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户外旅游风险绳结技术案例解析

户外旅游风险绳结技术案例解析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作者设计的《户外旅游风险绳结技术》实训教学内容,曾获得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户外旅游风险绳结技术》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理念“以生为本”: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以教师操作示范为辅。

户外旅游风险绳结技术案例解析

本书作者设计的《户外旅游风险绳结技术》实训教学内容,曾获得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户外旅游风险绳结技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以教师操作示范为辅。

“一根基”:以学生现有户外领队知识、技术和技能为根基;

“两工具”:借助信息化和场景化两工具;

“三把手”:以信息化做课程保障,以实地化为课程特色,以翻转化为课程模式。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旅游休闲专业二年级学生,主要能力特点如下:

知识能力:授课对象已经学过户外运动理论知识,包括户外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户外运动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山地户外运动概况以及山地户外运动的主要项目等。

技术能力:授课对象已经学习绳索的构造、材料,主绳、辅绳、动力绳、静力绳以及它们的不同用途,初步掌握一定的户外绳索知识。

学习能力:众多户外绳结公众号、两步路APP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内容选取

本着实践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的初衷,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取了山地户外运动中的户外运动风险控制中的“绳结技术”。整个教学,在“户外旅游风险绳索技术”工作任务的驱动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操作为主线,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训操作一体,教学做一体。让学生不仅巩固理论、掌握技能,更要学会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以便日后在户外带团过程中遇到更复杂的环境时能运用绳索技术灵活处理。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户外带团和教师指导,能够掌握户外旅游风险中的绳结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在方山风景区实地学习绳索技术,能够保证户外团队成员的安全并获得一定的户外价值体验。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能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向团员宣贯“爱护大自然,文明你我他”的理念。

5.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种户外绳结(布林结、双套结、蝴蝶结)的打法,以及在具体户外环境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三种绳结的实践操作,以及在户外环境中的灵活处理。

6.设计思路

(1)任务引领、情景再现;激发兴趣、自主参与

采用三个典型案例,真实模拟户外带团过程中的场景及遇到的难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户外绳索技能的操作及应用,强化技能掌握程度,达到工作任务引领下的“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熟练掌握户外带团基本绳索技术方法→应对户外拓展常见风险→具备户外领队必备的技能素质→提高户外带团效率→保障团队成员安全→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目标。选用方山地质公园户外实景授课,达成“沉浸式”教学体验。

①真实情境、激发兴趣、自主参与、引导发现。以学生在户外带团过程中出现的若干真实场景为依托,回归任务引领下的项目化教学。学生自主探究户外工作场景中出现的问题,继而产生师生互动交流,针对性地解决难题,破解困惑。

②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开放式教学融入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分为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发现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难题几个部分,构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三个户外案例层层深入,相互关联,将个性与共性、局部与整体有机结合,在递进式的情景及问题引导下,逐级提高学生户外绳索技能。

③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索学法的创新。在教学时,教师主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学法上,按照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参与实践—改进创新—团结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尝试、交流、创新,进行探究、合作式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练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理论为基、技能为实;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借助智慧教室,教师讲解户外最常见的三种绳结——布林结、双套结、蝴蝶结的特点、应用场景、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练,学生认真观摩并进行强化练习。

(3)场景应用、拓展延伸;问题升级、强化素能

选定三个特定场景,结合相应理论教学和操作演示,让学生思索在野外如何根据真实场景合理运用绳索技术,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场景设置和问题归因,锻炼学生户外绳索操作综合技能。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重点关注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户外绳结和学生薄弱环节——不同场景对应什么户外绳结、如何快速有效打好户外绳结这两个突出问题,并以此为教学重点,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师生角色翻转,将学生带入情境,真实体验,身临其境;利用问答环节,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将工作难题转变为教学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有效解决难题。

二、教学结构解析

1.课前准备环节(www.xing528.com)

学生借助在线软件和互动平台,完成接触新课、师生互动、自我检查等活动。

2.课堂教学

针对学生户外带团过程中出现的绳索使用问题,通过问答还原学生真实工作情境。教学采用“学生自我摸索,学生问老师答”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脑海中架构起完整的户外绳索操作流程,分解工作任务。

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工作任务:

(1)在“如何保证单人快速下坡”的命题下,通过师生讨论引入第一个绳结——布林结。教师结合布林结的概念、特点讲授,让学生产生初步了解;接着,结合真实户外场景,教师操作该绳结的详细打法,并且详细说明绳结的运用用途,加强学生对该绳结在户外真实场景中的深度理解。

(2)针对学生提出的“多人安全下坡”问题,结合之前场景中的基础绳结——布林结,引发学生对下坡过程中的多支撑点及绳索抓手安全的思考,继而引出“双套结”和“蝴蝶结”的绳索操作技术,并且阐释了三个绳结之间的相互关联,为后续综合路绳系统铺设奠定基石。

(3)通过之前三个独立绳结的学习,教师引入特定户外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坡地多人下降”情境及场地要求,自主设计绳索方案,并完成简易综合路绳系统铺设操作,从而通过一个系统化的工作任务,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绳索知识、综合运用绳索技能的综合效果。

3.课后任务

复习巩固:要求学生利用蓝墨云平台加强绳索实操练习,熟练掌握基础绳索技术在户外不同场景的综合使用,并且拍摄课后练习视频。

新课预习:(1)要求学生对教师课上讲授演练的基础绳索操作进行强化练习,并且巩固路绳铺设练习;(2)要求学生根据老师上课的提示预习“户外风险控制”中的安全绳带设计和使用环节;(3)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下面环节中的绳环操作章节,通过蓝墨云平台上传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及困惑。

三、教学过程实施

1.课程导入

播放电视剧《荒野求生》男主角跨越峡谷的片段,引入户外风险防控中的核心技能——绳索技术。

2.带团归来,交流困惑

教师和学生进行户外带团后的交流,学生结合带团过程中的困惑进行提问,比如“在特定场景下该使用何种绳结”“如何快速有效打出安全合理绳结”等。

3.情景还原

引入带团过程中的“单人快速下坡”情景,详解第一个基础性绳结——布林结的特点、应用场景及操作方法。

4.问题升级,综合思考

学生在“单人快速下坡”问题基础上,提出“多人安全下坡”问题,教师引发学生产生对下坡过程中的多支撑点及绳索抓手安全的思考,继而引出新的“双套结”和“蝴蝶结”绳索操作技术,解决户外综合性问题。

5.创设情境,设计方案

在前面三个绳结操作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坡地多人下降”的情境,结合场地要求自主设计绳索方案,并完成简易综合路绳系统铺设操作,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绳索技能的综合效果。

6.成果检验

教师结合学生绳结操作结果,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提出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整改优化

7.课堂总结

教师梳理三个绳结的核心要点:布林结易解易结,双套结可作为过渡绳结,蝴蝶结可做抓手,并且强调三个绳结在路绳系统中的不同角色。

8.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复习课堂教授的绳结技术,并且将绳索操作视频上传学习平台;预习“户外风险控制”中的户外绳环操作环节。

课程分析:

该实训课程针对旅游休闲、高尔夫专业二年级学生,以学生现有户外领队知识、技术和技能为根基,彰显互动化和场景化教学思想。课程教学以信息化为保障,以实地化为特色,以翻转化为教学模式,针对性开展智慧化实训教学活动。课程设计及开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任务引领、情景再现;激发兴趣、倡导参与。实训教学采用三个典型案例,真实模拟户外带团过程中的场景及遇到的难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户外绳结技能的操作及应用,提高技能掌握程度,达到工作任务引领下的“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熟练掌握户外带团基本绳结技术方法→应对户外拓展常见风险→具备户外领队必备的技能素质→提高户外带团效率→保障团队成员安全→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目标。选用方山地质公园户外实景授课,达成“沉浸式”教学体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及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提高。

(2)理论为基、操作为实;动手实训、学干一体;课程教学场所主要依托智慧教室和户外真实实训场地开展。在智慧教室,主要由教师结合学生带团困惑,解析绳结技术在户外活动中的重要性。重点讲解户外最常见的三种绳结的设计特点、应用场景、具体操作方法,并且对绳结打法做示范操作,侧重于理论强化和示范操作引领。转入户外实训场地后,学生通过回顾绳结图解、教师示范,领悟操作原理,并且进行分组的现场演练,在真实场景开展反复操作,强化练习。

(3)信息智慧技术贯穿教学全流程。主要体现在从课前到课后对信息化技术的充分使用以及在户外真实环境中的灵活运用,表现在利用微信群和QQ群作为师生互动平台,利用蓝墨云作为作业布置和提交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师生角色翻转,将学生带入情境,真实体验,身临其境;将开放式教学融入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信息化和互动教学设计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让教学重点在“真实体验”中化难为易。

总体而言,该课程设计聚焦某一技术性环节,回归任务引领下的项目化教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出现的问题,继而产生师生互动交流,针对性地解决难题,破解困惑。将开放式教学融入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三个户外案例层层深入,相互关联,将个性与共性、局部与整体有机结合,在递进式的情景及问题引导下,逐级提高学生户外绳结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