰州火药局,投产不久就能制造上等火药,所产一般火药也高于土法所制。光绪八年(1882),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兰州制造局暂停生产。光绪九年(1883),谭钟麟继任陕甘总督,制造局直属总督衙门管辖。谭钟麟接办该局的一段时间内,工人只保持在20~50 人之间,常年经费从甘肃关内外办理军务款内开支,年支白银3万~5万两,只生产少量军器,兼器械修理。

(二)兰州毛纺业

左宗棠在创办兰州制造局的同时,又创办了兰州机器织呢局。兴办兰州机器织呢局是左宗棠开发甘肃财源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办经费共计白银11.9万两,从德国购置了60余架设备。兰州机器织呢局设在兰州通远门外,分东、中、西三厂,并附设有检修机器的地方。局中聘用德国机匠11 名,徒工在陕甘兵丁中挑选,全局174人。光绪六年(1880)九月十六日正式投产,光绪七年(1881)后,每天生产长50尺、宽5尺的呢子8匹。左宗棠对于兰州机器织呢局的前景十分看好,但对于存在的弊病和疑难问题却估计不足,因此生产的毛料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赶不上洋呢,且价格昂贵。光绪八年(1882),合同期满,德国人回国,次年,织呢局终因锅炉破裂无力修复而停产。(www.xing528.com)

(三)清末甘肃的交通

清朝甘肃的驿道 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后,对陕、甘、新驿道进行大规模修整,主要有兰州官路的东段,即兰州至陕西的道路,并开辟安定(今甘肃定西市)至狄道的运粮路线;兰州官路的西段,即兰州至新疆的道路。左宗棠整修道路的目的虽然出于军事需要,但客观上也开发了近代甘肃交通运输事业。左宗棠在整修甘肃驿道时,特别注意道路两旁的绿化,尤其是兰州官路的东段,仅陕西长武至甘肃会宁间就在路旁植树26.4 万株。自泾州到玉门关绵延千里,为了巩固路基和方便行旅,左宗棠令士兵在路旁植柳树一至二行,最多的地方有四至五行。其所修的大道被甘肃百姓颂为“左公大道”,路旁柳树被誉为“左公柳”。光绪五年(1879),杨昌浚应左宗棠之邀入甘筹办西征后勤时曾触景赋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水运的开发 清末甘肃水运开发主要依托黄河。据兰州老筏户证实,兰州皮筏从光绪中开始兴盛。兰州皮筏有牛皮筏与羊皮筏两种。最大的牛皮筏须用牛皮胎120 个,筏身长25 米,宽7 米,一般载重20 吨,最大有30吨者。最大的羊皮筏需羊皮胎600个,筏身长22米,宽7米,载重量与牛皮筏相当。羊皮筏既可用于长途运输,也可担当短途运输。皮筏运输的航路主要是从兰州出发,沿黄河而下至石嘴山,再由石嘴山经磴口、临河、五原到达包头,改换车运抵呼和浩特,全程2400 多千米,每年3 至10 月为航期,每个皮筏一年只航行两次,原因是皮筏只能顺流而下,到目的地后,须将皮筏拆卸,待皮胎晒干后,再雇用骆驼驮回兰州,因此每筏往返一次需3月之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