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散点透视:中国园林中模仿自然的视线组织和与未来科学发展的结合

散点透视:中国园林中模仿自然的视线组织和与未来科学发展的结合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西南角看主入口图8.从成人教室外坡道看室外剧场图9.展厅文化中心印证了中国园林中模仿自然的视线组织的理景策略,也暴露了眼球经济时代图像至上的本质。在到达屋顶最高点时,视线突然打开,完成最终俯瞰的效果。正如立体派绘画的表现,这种新的方式恰好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相契合,证明了未来科学的发展将日益向古老的东方文化所靠拢。

散点透视:中国园林中模仿自然的视线组织和与未来科学发展的结合

图7.西南角看主入口

图8.从成人教室外坡道看室外剧场

(www.xing528.com)

图9.展厅

文化中心印证了中国园林中模仿自然的视线组织的理景策略,也暴露了眼球经济时代图像至上的本质。文化中心的设计者提到,建筑为欣赏周围的美景提供了一个观景平台。这种“可观”的作用与传统园林中的高台建筑不谋而合,它提供了俯瞰的效果。和园林中的台观类似,这种高视点的观赏建筑,从视觉活动特点来说有两种基本的观察方式:一是仰眺与俯瞰。空间景象随着视线在时间中由远而近的运动,这就形成了后来山水画的“三远”的画法,“高远”和“深远”的透视和章法,在这座建筑中,顺着逐渐高起的屋顶,人的视线随着运动,抬头可以看到屋顶形成的抬高的地平线和蓝色的天空,低头时看到近处的景物,这种空间运动体验类似于观赏条幅山水画的视觉活动方式。在到达屋顶最高点时,视线突然打开,完成最终俯瞰的效果。在如今城市的大部分景观趋向于平面化的趋势下,模拟自然地形的立体化屋顶绿化为城市景观增添了新的视觉体验。二是游目环瞩。空间景象随视线在时间中左右水平向的运动,这就是“平远”之景,从而产生横幅手卷画的透视和章法,横批长卷式的画面构图中国画取景的这种特殊构图的画幅比例,正是来自独特的观察方式。

文化中心以横向展开形体,结合景观环境自由灵活变化,自由的开窗、开门方式为观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透视角度。当在建筑内部游览时,把每一个建筑开口的景观以各自的视角拼接起来,就构成了一幅中国画的长卷。在张永和早年在美国对“窥”的空间的研究中[7],这种特定的观察方式被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方法。动态的建筑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空间的物质“容器”,由于和人的身体运动发生了互动,引导了新的感知环境的方式。正如立体派绘画的表现,这种新的方式恰好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相契合,证明了未来科学的发展将日益向古老的东方文化所靠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