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人的活动心理分析方法

基于人的活动心理分析方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人的行为心理和活动的分析方法,包括行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动线观察法、心理实验法、认知地图法、内容分析法等。比如火灾发生时的避难行动,现场观察原则上几乎不可能,只有依靠实验的方法。间接观察指通过对物化了的对象进行的针对过去行为活动情况的观察。从时间轴切入,操作方法是在某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调查,捕捉被观察者的行为活动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特征。

基于人的活动心理分析方法

一个人的心理因素能够影响空间感知,空间经验和空间说明。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性格、爱好不同,造成了不同景观给个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同一个景观对不同的人的心理感受不同。基于人的行为心理和活动的分析方法,包括行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动线观察法、心理实验法、认知地图法、内容分析法等。

1.行动观察法

1)概念综述

(1)基本概念

行动观察(Action Observation)是指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观察工具,对空间环境的使用者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活动进行观测而获取数据的方法。这一方法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用于景观和环境设计中主要着重从环境行为关系角度去研究人群主观环境取向和行为方式。是通过对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或规划环境进行效用评价分析,指出在人的使用过程中设计对象所呈现的优缺点,以指导后续的设计或进行建筑环境改建等。观察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否明确,观察和记录手段是否适当,以及观察者的经验和态度。

(2)优势与不足

空间环境只有符合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观察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被观察者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可以实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够把握空间环境的全面情况、特殊的气氛和情境,所取得的数据和结果也才比较生动、真实,及时性强。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因研究者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往往只能等待行为的发生,因而难以观察到所需要研究的行为,同时收集资料颇费时间。另外,对观察的结果难以精确地分析,观察可能受到主观因素影响,难以完全客观公正,不适用于大面积的观察。在研究中,观察法还要与其他方法进行配合方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3)适用范围

日本建筑学会《应用于建筑·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一书,总结了行动观察主要应用的五大研究方向:人体动作、空间占有、行动轨迹、群体行动和时间研究。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的主要有:①行动轨迹主要是进行空间使用者活动轨迹的研究,如特定公共空间环境中哪些地方是人流聚集的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充足及管理维护是否充分。②群体行动主要是研究群体的行为活动特征,比如规划设计交通集散地站前广场或商业中心时观察群体流动线路、步行速度、控制方式等。③时间研究主要是研究空间环境使用者的停留时间、排队队列、集中现象等。④空间占有的研究在诸如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时有着广泛应用。空间占有的研究包括使用者的领域感、空间分布或集中现象、休息座位的选择等,这也是本章重点讲述的内容。

(4)观察的视点

依据研究目的需要,从观察者的视点来看,动作观察主要有鸟瞰和虫瞰的方法。鸟瞰的方法指通过从空中或较高的地方观察。这个方法适合观察使用者行为活动的整体面貌,特别是群体流动的模式和分布模式等。该方法可以使被观察者不被观察者干扰,有利于观察结果的客观准确。但是由于距离较远,该方法难于观察到行动产生的原因和诸多细节问题。

虫瞰指密切接触被观察者的行为活动,甚至可以观测到身体语言、表情等丰富细节内容的方法。该方法的不足在于观察者容易对被观察者的行动产生干扰。为了避免这种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时间的流逝抵消被观察者对观察者存在的潜在意识。

2)调查框架

行动观察的调查框架主要涉及5个方面:行动的种类、观察场所、观察方法、分析角度和数据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0-38所示。

(1)行动的种类

当人们的这种自然行动发生频率很低,采集不到足够的样本数据时,或者当某种空间条件下观察困难,甚至日常情形下观察不到,只有在非常时期才会出现的行为活动时,往往采取实验来观察行为活动。比如火灾发生时的避难行动,现场观察原则上几乎不可能,只有依靠实验的方法。而与实验行动相对应的就是自由行动。操作中应注意尽可能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的影响,使被观察者不受干扰地处于自然状态。

(2)观察场所

观察场所依据空间环境的类型大体可分为室内和野外两种。建筑专业的行动观察经常在室内进行,风景园林专业则更多地使用野外调查。

观察场所选择的关键在于判断何处能有效地采集到足够多的典型样本。因此,应尽量选取有代表性的且发生事件率高的场所,在典型时间内进行集中观察。除了考虑场所的区位和空间条件等因素外,有的调查还需要考虑被观察者的属性。比如,在高龄化趋势下研究老年群体使用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特征,考虑到老年群体出行距离不会太远且很多集中于早晨活动的特性,所以选择靠近居住区的公园绿地往往效果会比较好,而且清晨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调查时段。

(3)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直接观察法中可进行定点观察和移动观察两种方式,定点观察主要有目测、测量、摄影等多种方式。移动观察主要通过在不被观察者发现的情况下尾随调查,并记录对方的行动或轨迹。间接观察指通过对物化了的对象进行的针对过去行为活动情况的观察。间接观察的手段有很多,如足迹观察、人数统计、计时调查、访问调查等。因为直接观察的数据更为丰富而客观,所以在行动观察中被普遍使用。间接观察则更多地作为辅助手段,与直接观察的数据结果相互校验,或者在直接观察较为困难时被采用(图10-38)。

(4)分析角度

行动观察的分析角度可以从时间轴或空间轴切入。

从时间轴切入,操作方法是在某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调查,捕捉被观察者的行为活动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特征。比如,在旧城改造中被开发建设的城市广场,由于周边人口密度高,土地的综合使用、广场中游人的活动方式在不同时段将体现不同的行为特征。早晨以健身运动为主,中午以观赏景观、休息为主,晚上以散步娱乐为主等。因此,只有经历了不同时段的完整观察,才能将广场使用的特性全面地表达出来。如果仅依靠某一时段的观察,就容易产生片面印象而导致很大的误差。

图10-38 观察方法

从空间轴切入,操作方法是在空间形态或地域特征各异的多个调查空间进行行动观察,分析被观察者在不同空间的行为活动特征。比如,位于居住区的公园绿地与位于商业区或办公区的公园绿地,游人的行为活动特征会有差异。在前者的公园绿地里老人的健身活动、儿童的游戏活动等都有可能进入主要活动方式之列,需要考虑健身区、游戏区等布局和设施的安排。而在后者的公园绿地里游人的活动方式可能会以散步、休憩为主,良好的景观和充足的休息设施将会受到欢迎。

(5)观察记录

行动观察采集到的观察结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可以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的定量数据。比如观察每种活动方式的人数,可以得到该处各主要活动方式人数构成比例及从多到少排序的定量数据。另一种是表现行为活动模式的定性数据。比如有研究观察人们在古典园林的长廊中或走动或停留的行动模式,分析停留处所见的景观视线特征,得出周边园林的景观构成方式与长廊中理想观赏点的位置关系。

进行行动观察,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常用的记录方式有观察记录表、调查图示、拍照摄像等。观察记录表适合得到统计分析的定量数据。行动观察的记录表通常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游人性别、年龄等基本属性,主要活动状况,调查的时间、地点、人员等附属信息。调查图示的形式多种多样,适合反映被观察者所处的空间环境要素和表达行为活动的方式和位置(图10-39,图10-40)。拍照摄像则因为记录快速便捷,所以作为辅助手段被广泛地使用。

实际操作中,上述三种记录方式可以同时使用,发挥各自长处,相互校验。比如在某处高楼鸟瞰观察附近一个城市广场的游人活动特征。调查设定每半小时观察记录一次,调查员仅一名,且在广场活动的游人较多,移动较快。这种情况下,适合每半小时先用相机拍照,然后依据观察结果和参考照片信息填写观察记录表,并将游人的位置和行为活动方式反映在调查图示中。

图10-39 剖面图反映靠近餐饮区的户外空间常会被频繁地使用

图10-40 平面图反映右边街区带有前院,为户外逗留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调查内容(www.xing528.com)

针对景观专业的核心领域公园绿地,揭示行动观察的重点内容:对使用者活动方式进行观察,并绘制行动观察地图(Activity Mapping)的操作方法。

(1)行为类型

在既定的时间段里,对公园使用者的行动特性进行系统的调查,不管是静态使用还是诸如散步、慢跑等的动态使用,都应该记录下来。通过该方法可以采集得到量化的数据,以分析公园的空间特性与使用者之间的行动关系。另外,行动调查也适用于评价不同设计形式的公园,为公园设施的配置和设计提供有用的信息。

(2)必备的工具:调查表、铅笔、手表

调查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调查对象地的地形图,另一部分是记录栏。地形图里需要有树木、公园设施、喷泉、椅子等反映场地特征的信息。记录栏中通过综合观察给出被限定分类的游客活动列表,并包括游客的基本属性信息。另外,调查者还需要在旁边提供空白栏,以记录其他的调查相关信息。

(3)人员配备

人员的配备一般由被调查对象的规模决定。使用密度高的小规模公园可以安排1天1~2名调查员。使用密度小而面积较大的公园,可以平时配备调查员3~4人,周末8人左右。

(4)操作方法

调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依据调查目的需要收集基本信息,并决定是否需要在整个公园进行调查。第二阶段是将公园里的主要活动进行分类,编写在记录栏中。第三阶段决定观察需要的时间,将公园全体分片安排调查员。第四阶段,调查员站在各片区观察,在调查表中将时间、位置等必要的相关信息在空白栏中记下,既定的观察时间中出现的使用行为必须全部记录下来。记录的时候,不论是停留的人还是走动的人都需要同时记下。走动的人很多或步速很快时,可以用记测法统计通过同一地点的游人数。

(5)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了将所获得的全部数据用于详细分析,需要进行数据的补充整理。从图上读取使用者人数,制作使用活动分类图,计算各类型行为活动的比率,不同公园片区的使用活动总结表等。第二阶段是检验对比调查结果与调查展开前的假设。比如,当初预计会高密度使用公园设施,实际上使用率很低,这样可以检查既定的管理维护措施是否合适等。第三阶段,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反映什么样的含义,归纳调查结论。

2.动线观察法

1)概念综述

动线观察法是指以对现状正确地把握为目的的动线调查。与单纯地看或观察相比,动线调查是通过以人与物的运动为对象,对具体空间的使用方式及其特性从事的研究。动线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指出对象空间的问题点,通过动线图或相关表等形式总结研究成果,以指导下一步的规划设计。另一种类型的调查目的是再现人们的运动轨迹,通过研究形成关于人们运动轨迹的模型,进而应用于规划设计。比如关于群体运动轨迹或避难轨迹的仿真模型研究,就属这种类型。因为需要构筑模型,所以这类型研究通常对运动轨迹再现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2)调查方法

(1)调查内容

概括而言,动线观察的内容可以涉及表10-9所列各项。第一大类的移动量中,通过次数指基准点的通过次数,或单位空间的进出次数;移动次数指两个单位空间之间的移动次数或移动频率;搬送量指物品或信息传送的数量。第二大类的时间中,停留时间包括等待时间、活动时间等;移动时间指两个地点之间移动所需要的时间。第三大类的动线中,距离指平面图上移动的距离;路线选择指两点间移动的路线选择倾向及理由;轨迹指在平面图上表现的运动轨迹。第四大类——典型的运动属于典型动线的观察。运动的路线指从哪里来,流向哪里。例如工厂、医院等的规划设计中,调查运动的路线相当于寻找各自业务的平面流线图(图10-41)。完成上一项业务再进入下一项时所需的移动,对象为物品时称为运动的过程,对象为人时称为业务的流程。

表10-9 动线观察的项目内容

图10-41 调查表案例——关于对象者经过路径的调查

(2)操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得到动线观察的数据结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大量的移动发生时,准确把握就更为困难。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依据调查项目内容的特点,尽量设计选择简单而实用的操作方法,准确充分地获得数据信息。定点调查指记录通过固定地点的调查对象或在固定地点记录视野内人的运动的操作方法。上述调查内容的①通过次数、③搬送量、④停留时间和⑤轨迹等项都可以通过定点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而定点调查往往适用于调查对象人数众多的情形。追踪调查指调查员追踪记录调查对象的操作方法。上述调查内容的②移动次数、⑤移动时间、⑥距离、⑦路线选择、⑧轨迹等项都可以通过追踪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尽管这种方法采集的数据精度最好,但是因为原则上调查员与调查对象为1:1,在调查对象人数众多、调查空间狭小或干扰调查对象的活动等情形下不易采用。进行实际操作前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制作打印多份包含平面图的调查表,用铅笔做记录。另外,还可利用一定的工具做记录,比如摄像机、记录动作的照相机等,近年来利用GPS做动线观察记录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3)公园利用研究的应用

动线观察在分析公园设施利用过疏或过密状况时,经常被使用。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完全没被利用,都属于设施利用过疏。与之相反,公园设施或广场因为利用强度太大而导致破坏或损伤的问题称为利用过密。

(1)调查内容

对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园,有调查游园者在公园内经过路线及出入公园状况的,也有调查游园者选择哪条园路以及选择理由的。调查者在调查开始的阶段明确作业假设,会使调查更为有效。依据这个方法的调查结果,排除不同调查者价值判断的差异,是比较可靠的数据。在这方面,仅仅记录出发地、途经路线、到达地的数据,可靠性更高。

(2)必备的工具:调查表、铅笔

调查表有两种。如果想要调查关于追踪对象途经路线的情况,使用平面图比较好。如果仅仅想知道调查对象在公园内的出发地、到达地,可以使用统计表或平面图。

(3)调查人员

出发地数量较多的情形下,为了追踪调查或者一个人追踪要花较长时间的情况下,需要的调查人员数量较多。但是如果能够在看到公园全体的地方观察每个人的动线,即使1名调查员也足够了。

(4)操作方法

调查频率以及调查员的人数,最好依据作业假设事先确定。如果需要考虑来园公共交通的情况,调查时间应该与来园公交的运行时间相吻合。如果需要考虑游园设施间来回使用的情况,调查频率在平时最少也需要每小时1次,周末则需要更高的频率。

(5)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分析平面图上表示游人群体的游线,依据这个分析能够明确游线选择模式。另一个是分析比较出发地点和到达地点。例如,从不同的入口进入,有可能向同样的出口集中,这样的分析结果对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