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瑶族传统道德特点-说瑶三十年

瑶族传统道德特点-说瑶三十年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瑶族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念,正是其民族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并不断验证和完善的,由此突出地体现了三个特性,即道德的原始性、纯朴性和永恒性。瑶族传统道德的淳朴性反映了瑶族对人对事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在某些“现代人”眼里,瑶族的“路不拾遗”“非己物不取”的观念“傻气”得不可思议,其实这正是瑶族传统道德的朴实可贵之处。瑶族传统道德的永恒性对社会发展的过去、今天及将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瑶族传统道德特点-说瑶三十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的进步,是在社会的实践中实现的。观念,则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思想活动的结果。瑶族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念,正是其民族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并不断验证和完善的,由此突出地体现了三个特性,即道德的原始性、纯朴性和永恒性。

传统道德的原始性在于其社会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原始社会的某些残余。道德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由于瑶族历史上长期不断地迁徙游耕,人们没有固定的再生产资金,社会与家庭小农经济的再生产基础不牢固。所以生产力发展迟缓,经济文化较之汉区落后。也正因为其社会发展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因素,反映在其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念上,也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某些原始共产主义道德色彩。狩猎中的原始平均主义,劳动中的原始平等互助,男女之间的原始社交自由等,都是原始社会早期的道德观念。当然不是所有的传统道德观念都是进步的、正确的、符合发展规律的,但迄今能够保留下来,说明其中部分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我们知道,先进的观念对于人类的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陈腐的观念对社会发展存在消极和阻碍作用,而正确的观念能够指导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瑶族原始共产主义道德观,仍然对社会起到团结、安定的作用,这是人们所希望和保留的,自然对本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有可取之处。

瑶族传统道德的淳朴性反映了瑶族对人对事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瑶族人民在与自然长期的艰苦搏斗中,领略到了人与人之间感情交融的真谛,他们遵循“行好德必有好报”的古训,以真实的情感去维护和善、尊老爱幼、互助协作、重承诺和守信义等观念,待人接物,热情好客,都不曾怀有半点私心杂念。山里人的爽直、山里人的纯朴,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透露出来。瑶山绝少欺骗,绝少敲诈,绝少抛弃老人、虐待妇女,这些道德行为,反映了瑶族的为人及对社会影响的积极方面。在某些“现代人”眼里,瑶族的“路不拾遗”“非己物不取”的观念“傻气”得不可思议,其实这正是瑶族传统道德的朴实可贵之处。(www.xing528.com)

瑶族传统道德的永恒性对社会发展的过去、今天及将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先进的思想意识总是要出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人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发现新观念,不断地赋予“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和传统的社会道德以新的思想、新的内容,让优良的传统道德能永恒地为社会服务,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常反复地提炼,把传统道德培养成为优良的传统美德,瑶族的“婚姻恋爱自由”“尊老爱幼”“家庭夫妻地位平等”等道德观,仍在现今社会中保持旺盛的影响力,这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而且也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高层次道德结构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要珍惜传统道德、美德对社会的作用,运用其积极的一面,广泛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