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大利留学:奢华靴子中的成长

意大利留学:奢华靴子中的成长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人选择留学意大利是因为申请学校简单,留学费用也比美国英国便宜,相比于国际生,图兰朵、马可波罗计划的受众范围更广。班里同学有的是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后辞职来游学,有的本身就是艺术家想在意大利继续发展,平日里一起学习聊天,也会给当时还未成年的我许多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想法。更何况,这就是意大利人。意大利的生活说轻松也轻松,说艰难也不容易,没什么人管你。

意大利留学:奢华靴子中的成长

很久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这个问题,当时还未出国也没想过这么早就去留学,对意大利的印象也只是通过影像资料得知的“美好的艺术设计学习的国家”,心想着要是以后有机会能在米兰求学该是种多美好的生活。加上很小的时候就对设计师这个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艺术和现实的结合好像立刻就跟其他完全具象化的职业划清了界限,兜兜转转最后能选择设计专业想想也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大多数人选择留学意大利是因为申请学校简单,留学费用也比美国英国便宜,相比于国际生,图兰朵、马可波罗计划的受众范围更广。

当时我选择的是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由于分班考发挥还不错便进了国际班。学校直接拿了作废的皇宫作为教室——头上罩着的穹顶,老师上课的讲台,到处是光泽不再或者已经修复的壁画,顿时生出一种在欧洲古典学院学习的满足感。教授不仅仅是课本教学,还有各种历史地理音乐文学课,课余还有学校合唱队等各种小聚会,现在想想学语言的日子的确是最轻松的。班里同学有的是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后辞职来游学,有的本身就是艺术家想在意大利继续发展,平日里一起学习聊天,也会给当时还未成年的我许多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想法。

等到夏天入学考来临,同学们大包小包都离开了佩鲁贾前往自己求学的城市,或许临出发前还会埋怨没有空调的旧式公寓,半夜靠着电风扇睡了醒醒了睡大呼怀念国内空调间盖被子的日子,或许还想约伴去中心广场的台阶上喂喂鸽子,走走市中心的街道买点特色巧克力冰激凌,或许是头也不回急匆匆地踏上了火车,然后这个本想着以后还有机会再来的佩村就在车窗边一点一点远去。

第一次来到米兰说实话是失望的。本以为国际大都市时尚设计之都跟上海、深圳一样繁华,然而欧洲城市好像偏偏不着我们平日想的调:几百年前根本不为人知的破败雕塑建筑,留着!只够来去两边的双行街道,不改!一到周末,小到商铺餐馆大到银行政府机构,不开!当然不能说是全部,但周末兴冲冲去囤积粮食,在紧锁的超市大门前风中凌乱也是家常便饭。然而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这已然是他们平日习惯的生活方式,不能说对与错,你在这里生活,感受文化,悄然间也会改变平日只顾一个劲儿往前冲的快节奏生活。更何况,这就是意大利人

他们很喜欢美食,我跟班里同学小组作业做到一半组员都会聊起如何烹饪意大利面,讲起奶奶牌美味的番茄牛肉粒酱;他们很喜欢手势语言,有时候你不能听明白全部,通过手势也能知道个大概,突然想起之前在微博上很火的意大利老爷爷教朋友手势,不同语言的表达也是有它可爱之处的;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很赞同自己的文化,艺术文化、美食文化、歌剧文化等等,都在强调人主观的重要性,强调参与事件中自己的感受,不会因为社会生活的束缚强逼着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

我在米兰时间不长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仿佛昨日还在参加入学考,紧张兮兮地等待成绩,站在短租一个月房间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的电车行人,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入学,能否留在米兰,能否在这个城市获得些什么而不浪费自己年华最美好的时光。米理的入学考录取比例相比于其他学校都比较低,竞争也很激烈,当时还听说留学政策改革,第一志愿没法入学就得回国,脑子一根弦绷着,再施加任何一丁点儿的外力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现在想想也着实好笑,就好比国内的高考,你当时以为那已经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不成功便成仁,但其实高考只是你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小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人生重要的时刻,有些时候你战胜了冲出人围了,有些时候你赶不上关门被拒之门外,你该怎么办?很感谢在米兰许许多多这样考验的时刻,不能自诩心态有多强大但起码不会再像入学考那么手足无措,明白了自己在未来道路上真正想要什么,只要道路没有偏了方向,你就是在进步的路途中。(www.xing528.com)

现如今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米兰理工设计系作为排名世界前十,能有幸成为万千学子中的一名,说实在话是自豪的,但当你真正进入一个好的环境中你会瞬间发现个人很多的不足。你在一个群体中获得了优势,但到了另一个群里,又是从最底部开始爬起。这或许也就解释了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出国读书?

或许学习直接给你灌输的知识并非对你的未来生活有多大用处,但因为你接触的学习环境氛围,接触的人不同,对自己的认知也会不同,你会在其中培养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现自己真正想付出时间、付出劳动去学习乃至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局限于小范围的当下而是放眼自己的未来,这才是最关键的。

之前阅读过一篇文章,讲述了特修斯之船的悖论: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个人观点,一百多年历史的米兰理工,教学楼翻新,树木绿化新建。教师、学生,一批批来了又走,培育了很多出名的设计师、业内领军人物。我们作为其中不过匆匆几年的学子,如何能成为让这艘“大船”一直往前开的有效“零件”?新的文化潮流、新的理念汹涌而来,我们又如何基于此刻的“米理”朝向正确的方向进步前行?以此类推,在未来要就读的大学,未来要工作的公司,怎样传承良好的积淀或者立足于良好的开端,在不断更变的社会生活中证明,此时的环境相较于彼时成功的环境仍是相同甚至是更好的?

意大利的生活说轻松也轻松,说艰难也不容易,没什么人管你。不管怎么样,人生都会有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在一个或友好或陌生或残酷或无拘无束的新环境中扎实脚跟从头做起的时刻。希望我自己,能在几年之后仍不愧对于当初做的决定,不期盼有多大的成功,但在回忆起这段在意大利学习的时光时,能笑着说,还好,我并没有愧对于我的青春。

(沈心苗 米兰理工大学学生,意大利杏仁学社社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