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方法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方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括而言,评价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衡量、比较事物的基本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则是评价指标的集合。相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各个评价指标通常也称作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被评对象全部或部分特征的真实反映,其准确反映事物的真实程度是评价结论科学、准确、可靠的基本保障。图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方法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又一前提,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得出公正、有效、可靠的评价结论。我国著名情报学家和评价管理专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邱均平教授等对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形成方法和程序开展了深入研究。根据邱均平教授等的研究成果,数字档案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也应当遵循规范的程序,现将其核心要义简述如下[13]

评价指标是表明评价对象某一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它既明确了评价对象某一特征的概念或性质,又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数量,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根据评价任务和评价目的的需要,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某一特定评价对象的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相互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评价指标就是评价指标体系[14]。概括而言,评价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衡量、比较事物的基本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则是评价指标的集合。相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各个评价指标通常也称作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被评对象全部或部分特征的真实反映,其准确反映事物的真实程度是评价结论科学、准确、可靠的基本保障。

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特定评价对象的规模与水平,其构建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整个过程会涉及多种方法,要经历一系列步骤和环节,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任何评价中,都没有绝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相对合理的指标体系。尽管难以构建出万能通用的指标体系,但却存在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是人们对评价对象整体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化、逐步求精、逐步完善、逐步系统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和环节,即准备阶段、形成指标体系原型、筛选指标项目、测验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黄鶛[15]和苏为华[16]等学者的研究,可以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用图3来表示。(www.xing528.com)

其中,形成指标体系原型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等,采用这些方法可形成粗放、笼统、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但各指标项目间可能存在重复、交叉甚至网状结构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指标体系原型中的项目进行测验筛选和结构优化,测验筛选目的是对指标体系原型中的单项指标和整个指标体系进行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可行性、可靠性科学性关联性协调性冗余度等方面进行检验,一般以专家判断等定性方法为基础,以定量测验方法为补充。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优化主要是从层次深度、每一层次的指标个数、是否存在网状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通常也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最后还要对评价指标项目进行量化处理,包括定量量化、定性量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其目的都是将指标项目转化为可量化、可直接比较的形式,以便实施评价。

图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