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综述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综述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项培训是对员工进行新业务、新技能等专项内容进行的培训。各部门应于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的员工培训计划,在人力资源部的统一安排下,实施员工培训。新录用人员报到后应接受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岗前培训,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参加。对零星招聘而未受训的新员工必须参加下期统一组织的上岗引导的基本培训,期间的工作由该部门负责人临时安排人员顶替。培训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和培训讲师。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综述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保障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应逐渐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资,帮助员工具备适应公司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员工培训投资是公司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培训活动的成本效益,须对培训工作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一)培训过程

1.需求评估:根据岗位说明书评估新员工的培训需求;根据绩效评价报告及公司的发展趋势来评估现有员工的培训需求。

2.建立具体的、可度量的培训目标:公司和接受培训者都必须清楚,接受培训者完成培训后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工作。

3.制订培训计划:根据培训需求评估的结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计划包括培训的目标、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对象、培训的方法、培训的时间、培训的费用、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4.培训与开发计划须经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实施培训与开发项目。

6.评估培训效果。

(二)工作权责划分

1.总经理:审核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重大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2.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依据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制定培训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审定培训预算,并指导、督促、考评具体培训工作。

3.培训主管:制定并完善公司的各项培训制度,建立培训体系,组织、落实公司培训发展规划,审核各项培训费用的支出;指导监督部门教育培训工作,考核培训效果,提出改进建议,在服务中实现领导与管理。

4.各部门负责人:制定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配合公司人力资源处开展部门内员工培训工作,并结合本部门业务需要开展专业培训。本部门培训费用的使用和把关;培训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三)培训种类

上岗培训是员工上岗前进行的岗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

定期培训是为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提高员工素质而按照培训计划对员工定期进行的培训。专项培训是对员工进行新业务、新技能等专项内容进行的培训。培训方式有内部培训、外派学习进修等,其中内部培训是在公司内部组织安排的不脱产培训。

(四)组织实施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公司员工的培训,年初根据公司培训需求制订培训工作计划及其相应的经费预算,报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各部门应于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的员工培训计划,在人力资源部的统一安排下,实施员工培训。

凡接受过公司培训的员工,其培训情况(成绩)将记入人力资源信息库,作为其工作调配、晋升、薪酬调整的参考信息。

每位员工每年不少于40个小时的培训时间。

(五)新员工岗前培训

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录用情况,制订上岗培训计划,并制作详细的新员工手册。新录用人员报到后应接受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岗前培训,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参加。

1.岗前培训的目的

使新进人员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经营目标、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尽早融合到员工队伍中去,顺利开始其职业生涯。使新进人员尽早掌握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方法,达到工作质量标准,完成岗位职责,创造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的条件。

2.岗前培训的内容

(1)企业历史、现状、经营范围、特色和奋斗目标。(www.xing528.com)

(2)产品及市场介绍,安全生产教育。

(3)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有关部门职责和职位情况介绍。

(4)主要业务流程介绍,学习有关规章制度,解答疑问。

(5)专业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岗位,由部门负责人根据需要另行组织岗前专业培训,培训计划及结果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六)培训体系的具体内容

每次集中招聘结束,新员工报到后必须进行上岗引导的基本培训,时间为7-15天。对零星招聘而未受训的新员工必须参加下期统一组织的上岗引导的基本培训,期间的工作由该部门负责人临时安排人员顶替。基本培训的方式为统一授课。师资以公司内部人员为主,专业培训师为辅。为了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员工技能及素质,提升人力绩效,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发扬本公司的企业精神,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行业,根据停车产业特点,可以建立具有行业特色、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和培训讲师。

1.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是指特定工作的实际需求与任职者现有能力之间的距离,即理想的工作绩效-实际工作绩效=培训需求。一般将培训需求分为:

(1)员工的需求,主要来自员工个人职业规划和员工具备知识技能等,对员工来讲,需求首要来源于员工的职业规划,员工对自己将来职业的设计。

(2)企业的需求。通过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能确定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企业内部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途径;绩效考核是发现员工产生不良绩效的原因,员工的不足即产生了培训需求;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确定了胜任素质模型。通过测评了解员工还缺少什么,便能确定培训需求。

(3)市场需求,了解客户需求,就了解公司未来需要什么人才,当公司缺失的时候,就可以用企业的内部培训来满足,这也是确定培训需求的一个途径。

通过三者很好的结合,找到它们的集合,培训计划就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培训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2.培训课程设计

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原则要符合成人学习的知识规律,有如下要素需要考虑:

课程目标——根据培训的需要而定。

课程内容——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去选择并组合。

课程评价——对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的评价。

教材——切合学员实际,提供足够信息。

学习者——学习背景与学习能力。

执行者——理解课程设计思想的主持人与教师。

时间——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授课时间不要太长,注重劳逸结合。

空间——可超越教室的空间概念。

3.培训讲师

通常企业都有自己的讲师团队,包括董事长、各事业部负责人、公司其他有专业特长的同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