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教育培训体系面临不足的挑战

农业教育培训体系面临不足的挑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投入水平,但是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在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相比于城乡差距,吉林省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省与省之间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水平的差距更大。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对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三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

农业教育培训体系面临不足的挑战

(一)农村基础教育

21世纪以来,吉林省同全国一样,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远远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投入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投入水平,但是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在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相比于城乡差距,吉林省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省与省之间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水平的差距更大。二是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造成学生上学远、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由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原因,近年来,在农村就读的学龄儿童数量明显减少。为了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各个地方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农村中小学的数量大幅减少。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对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但是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太多的时间花费在路途中,不但影响学习效率,学生在上学途中的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此外,撤校并点还带来了校舍等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也间接增加了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三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还比较滞后,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围绕升学这一主要目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重视不够。教学内容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比较多,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与农村发展、与少年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知识明显不足。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方式明显不足。正是因为当前农村义务教学主要带有明显的“脱农”教育倾向,导致了农村学生的厌农、弃农现象比较突出。

(二)农业职业教育

吉林省农业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中专、农业高中和农业技术学校等形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会认同度低。参加职业教育的就业主要以打工为主,不但工作比较辛苦、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低并且还经常面临失业的危险。具体到农业职业教育,其社会认同度就更低。计划经济时期,涉农专业的中专毕业生主要进入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市场经济改革后,实行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由于长期对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地方的农技推广体系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不但新毕业的农业专业的中专生不容易在农技推广部门找到工作,即使已在农业推广部门工作的人员也需要通过参与一些创收活动来维持收入。由于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很少有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主动选择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往往是因为无法进入普通高中或普通高校就读,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即使毕业后,很多学生选择的就业单位也与农业没有多大关系。二是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投资主要倾向于普通本科教育,而对职业教育的支出比重相对较低。虽然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在逐年增加,但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在教育经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却表现出下降趋势。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职业教育的成本一般是普通教育的2—3倍。例如法国,培养一名职业高中生的成本是普通高中生的3倍左右。由于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教学设施,投入成本比较高。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职业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具体到农业职业教育,由于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基地建设远远滞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教师待遇低,师资队伍不稳等问题,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质量仍然困难重重。三是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专业设置不当。农业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设备、仪器的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一些农业职业学校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农业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在农业职业教育的教材编写中很难吸引到优秀专业人员的加入,导致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知识更新慢,理论偏多,内容偏难,实用性不强,不适合中职教育的特点。教师素质是保证农业教育的关键,但是目前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较少,许多教师本身就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很难培养出实践技能比较高的学生。目前,吉林省正处于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但急需要一大批精通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的专业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懂得农业经营管理、懂得农业市场营销甚至熟悉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许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常年不变,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特色不突出,从而对地方农业发展的服务能力不足。(www.xing528.com)

(三)农业职业培训

农业职业培训指的是对即将参加或正在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的个人进行岗前或在岗的短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比较低,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对农民职业培训较为重视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业职业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农民培训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且逐渐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还比较小。此外,由于物价上涨快等原因,培训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一些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不高,或是为了节约成本,在培训过程中走过场走形式。对农业职业培训项目不够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普遍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过多地从提高农民收入的角度、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等角度强调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农民培训的着眼点是城市就业,而对涉农培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二是农业职业培训项目缺乏有效整合,培训的随意性大、持续性差。组织实施了农民的教育培训项目的部门可以涉及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以及扶贫办等部门。这么多部门都参与到农民培训项目中来,虽说是表明了各部门对农民培训的重视,但是由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农民培训专项资金,缺少统一领导规划,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培训项目的随意性比较大、持续性比较差,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使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三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法陈旧。为了提高农业职业培训的效果,许多地方在培训内容、方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开展订单式培养,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等。但是由于受到教学人员能力、教学条件和教学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要,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许多农民对这种培训根本没有兴趣,这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培训机构认为反正农民对培训没兴趣,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都无所谓,只要走一走形式,完成规定的培训时间就行。而农民认为反正培训是走形式,参不参加都无所谓。四是重培训轻后续服务。许多培训机构在培训农民时主要以完成培训任务为主,只要完成规定的培训时间,就算培训任务完成,至于农民在培训时到底能学到多少东西,是不是能学以致用,就不是培训机构所关心的问题了。另外有些农民参加培训后,希望开展创业活动,但是由于缺乏土地、资金等支持政策,不得不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