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且,心理活动课已被认为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关于心理活动课的设计,“活动”和“体验”是其最为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活动课要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丰富而多样,心理活动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大面积地使每一个学生最直接、最快捷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并且,心理活动课已被认为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

衡水中学为例,2007年,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范围,衡水中学在3个年级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该课由该校6位心理教师具体负责,课堂教学以主题活动为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分享感受,进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有效解决了一些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范围扩展到全体学生。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并精心设计了“自信之旅”“捆绑过关”“我想有个家”“做情绪的主人”等系列心理游戏,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互助合作的能力。

关于心理活动课的设计,“活动”和“体验”是其最为核心的两个要素。即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某个问题上有所感悟、触动、体验、思考,促进学生实现认知的提升、行为的改善和心理健康的完善发展,最终实现自我成长。所以,要想上好一节心理活动课,就务必要明确和坚持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操作要领。

一、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1.动感第一。心理活动课要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2.情境体验。心理活动课要从情境体验开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活动设计要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喜闻乐见,专注投入。

3.多元互动。在团体辅导中,每个成员认知的改变、情感的迁移或透射、新行为的建立和强化,都依赖于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互动的前提是参与心理活动课必须促成一种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话,基本方法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组合作学习形式。

4.主体抉择。要引导学生自我重新评估与内省,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不要由教师代替学生做出决定,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助。教师绝对不要讲得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5.和谐有序。心理活动课是师生真情流露、心灵交融的心灵课堂,因此,教师要转换“教育者”的角色,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二、心理活动课的操作要领

1.重感受,不重认知。“不重”但不是“不要”(以下皆以此为原则)。心理活动课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心理活动课是心灵的碰撞,是人际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所以,没有情意活动介入的过程不是成长的过程。

2.重引导,不重教导。活动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要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指示性”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即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一种非常简单、却又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操作规范,它是活动过程有没有动态气氛的关键。

4.重目标,不重手段。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活动理念和活动目标,如果只考虑形式和手段的新鲜花哨,很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

5.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信任使人感到安全,信任才能敞开心扉。说真话难免会有错话,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话持一种宽容而积极的态度,可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意向与努力。

6.重氛围,不重理性。班级辅导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成员的心扉就是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的。因此,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7.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心理活动课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个体和交互影响的班级群体,活动现场的团体心态千变万化,教师必须灵活把握辅导活动的发展势头,不可刻板依照原定设计行事。

8.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领悟是学生克服心理不适应、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它往往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即使学生的自我升华还比较幼稚,教师也不可越俎代庖。

只有坚持心理活动课设计的原则和操作要领,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的情趣,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中实现认知的提升、行为的改善和心理健康的完善发展。

衡水中学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

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设计理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15岁以后的青少年已进入道德发展的第三个水平——后习俗水平,表现为个人的责任感、义务感。若对青少年的责任感、义务感进行引导,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高中阶段进行责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到责任包括分内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

2.体验责任,并知道如何负好责任。

3.能根据角色的转变承担不同的责任,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分担责任。

4.联系实际反思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增强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小小伴奏家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引出“责任”主题。)

游戏规则:全体同学为歌曲《we will rock you》进行伴奏并跟唱,在出现we will rock you时要拍两下手拍一下桌子进行简单伴奏。活动结束后,请学生讨论分享:如何才能很好地完成伴奏?最后教师总结:要想完成伴奏就要求眼耳口手各司其职,承担应承担的责任,互相协调配合,从而引出“责任”主题。

(二)分享“最美司机吴斌”的故事

讲述“最美司机吴斌”的故事,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将乘客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在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将车停稳,让乘客安全下车。

学生讨论:①吴斌因为什么让你深受感动?②假如他没有停车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③吴斌作为司机所承担的是保障乘客乘车安全的责任,那么作为学生的你应承担什么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讲述使学生受到感动,通过理解如果司机吴斌不停车的话,乘客的生命就有危险,从而说明承担责任的重要。通过反思自己应负的责任,引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从而引出“责任与角色同在”。)

(三)心理游戏:报数游戏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责任,感受到不同角色需承担不同责任,并感悟到应如何去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游戏规则:全班平均分成2组,每组出2名队长。各组轮流报数,用时最少的组为胜,用时多的组为败。比赛共分3轮。失败的一方要由队长承担责任,第一轮失败的话,请失败组的两名队长各做20个俯卧撑,第二轮请失败组的两名队长做40个俯卧撑,第三轮各做80个俯卧撑。(www.xing528.com)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讲究竞赛策略,为团队出谋划策,在最后一轮队长承担80个俯卧撑时,鼓励队员去分担责任。

活动结束后请学生讨论:①比赛中你承担的是什么角色,你是如何去承担责任的?②请队长谈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及参与活动的感受。③这个活动对你有什么人生启示?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1.承担责任首先就是要做好自己,做好分内的事,其次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

2.对于为我们承担责任的人,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们,并为他们分担责任。

3.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作为子女、学生、社会成员,我们要做好应做的事。

(四)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深入挖掘

情境一:展示一篇高考失利学生写的一封信,内容为后悔自己在有机会承担作为一名高中生的责任的时候放任自己,导致时间的浪费和高考的不理想。

情境二:播放视频,视频讲述的是一名商人在父亲在世的时候答应带他去天安门,但是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带父亲去,在父亲逝世后他追悔莫及的故事。

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

教师总结:要在有机会承担责任的时候抓住机会去努力承担。作为学生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做好作为学生该做的事情;作为子女要担负作为子女的责任,多陪伴父母,学会感恩。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到承担责任应抓住机会,不要等没有机会的时候后悔。)

情境三:小张同学经常迟到,这次他又迟到了,在想这次要编什么理由去跟老师说。如果你是小张,面对自己的错误该如何去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境使学生反思自己,认识到生活和学习中应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不要逃避责任。)

(五)教师总结

梁启超说:人生只有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体会尽责任的乐趣,我们只有勇于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才会有灿烂的明天。

彩绘未来蓝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设计理念

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志愿抉择,选择什么专业意味着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但是大部分高中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并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高中生未来职业的规划、职业兴趣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设计这节活动课。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2.初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

3.认识到未来与现在的关系,并为之努力。

三、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主题

讲述《一口井的人生规划》故事,导入“人生须规划”的主题。

故事讲述的是两位分别住在南山和北山的和尚,每天都下山在同一口井中挑水喝,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有一天,北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南山和尚以为他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仍不见南北和尚下山挑水,南山和尚就去看望他的朋友,到达之后,发现他的朋友正气定神闲地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样子。南山和尚非常奇怪,后来得知,北山和尚在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挖井,现在他不仅不用下山挑水,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打太极拳了。这个故事说明人生需要有规划,否则就会像流星一样,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引入主题。

(二)案例呈现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教师提问:假如你现在面临高考报志愿,你会选择什么专业?引发学生思考。

讲述一名高考状元进入清华大学后发现自己所选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从而退学、复读、重新高考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三)心理游戏:兴趣岛

(设计意图:在明确了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之后,设计“兴趣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

活动过程:呈现6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岛屿,让学生思考并进行选择:①你最想去哪个小岛?②假如让你留在这个小岛上,你愿意选择什么工作。选择结束之后,出示各个小岛所代表的职业类型现实型、传统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研究型的职业类型,让学生通过这个游戏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四)心理游戏:20年后的自己

(设计意图:在明确职业兴趣的基础上,设计此活动让学生对未来的自己有具体的畅想,并认识到,实现职业理想要从脚踏实地开始。)

为20年后的自己设计名片,包括:姓名、年龄、职业、职位、毕业院系、所学专业、所在城市、工作收入、工作业绩、住房状况、私家车状况、20年中最大的收获、20年中最大的遗憾、20年中是如何奋斗的?

讨论与分享:①看着你为自己设计的名片,你有什么感想?②如何缩短这个差距,实现理想?

(五)播放《我的未来不是梦》并进行总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我们只有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并开始为之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最终获得个人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