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的五个层次,倾听效果大不同》

《沟通的五个层次,倾听效果大不同》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倾听是有层次之分的,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倾听由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完全漠视”“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完全没听进去。这种类型的人,从一般人到企业家都有可能,而且越高位者,听的层次越有可能局限于此。倾听的层次不一样,获得的信息也不一样,那么取得的沟通效果也大相径庭。听的层次越高,获取的信息越多,取得的沟通效果也越好。其实,倾听和阅读一样,主要是心智的活动,而不是感官的活动。

《沟通的五个层次,倾听效果大不同》

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也是一门艺术。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倾听是有层次之分的,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倾听由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

第一层是“完全漠视”“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完全没听进去。对别人说的话只是表面上应付,过耳即忘。

第二层是“假装在听,敷衍了事”,嘴上迅速回答“嗯喔”“好好”,有所反应,其实是心不在焉

第三层是“选择地听”,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只听自己想听的部分,只听合自己的意思或口味的,与自己意思相左的一概自动消音过滤掉。换言之,这种人对于他人之言有“偏食”的习惯,他认可的对象或话题,他才会打开全身的收讯器。这种类型的人,从一般人到企业家都有可能,而且越高位者,听的层次越有可能局限于此。因为他们拥有成功的经验,认为自己足以判断何人、何事可听,何者不可听。

上述三种层次的听,都不及格,不是倾听,但大多数人是属于这三种类型。(www.xing528.com)

第四层是“专注地听”,也叫“主动式”“回应式”地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话,并适时给予一些回应,比如重复别人的话表示自己已经听到,但是是否说者说的每句话都进入大脑,是否都能听出说者的本意和真意,仍值得怀疑。

第五层是“同理心的倾听”,是积极思考、解读对方、理解对方。从听中了解对方的观念、感受和想法,并且抛开自己的立场和思维定式,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情感,真正地去理解、感受、同情对方。

倾听的层次不一样,获得的信息也不一样,那么取得的沟通效果也大相径庭。听的层次越高,获取的信息越多,取得的沟通效果也越好。

其实,倾听和阅读一样,主要是心智的活动,而不是感官的活动。如果在听的过程中没有心智的参与,那只能称之为“随意地听”而非“用心听”,是“看”而非“阅读”,思考和解读才是倾听的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