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说瑶三十年》:瑶族文书《过山榜》的珍贵记载

《说瑶三十年》:瑶族文书《过山榜》的珍贵记载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山榜》与过山瑶的生存和繁衍息息相关。在全国各省、地的“勉语”瑶族支系家族或民间都有收藏《过山榜》,甚至在美国、法国、老挝、泰国、越南等国的“优勉”瑶中亦有珍藏。《过山榜》是反映瑶族早期社会最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从过山瑶珍藏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可以反映他们的祖先确实在韶关境地乐昌、乳源居住逗留。不仅乳源瑶族保留的《过山榜》里记载了瑶族在乳源分布的地域,其他地区的《过山榜》同样载有乳源县境的地名。

《说瑶三十年》:瑶族文书《过山榜》的珍贵记载

《过山榜》(《评皇券牒》,下同)是瑶族盘瑶支系过山瑶祖先曾持执游历数代的皇榜,曾是过山瑶出行在外的“护身符”。《过山榜》与过山瑶的生存和繁衍息息相关。在全国各省、地的“勉语”瑶族支系家族或民间都有收藏《过山榜》,甚至在美国、法国、老挝、泰国、越南等国的“优勉”瑶中亦有珍藏。各地过山瑶人手执《过山榜》,流离迁徙,奔走他乡;依靠“皇榜”的庇护,漂洋过海千百年,走遍了南岭各山脉。瑶人之所以爱惜《过山榜》,珍藏《过山榜》,是因为《过山榜》曾给他们带来福音,曾给他们挡过灾难。

民族学观点看来,古老的传说是古老社会的产物。千百年来,瑶族民间故事《盘瓠传说》流传不衰,集中反映出信奉盘瓠的瑶族在童年时代的面貌。《过山榜》一开始就交代了龙犬盘瓠的传说,把神化了的龙犬盘瓠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祖先,并流传后世,至少可以证明:持有《过山榜》的瑶族先世经历了原始社会人之初”阶段。大家都知道,当传说变成了信仰之后,便会产生相应的宗教习俗。瑶族人民祭盘王、唱《盘王歌》、还盘王愿的习俗,正是这种图腾崇拜的继续。而《过山榜》则把这些习俗记录了下来,方便后人阅读并使之流芳万世。《过山榜》是反映瑶族早期社会最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过山榜》又称《评皇券牒》,是瑶族民间的文化瑰宝,是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珍贵史料,具有弘扬、保护和传承的价值。相传它是封建王朝敦赐给瑶族先民的安抚文书,主要用汉文字抄写留传。据瑶学专家黄珏先生研究,《过山榜》文献除有《评皇券牒》《盘王券牒》名称外,还有《盘古皇圣牒》《过山牒》《过山文书》《瑶人榜文》《龙风批》《祖源来历》《十二姓瑶人过山榜文书》等20余种名称。由于名称不同,一般可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种为《过山榜》《评皇券牒》《盘古圣皇牒》等,篇幅一般为五六千字,最长达一万多字,属正本型。如存广东连县瑶安新九盘石里村赵土生家的《评(平)皇券牒》。

第二种为《瑶人榜文》《过山榜文》等,篇幅一般为四五千字,少者仅有数百字,属简本型,如存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禾洞六冲尾黄法应家的《过山榜》。

第三种为《过山图》《龙风批》等,约三四千字,属修编型,如乳源瑶族自治县候公渡乡坳头邓石养家珍藏的《龙风批》于(宋)“景定元年(1260年)给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修编。

第四种为《祖途来历》《瑶人分基来路祖途》等,内容与《过山榜》有所不同,但属过山文书范畴,如乐昌县竹林坪盘法俊保存的《祖先根牒》等。

广东的《过山榜》以《评皇券牒》《过山榜》两种名称居多,大都为墨水手抄本;装潢样式普遍为书本式,卷幅和折叠式的较少,制作的券牒以布、纸为主。1983年春,笔者在连县三水左右里瑶山曾见过一幅卷幅券牒,券末绘有盘王六男六女、乐队及日月的形象。其他券牒多以草纸书写,装订亦简朴。有的券牒盖有“盘王”印模,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印文均为象形古篆,很难辨识。前人做过研究,也认为:“皆园印篆文,其意不可解。”

广东现存的《过山榜》,年代多标自清代初、中叶传抄,少数为民国时期的抄件。新近发现的一本《评皇券牒》,是明建文元年(1399年)在乐昌县城南五里坑誊抄的古本,年代较久,内容完整,是一份价值较高的券牒。《过山榜》产生的年代,学术界众说纷纭,榜文内大都出现自(宋)“景定元年给付”等字样,但据黄珏先生研究认为:《过山榜》产生于唐代贞观年间,是唐王朝给予受招抚入籍的瑶族先民的券牒文照。(www.xing528.com)

中山大学著名人类学家容观琼先生曾阅读了24份《过山榜》。给我们解析了瑶族祖先“漂洋过海”的时间和始发点不尽相同,到达彼岸的目的地也不一致。按年代,计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的占多数(11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次之(6份),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年)又次之(1份),年份不详者6份。“船也拢岸,人也拢边”,目的地明确为经湖南洞庭湖“分散各找地方”居住的,仅有湖南蓝山县3例(份);就在南海小南渡各自分写路途耕种落业的有1l例(份);“踏入广东道韶州府乐昌县”“苦耕苦种”的有6份;到“广东芦笛沙坝上岸与一捻(支)下海南、一捻(支)下交趾、一捻(支)下广东道韶州府乐昌县安居”的各1份;不明地点者2份。由此可见,他们祖先所过的湖海并不止于湖南的洞庭湖,始发站和目的地也不限于湖南洞庭湖一带,到达彼岸更多的是在广东南海和乐昌县境。

又据世代传抄的《盘王歌》披露,十二姓瑶人离开“千家洞”后,就乘船“漂洋过海”,上岸由各姓还愿,“各奔东西,一路去广东乐昌县的‘九鹅冲’,一路去广西,一路去贵州、云南,一路经广西来宾、田林去交趾”。如果从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算起,历经数朝代,时距数百年,迁徙情况肯定是交错复杂的。瑶族的迁徙起步,以及途径和终点,不同的支系有着不同的路线,但大多数与广东的乐昌县有关。

从过山瑶珍藏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可以反映他们的祖先确实在韶关境地乐昌、乳源居住逗留。有乳源《评(平)王(皇)券牒》载:“宋景定元年(1260年)又至曲江幽列溪山,乳源大楠木山,又至乐昌东、西山。”《过山图》记载:“又到乳源梅花、太平、南木等山,乐昌东、西二山。”今乳源瑶族自治县,过去分属乳源、曲江、乐昌三县,亦属熙平地,瑶人在此地域不仅长期生活而且不断迂回迁徙,“吃尽一山则他迁”。不仅乳源瑶族保留的《过山榜》里记载了瑶族在乳源分布的地域,其他地区的《过山榜》同样载有乳源县境的地名。如湖南江华县竹市瑶山保存的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的《评皇券牒》称:“评皇券牒防身……给付王瑶子孙,后日永远执照……分流天下……东至白坑山……又至曲江幽烈溪山,又至乳源大楠木山,又至乐昌东西二山……”幽烈山为今乳源游溪、柳坑两乡境地;大楠木山在今乳源东坪;西山为今乳源必背瑶镇。又广西临桂县宛田瑶族乡庙坪地区茅针村赵凤生家收藏的《评皇券牒》称:“正(理)忠(宗)景定元年(1260年)十二月十一日,招抚瑶人,仍照前朝榜律牒更新给十二姓王瑶。”其中一段记载了瑶人子孙分散在乳源瑶山的字眼。

评皇券牒发下天下一十三省万顷山河,地冥(名)开明(县)如后:会稽山(浙江)、终南山(陕西)、峨眉山(四川)、南岳山(湖南)、清凉山(山西)、万阳山(湖南)、幽列山(广东)、大罗山、小罗山(广东)、九嶷山(湖南)、梁山、万言山、五凤山(湖南)、天堂山(广西)、武当山(湖北)、九龙山(浙江)、大江山、中坪山(广西)、九溪十八山、三百里山、八十里南山(湘、桂边境)、东源山、西源山(湖南)、摇头狮子山(广东)、梅花山、梅岭山(赣、粤边境的乐昌)刚山、桃源山(湖南)、高凉(梁)山(广东)、五盖山(湖南)、猫儿山(广西)、凤凰山(广东)、青远山(广东),天下一切大山山场田地,付与王瑶子孙耕管为业,营生活命;豁免国税夫役,不能需索侵夺良瑶,王瑶子孙永远管山,刀耕火种为业。[2]

有此记载的还有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地区和资源县中峰、两水地区,湖南新宁县水庙区麻林洞雷绍良家珍藏和保留的《评皇券牒》均有记载“幽列山”和“梅花、梅岭诸山”。

综上所述,可看到瑶族持着朝廷赋予的“皇榜”,迁徙移动的足迹主要在“湘、鄂、粤、桂、赣”边境流连迂回。乳源境内的“幽列山”,乐昌境内的“梅花、梅岭山”是瑶族早期迁徙移动的重要阵地。

迁徙游耕是过山瑶社会的一大特色。过山瑶群体来来回回,迁入迁出,“吃尽一山则他迁”,“依山自保”,“循山流徙”,故人称之为“过山瑶”。宋朝以后,瑶族不断向南迁徙。经历各朝的不断往来迂回迁徙,在广东境内大山丛林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并形成了他们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俗有称,“九村开辟在明朝,一半壮民,一半瑶”“峒居为壮”“山居为瑶”,瑶所居之环境以高山为主或居半山。粤北南岭之地,史称“无山不有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明代广东境内有瑶族的州县共21个,瑶族人口遍布广东的大小山头,经明末清初封建王朝对瑶民的疯狂围剿,迫使瑶族向西南大迁徙,留守广东的瑶族,有的“逐步向化,与齐民同”,有的迁回了粤北故居,形成今天粤北瑶族的分布形势。正如《评皇券牒》所披露的,十二姓瑶人“浮游天下,东西南北”,“串州过县”,“上山落业”,长期过着游耕的生活。他们不断地用汉文记录自己的迁徙情况,这是很自然的。《评皇券牒》上的县份地名都是他们的先辈们过去聚居过或者现在仍然居住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