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实施保障措施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实施保障措施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BIM实施的组织保障BIM实施的目的是要为企业带来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从长远来看,要保证BIM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转、支持业务工作、持续优化改进,建立起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是BIM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其职责是以BIM实施管理为工作中心,特别是随着BIM实施的逐步深入,信息资源的不断积累,有责任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对资源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利用。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实施保障措施

(一)BIM实施的组织保障

BIM实施的目的是要为企业带来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从长远来看,要保证BIM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转、支持业务工作、持续优化改进,建立起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是BIM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1.建立BIM中心

企业在BIM实施前需要建立企业级的BIM中心,其职能主要是负责企业BIM的整体实施规划、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完善、软硬件的选型和系统结构件、BIM技术应用的企业级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实施流程和相关制度的制定、人员培训考核等。

目前国内许多施工企业已经开始筹建BIM中心,其主要构成为:

(1)管理组。其职责是以BIM实施管理为工作中心,特别是随着BIM实施的逐步深入,信息资源的不断积累,有责任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对资源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利用。

(2)业务组。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专家需要担任诸如BIM项目经理一类的角色,因此,该团队以业务为核心,他们最能准确提出BIM应用需求的人,最终对BIM实施效果也能做出有效的总结和评价。

(3)信息化组。职责包括BIM技术支持和BIM资源管理两方面。技术支持主要负责企业软硬件、网络资源的维护以及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资源管理需要完成企业BIM资源的整体规划、数据管理与维护、权限管理等工作,以达到企业的BIM资源高度共享和重用的目的。

BIM中心的建立有助于全盘规划BIM技术的应用路线,有助于企业基础数据库的积累,形成基于BIM模型的协同和共享平台,解决上下游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缺少基础数据的困境,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让各项目在实施BIM的时候有标准可循、有法可依,促进公司整体BIM技术应用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2.培养BIM专业人才队伍

一个企业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和生产能力的高低,取决于BIM专业人才的完整性和胜任程度,BIM技术相关应用需在相应的岗位上配置相应的BIM专业人才,从而应用BIM技术支持和完成工程项目生命期过程中各种专业任务。在施工企业中,BIM专业应用人才包括项目管理、施工计划、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人员等。可以从职能上将施工企业BIM专业队伍划分为以下几类:

(1)BIM战略总监。BIM战略总监属于企业级的BIM管理岗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BIM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实施,对企业BIM规划和推进进行全盘把控。该职位需要对施工业务和技术有一定管理经验,并对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有系统了解和深入认识。BIM战略总监不一定要求会操作BIM应用软件,但对BIM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BIM技术给建筑业带来的价值和影响、BIM技术在施工行业的应用价值和实施方法、BIM技术实施应用环境等知识需要有深刻的认识。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行业发展趋势规划适合企业的BIM发展战略。

(2)BIM项目经理。BIM项目经理是针对具体实施BIM项目的管理岗位,需要在每个实施的项目上,负责BIM项目的规划、管理和执行。该岗位通常由原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总工担任,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但在BIM实施初期,他们对于BIM技术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需要对BIM技术的各个应用价值点和具体实施流程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能够自行或通过调动资源解决工程项目BIM应用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3)BIM模型工程师。BIM模型工程师分为两类:一类任职于企业直属于BIM中心,其职责主要是构建企业级的BIM建模规范和标准,包括标准构件库的开发和积累,让各个BIM实施项目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建模规范和标准构件;另一类任职于项目部,其主要职责是建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的各种BIM模型,根据项目需求通过BIM建模提供相应的模型数据和信息。由于建筑的专业性要求,通常每个建筑专业需要配备至少1名模型工程师,也可以依据项目的特点而定,针对一些大型项目,每个专业甚至可能需要2~3名模型工程师才能满足项目进度。但无论如何,土建、结构和机电专业的模型工程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幕墙、精装等专业的建模,则视项目的具体需求而定。无论哪个专业的模型工程师,都需要对相应的专业设计规范和要求非常熟悉。初期他们可以通过各专业的设计软件供应商所提供的培训来迅速提升BIM建模能力。

(4)BIM专业分析工程师。BIM专业分析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利用BIM模型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模拟、优化,提出该项目BIM模型的调整意见,从而达到高效、优质和低价的项目总体实现和交付。与模型工程师一样,企业级的BIM中心和项目上的BIM团队都需要这个职位。前者主要负责制定数据分析的关键指标和交付标准,后者负责实施项目的业务数据分析。这个岗位需要由业务经验非常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因为他们的分析方法和输出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核心问题。

(5)BIM信息应用工程师。BIM信息应用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基于BIM模型完成不同业务管线的工作。他们主要任职于在实施BIM项目上。在实施BIM之前,他们需要的数据可能来自于二维图纸、项目管理系统等不同信息源,有了BIM应用软件,就要求BIM信息应用工程师在BIM模型中实时获取相关的施工进度、流水段信息、工作面交接等信息,而负责材料管理的人员则需要从BIM模型中提取相应的材料总量等信息。这类BIM应用人员是比较容易培养的,他们原本就在各自的业务岗位上担任相应的管理工作,实施BIM技术之后,区别就在于他们的业务数据和决策数据来源发生了变化。

3.选择好合作单位

目前大多数企业专业化的BIM人才紧缺,具有全面的BIM技术能力的人更少,能独立承担项目的BIM实施工作的人才匮乏。因此,企业需要选择好的合作单位辅助BIM实施,主要包括专业软件供应商和BIM咨询两类企业。前者主要解决软件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后者则从BIM实施规划、实施流程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协助企业的BIM团队进行完整的实施,从理论和时间角度共同提升企业BIM应用能力。

一方面,BIM应用的落地需要有专业的软件供应商,结合企业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合理选型。应选择专业强的、综合实力强的,技术能力强的、产品链长的、服务有保障的软件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软件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策划过程,需要在整体规划指导下,系统性地选择软件供应商,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价格、技术能力、开发能力、实施能力、服务保障等因素。另一方面,BIM技术实施不仅包含应用软件,还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施工企业需要转变意识,借助外部资源.选择合适的BIM技术依托单位或第三方咨询公司作保证,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经验,避免在实施过程中走弯路。(www.xing528.com)

(二)BIM相关标准保障

在BIM实施的过程中,BIM配套标准是有力的保障。主要包括BIM技术标准和BIM应用标准两大类。技术标准包括建模标准和数据交互标准;应用标准则指的是BIM技术全生命期中各个环节的BIM技术应用流程和数据交互标准。通过标准的建设,能有效保障各个实施项目遵循统一的规则和标准,避免大家各自为政,以便普及应用。

目前,我国的BIM标准还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比较缺乏可以直接借鉴的完整的BIM相关标准,企业可以通过两个途径逐步建立自己的BIM企业标准。一是借助有具体项目实施经验的BIM咨询公司,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情况和管理特点,编写相应的标准;二是可以参考一些目前已经颁布的BIM标准,例如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DB11/1063-2014》,已经过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发布,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BIM技术应用标准,国家及地方标准也将陆续出台。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的BIM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标准》即将完成,这意味着BIM技术的发展逐渐正规化和标准化,为企业应用BIM技术提供了基础标准规范,使得企业后续推行BIM应用有章可依。

企业通过不断的应用与实践来持续完善和优化业务流程、标准和规范,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BIM实施规范体系。

(三)BIM相关制度保障

BIM相关制度的配套是BIM实施的有力保障。主要包括软硬件管理制度、应用组织制度、项目实施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数据维护制度、培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1.软硬件管理制度

软件方面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规范设备购置、管理、应用、维护、维修及报废等方面的工作;而软件方面的相关制度则包括系统的采购、权限分配、运行系统安全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BIM的应用系统往往对硬件系统有较高的要求,软硬件的配合需要提前做好分析准备。另一方面,BIM应用软件种类繁多,需要根据BIM规划所提出的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型搭配,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

2.应用组织制度

应用组织制度需要明确规定企业级的BIM管理团队和项目级的BIM实施团队成员构成和岗位职责。该制度中对于各类岗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要有明确的规定。

3.项目实施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制定BIM项目管理的目标和应取得的项目成果,明确项目管理的任务、时间进度等内容,预计项目进行中可能发生的变更和风险,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控制、处理项目进程等问题。

4.绩效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如何提高项目实施BIM的积极性、树立BIM实施的信心至关重要。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完善科学的BIM实施绩效评估体系,并给予指标进行考核。例如,对于建模人员,可以基于建模的平方米数与构建量制定指标;对于分析工程师,可以基于提出的有效碰撞制定指标;对于成本分析人员,可以基于BIM技术输出的成本数据准确度进行打分,等等。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初期不能设立太高的门槛,视现有人员的技术和应用水平而定,否则,反而形成实施障碍,适得其反。

5.数据维护制度

BIM实施最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共享平台,因此,一开始就设立好一个良好的数据维护制度至关重要,主要包括BIM模型数据标准、数据归档格式、访问权限等内容。该制度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能形成统一的基于BIM技术的协同平台,避免产生数据在不同的工作流程中无法传递和运转的情况。

6.培训管理制度

培训管理制度既要考虑到普及性,又要考虑到专业岗位的针对性。对于通用的技术知识、BIM实施流程、各个环节的交付标准等,可以指定整个BIM实施团队的培训计划,而对于一些专职的岗位,例如BIM数据分析师,则需要指定专门的培训课程专项进行。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可以保障在项目实施的推广普及阶段,各项目的BIM实施人员能及时到位开展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