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活动课程模式的教育活动设计

主题活动课程模式的教育活动设计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主题课程设计上,要强调无论做什么主题,应有一个总目标。主题活动课程大多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的。主题活动课程基本内容的框架有6种:主题活动背景,主题总目标,主题课程网络架构,环境与资源利用,关键活动,高潮事件和游戏体验活动。第二种是活动分析方式。

主题活动课程模式的教育活动设计

要设计一个好的主题活动课程并不容易,因为它的目标和内容,既要符合现实性,又要对幼儿经验有一定的挑战。

在主题课程设计上,要强调无论做什么主题,应有一个总目标。总目标里面要体现整合观念,对儿童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都有总体上的规划考虑。没定的主题目标不能老像一节课的目标一样,一定要从主题的核心概念架设一个总体发展的目标,以促进儿童的多元发展。

(一)建构主题活动课程的基础

1.关注幼儿生活的空间

比如,“动物世界”这个主题,常州幼儿园专门围绕“恐龙世界”来做,因为常州市有个恐龙园;有的农村幼儿园做“亲亲小鹅”的主题。在动物中,到底选择什么动物,要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环境资源,以幼儿园为圆心,周围1公里以内的生物,都是需要经常去开发和挖掘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2.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

比如,孩子爱看的书、动画片,活动主题就可以跟这些内容关联起来。因为了解幼儿的经验后,老师就可以在这个领域进行渗透,并进行游戏的拓展;这样在建构课程的时候,可以进行有效结合。

3.建构逻辑关系合理的主题网

建构逻辑关系合理的主题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求老师对主题课程有一种规划和预设。即对活动主题的内容做一个分析、理解,把握它的关键内容和核心理念,然后对主题暗含的一些学习内容和元素进行主题网络的架构

4.要用探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主题课程跟我们课堂教学是一样的。在进入主题课程和展开时,我们最好带着孩子一点一点探究,而不是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这就是常说的“要让孩子经历主题探究的过程”,这是新课程的理念。

5.可以适当开展实践活动,结合游戏活动进行拓展

主题活动、主题课程开展到一定程度,要用实践活动去增加孩子的感性体验,要以区域活动作为辅助,要以游戏活动为手段,把主题学习内容升华。

(二)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策略

1.明确主题选择方向,寻找恰当的主题源

主题活动课程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教育内容,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了很多选择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对幼儿和教师如何选择恰当的主题提出了挑战。不同的课程设计者因价值观的差异,会有不同的主题选择倾向。因此,明确教育价值观是明确主题选择方向的首要任务。一般来说,主题式课程存在两种主题选择倾向。

(1)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主题活动课程大多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的。因为幼儿的兴趣和求知需要是主题式课程得以生发和开展下去的保障。从幼儿兴趣出发选择主题,可以较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探究兴趣。这种选择倾向演绎了新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从幼儿自身兴趣出发选择主题源,有以下方法和策略:①从幼儿关注的话题(谈话或疑问)中寻找主题;②从吸引幼儿的事件中寻找主题;③从幼儿的角色行为中寻找主题;④从幼儿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寻找主题。

(2)从教师的兴趣出发。这里的“教师兴趣”并不意味着主题的选择纯粹是教师的意志,而完全不顾及幼儿的学习兴趣。从教师的兴趣出发,是指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对于主题的系统性、逻辑性以及方向性的想法较多,主题的选择往往带有某种课程改革的意图和科研目的。例如,有些幼儿园依据本园的特色或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寻找和确定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开发适合幼儿学习、探究的园本课程。

2.寻找合适的展开线索,扩展主题源

主题源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线索层层展开,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主题网络。到底从哪个角度,按什么线索展开主题源才是比较恰当和合理的呢?目前,教师在扩展主题源时,较多采用两种方式展开线索。

(1)分析主题源中所包含的信息要素,并将这些信息要素做进一步的分解,找到次一级的主题要素,以此类推,层层分解。以这种方式展开主题源,各主题要素彼此关联,可以构成一个网状结构。但次一级主题分层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偏离主题源的价值追求,也易造成各主题要素展开层次的悬殊,如一个主题要素展开了四层甚至更多,而另一个主题要素只展开了两层甚至更少。

(2)分析主题源所涵盖的学科或领域倾向,设想儿童可以从这些学科或领域中获得哪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形成具有学科或领域倾向的主题要素网,如图5-1所示。

(www.xing528.com)

图5-1 主题要素网

3.架构主题活动的网络

(1)主题活动的网络框架内容。主题活动课程基本内容的框架有6种:主题活动背景,主题总目标,主题课程网络架构,环境与资源利用,关键活动,高潮事件和游戏体验活动。

(2)主题活动网络框架的展开方式。

第一种是要素分析方式。如,“家乡的桥”,涉及桥的种类、桥的构造以及桥的发展。

第二种是活动分析方式。如,“秋天”这个主题,主要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参与收获、自然物制作、赞美秋天。

第三种是情景分析方式。如,“人们怎样传递信息”,适用的情景是日常表达方式、现代传播媒介、古代人传递方式、动物传递方式等。

第四种是问题分析方式。如,“交通工具总动员”,我们往往用问题分析方式。我们可以这样来问:常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特种交通工具有哪些?水中的交通工具有哪些?空中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大家有没有觉得,水中和空中,常用的和特种的,就构成了一种逻辑关系和维度,这样网络架构就有一种平衡关系。

4.挖掘主题要素的网络价值,确定活动目标和要求

主题活动课程关注的是整体的、有联系的经验,追求幼儿具有“完整”意义的教育价值。主题要素是主题网络中的一个点,是整体的、有联系的经验中的一个点,具有整体主题网络所蕴含的价值特征,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主题要素所隐含的网络价值,是开展主题课程的关键。也就是说,从某一主题要素着手设计课程时,活动目标和要求所体现的不应仅仅是某一主题要素本身的价值目标,而是要始终留有一定的空间来体现主题网的价值追求,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生成性活动与教师的预定性活动相统一,使目标的系统性与生成性相结合。例如,在“热闹的大街”这一主题网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谈话热点开展了“行车交通标志”的游戏活动。活动本身的目标非常清晰:认识各种行车交通标志,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但是活动所具有的网络目标还包括街道建设与美化、街景装饰与布置、角色行为扮演等,因此教师在设立活动目标,为幼儿准备活动材料时,就要考虑更多潜在性的情境要求、物质要求以及幼儿可能出现的种种兴趣要求。

5.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

主题只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定位和设计一个具体活动方案的切入点。主题活动课程的特点在于其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和综合功能,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并不具有一定的模式。因此,在预设活动具体目标和要求之后,应根据活动目标在整体主题网教育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活动要求的高低,本园本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及环境、材料状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设计活动方案,开发课程。各种课程内容的组织都可以采用主题的形式,但具体的教学和活动模式可以各不相同。

(三)主题活动课程的指导

1.关注主题内容的生长点

(1)主题应当是幼儿最了解的、熟悉的、喜爱的,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2)主题应当能充分体现教育的时效性,体现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

(3)主题应当能引领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趣味性高,柔韧性大,综合性强,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4)主题应当具有教育意义,要让幼儿终身受益。主题内容从哪里来?我们要从教育目标出发,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出发,从现有的教育参考书出发,从当地的环境资源出发。

2.思考主题活动的整合点

“以幼儿发展为本”来整合课程就是要从幼儿的发展出发,不仅要用心创设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在关注孩子当前经验水平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在支持幼儿经验与能力的成长中整合课程,这也是整合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要考虑幼儿目前的经验水平怎么样?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通过提供活动材料,幼儿可以获得什么经验?幼儿在建构经验的过程中需要探究什么?

3.挖掘主题活动的拓展点

在拓展主题学习内容方面,要灵活运用多种组织形式,发挥课程潜在的多种功能及交互作用,促进幼儿经验的整体性建构。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必须给他们提供开放性的活动,如参观、游戏、制作等,并通过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引导幼儿在游戏、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中获得整体的发展。

结合主题活动课程,教师要有意识地生成游戏,把幼儿带入主题学习的游戏中。可从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的延伸和迁移中生成新的游戏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活动环节的深化和丰富中生成新的游戏活动,从孩子独特有创意的情景中生成新的游戏,从孩子独特、有创意的作品中生成新的游戏,从孩子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纠纷中生成新的游戏。老师要有一种课程意识,要创设主题课程环境,因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经验体系,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