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从农业文明到创造性退化

中国传统文化:从农业文明到创造性退化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炎帝传说中的一系列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建立农业文明。求生存、求发展,是人和一切生物的本能。面对水灾、旱灾和疾病等许多威胁和困扰,人只能依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元前8000年,中国已有了稻谷栽培和制陶技术。公元前2900年,中国已有了养蚕和丝绸业。而在近两千年里,中国人的创造性似乎日渐衰退,除了火药、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无从谈起。

中国传统文化:从农业文明到创造性退化

炎帝神农氏早已逝去,留给我们的只有无边的猜想:当时的人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如何解决那些问题?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白虎通》

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新语》

狩猎活动长期延续的结果,是可猎的动物逐渐减少,已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人们面临如何生存下去的大问题。强烈的求生本能促使人寻找新的食物,探索新的生存方式。广阔的植物世界成为人寻找食物的主要对象。“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话表现了人在创造农耕文明时所面对的困难危险和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

炎帝传说中的一系列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建立农业文明。这些活动背后的精神内涵有三点:

第一,变通求存。求生存、求发展,是人和一切生物的本能。当生存遇到困难时,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寻找新的生路。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原始生命活力推动着人们求变求新、变革图存,逐步放弃狩猎生活,开始农耕生活。

第二,探索创新。从狩猎转入农耕,从吃动物到吃植物,人们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什么植物能吃,什么不能吃,根、茎、叶、果实哪一部分能吃?如何把能吃的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如何耕种、收获、加工农作物,用什么工具进行耕作?这些问题都得从头开始摸索解决。稻、麦、菽、粟等每一种农作物的发现、栽培,都是了不起的发明;耒、耜等每一种农具的使用都是了不起的创造。正是这一时期先民的探索创造精神,才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文明的地区之一,也为后世奠定了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

第三,自强不息。农业文明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阶段,人在自然面前显得脆弱无力。面对水灾旱灾和疾病等许多威胁和困扰,人只能依靠顽强拼搏的精神。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体现了这种可贵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变通求存、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就是炎帝精神的核心。这种精神在早期典籍中留下了一点痕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乾》(www.xing528.com)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系辞下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炎帝精神造就了中国的农业文明,但在农业文明成熟之后,炎帝精神却渐渐远去,华夏民族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和创造精神匮乏的时期。

公元前8000年,中国已有了稻谷栽培和制陶技术。

公元前2900年,中国已有了养蚕和丝绸业。

公元前2200年,中国有了青铜工艺。

公元前300年,李冰父子建造了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指南针和纸的发明以及万里长城的修建也在两千年前。

以炎帝为标志的农业文明初期,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许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而在近两千年里,中国人的创造性似乎日渐衰退,除了火药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无从谈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