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坑陈氏的来源与发展-探寻客家历史田野

东坑陈氏的来源与发展-探寻客家历史田野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坑陈氏聚居于清流县余朋乡的偏远山区。在历史上,东坑陈氏拥有较多的山林和土地资源。东坑陈氏是南宋末年从外地迁来开基的,至今已繁衍33代。根据陈氏留下的历史文书,有一种说法,迁往东坑开基的并不是陈文陆,而是他的儿子。陈氏迁往东坑以后,早期人口发展并不快。老二念十生有5子,分为金、木、水、火、土五房,陈氏人口的发展明显加快。新屋、山下两房合计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成为陈氏宗族在本地发展的主力。

东坑陈氏的来源与发展-探寻客家历史田野

东坑陈氏聚居于清流县余朋乡的偏远山区。该村名为东坑,是东坑行政村的一个主村。它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大约6公里,与清流县城距离约38公里,村部所在地和居民点海拔大约500米。由于地处高山,与外界交往不很方便,因此数百年来陈氏族人一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繁衍生息,形成较为完整的宗族群体。

东坑村(指自然村,下同)现有人口1100余人,除了两户其他姓氏外,其余都一律姓陈。在历史上,东坑陈氏拥有较多的山林和土地资源。据报道,在1942年,东坑全村共拥有耕地5000余亩,其中在外乡的2000余亩,在本村及附近的3000余亩,人均占有耕地达6.3亩。[3]由于土地较多,就为陈氏族人的繁衍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东坑陈氏是南宋末年从外地迁来开基的,至今已繁衍33代。其始祖名叫文陆,字载鳌,又名二十郎。原居于归化县陈村(今明溪县湖坊镇伯亨村),后来迁往清流县余朋乡旧场村,再从旧场迁居东溪(今东坑)。当地居民传说,陈文陆迁来东坑开基之前,已在旧场生活了十几年。有一次,他为了寻找耕牛来到东坑,无意中在一块大石头上过夜,发现该石在寒冷的夜晚还会微微发热,而且有鸡鸣犬吠之声隐约传出,于是他认定此地必将人丁兴旺,回家后就把妻儿家小都搬来了。[4]如今,这块预示吉祥的大石头还保留在东坑村内,周围已盖满了房子,但当地村民尚能说出它的准确位置。

其实,陈氏迁往东坑开基是否从文陆开始倒不一定。以上传说主要是在表达陈氏族人希望宗族发达的良好愿望,更像是他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逐渐附会编造出来的。根据陈氏留下的历史文书,有一种说法,迁往东坑开基的并不是陈文陆,而是他的儿子。撰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的《冠裳会老簿原序》云:“余东溪族姓肇迹陈村,二十公(讳文陆,字载鳌)迁于旧场;七郎公再迁东溪。”[5]七郎即是陈文陆的长子,可见陈文陆是迁往旧场的,直至其子才迁至东坑。在闽西各姓开基的历史上,有许多都是儿子前往某地开基,然后再奉他的父亲为一世祖。

陈氏迁往东坑以后,早期人口发展并不快。陈文陆生有2子,次子九郎无传,长子七郎单传四郎。往后亦几乎都是单传,直至第六世才出现4个兄弟,其中3个兄弟都分别外迁,仅留下老二在本地繁衍。老二念十生有5子,分为金、木、水、火、土五房,陈氏人口的发展明显加快。现在东坑陈氏族人大多为水房的后代,金、火两房外迁,木房至乾隆以后无人,而土房至今亦仅剩下几户人而已(参见“东坑陈氏一至十一世世系表”)。

东坑陈氏一至十一世世系表(www.xing528.com)

六世祖念十是陈氏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据《东溪陈氏族谱》记载,念十字子美,生于元大德九年乙巳(1305),卒于明洪武二年己酉(1369),享年65岁。念十最主要的贡献是生了5个儿子,分成五房,并且创建了始祖祠堂。自他以后,陈氏宗族就日渐兴盛起来。前引《冠裳会老簿原序》云:“载鳌公六世孙也念十公,字子美,建祠一所于香坪,以崇祀载鳌公。子美公四世孙定通公以优生荐举知石埭县事,定应公以岁贡拣选任北埭佥宪,如伯坚公、良才公、瑄公、祖良公、定安公,俱于明洪武、永乐年间以服内兄弟叠登仕版,光前烈而耀后人,讵非祖宗积德之征欤。”[6]可见陈氏宗族自从明初开始就已有人相继科举入仕,而当地人普遍认为这是念十创建宗祠所致(所谓“祖宗积德”)。由于念十在陈氏发展史上的地位,万历年间陈氏族人重修祖祠,将他的神牌奉入祠内配享。以后东坑族人每逢重修祖坟或修建庙宇,都是以“念十公嗣孙”的名义出现。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陈氏族人重修始祖坟墓,其墓碑上刻着“宋显祖第一世祖文陆陈公、妣张六娘墓,大清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吉日重修,念十公嗣孙”。嘉庆十一年(1806)以至1994年,东坑陈氏先后四次修建了该村最主要的庙宇临水宫,都在正殿横梁上用墨笔写上修建日期,并均有“念十公嗣孙重建大吉”或“念十公嗣孙重修大吉”等字样,直至1994年最近的一次也不例外

随着陈氏人口的不断繁衍,至明代中叶前后,十世义昌、义隆两兄弟又生了9个儿子,其中义昌这一支后来人口渐少,而义隆这一支除了壬极迁往嵩口,壬俭在本地几乎无人外,壬恭、壬继、壬考3个房支都不同程度地发展起来。这3个房支均属七世水房(安)的后代,再加上木房和土房,由此形成东坑陈氏宗族“五屋”的基本架构。作于乾隆四十年(1775)的《吾乡社公会康字第三班序》注云:“通乡五屋者,土、木与水位也。而水位人烟盛众,又分为三屋井边、新屋、山下,合为五屋也。递年乡中地保亦照此轮焉。”[7]所谓井边、新屋、山下,即指壬继、壬恭、壬考3个房支的祖屋所在地。如今这“五屋”木房已经无人,土房在本地仅剩下3户,而新屋(壬恭派下)人口最多,达140多户,山下(壬考派下)有80~90户,井边(壬继派下)亦只有3户而已。新屋、山下两房合计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成为陈氏宗族在本地发展的主力。

陈氏宗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各派房支的基本架构,而且相继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祠堂。东坑陈氏的祠堂总共有9座,除了明代初年由念十建立的始祖祠堂(即宗祠,称仰峰堂)外,在各房派之下还都建有数量不等的分祠。其中:属于土房的有祭祀十一世祖的显公祠、祭祀十五世祖世泉的敦睦堂;新屋的有祭祀十一世祖壬恭的思成堂、祭祀十八世祖应鹄的著存堂;山下的有祭祀十一世祖壬考的诒馨堂、祭祀十四世祖默斋的致悫堂;井边的有祭祀十一世祖壬继的东山公祠。此外,在仰峰堂前面还有一座萃禧祠,据说它是代表七世五房的祖先,包括已经外迁的金、火两房,过去祠堂内供有一块神主牌,上面写着40个人的名字。[8]

以上这些分祠,绝大部分都是在祭祀十一至十八世祖。陈氏的十一世祖大约生活于明代中叶,而十八世祖至迟不会超过明末清初,如十六世祖陈大韶生于万历六年(1578),十七世祖陈玉殿生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十八世祖陈仕遴生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九世祖陈宗瑶生于顺治十八年(1661)。可见陈氏这些祠堂的建立,绝大部分都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直至明末或者清初这一段完成的;而且这些祠堂与陈氏“五屋”的分房系统有着密切关联,显示出陈氏的“五屋”架构亦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东坑陈氏除了分房和建立各个不同层次的祠堂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还设立了名目繁多的神明会。这些神明会与自然形成的血缘组织相互配合,成为陈氏宗族对内团结族人、使各派系成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和联络纽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