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场规划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场规划方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线网规模盈利规划法。以交通模型为基础、交通预测为核心的交通规划方法,是线网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场规划方法

1.线网构架规划层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规划研究是线网规划的核心部分,线网构架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线网构架规划研究必须分类、分层进行。“面”“点”“线”既是三个不同的类别,又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要素。线网构架规划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面。面指的是整体性研究,这既包含对研究区域的整体性研究,也包括对规划范围的影响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区域内土地配置情况和功能定位;

②区域内交通分布和方式划分;

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整体形态等;

⑤线网构架内各线路的功能分析和线网结构整合;

⑥线网中各线路的功能分析、相对关系、建设顺序、制式搭配、系统运行情况等。

(2)点。点是局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大型交通量的吸引、发生点分布;

②具体工程实施方案及工程难点;

③研究区域内需要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疏解的交通瓶颈区段。

(3)线。线是城市客流流经的主要路线,是城市主要交通走廊,是串联“点”,构成“面”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大型交通量的吸引、发生点;

②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分布;

③交通走廊沿线的土地利用和客流发展;

④交通走廊敷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条件。(www.xing528.com)

以上“面”“点”“线”的关系,实际上是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系统和个体之间的循环分析过程,以整体指导局部,以局部支持整体,这实际就是线网规划的研究思路。

2.线网构架规划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研究是线网规划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难度较高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和实践,许多学者对线网构架的规划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于线网构架研究出发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方法。

(1)德尔菲(Delphi)专家意见法。聘请有经验的专家组成专家小组,由调查人员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专家均匿名发表意见,小组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

Delphi专家意见法简单易行,以经验为基础,有一定可信度。先有线网后有客流,只能说明预选方案是所提方案中的最佳方案,不能说明它是最优方案。这种方法对于客流资料不足的城市简单易行,但线网备选方案的归纳提炼和人的经验直接相关,增加了人为的不确定性。

(2)数学模型法。交通与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人口等相联系,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该适应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经济发展、人口出行的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有些学者提出根据城市人口、土地资料、经济资料等,用运筹学图论等数学规划方法建立目标函数,确定线路走向。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影响因素众多,使得数学方法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有些因素,如城市的发展规则等没有办法量化体现在模型中,因此单纯的数学模型法的效果有待加强,但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决策要素不多时使用。

(3)形态归纳法。世界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和形态对我国的线网规划研究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有些学者从线网形态分析的角度,对网络的换乘情况、覆盖情况等进行归纳分析,寻找网络构成的共性规律,在总结世界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的基础上,从形态分析的角度提出一些共同的网络形态。但是世界各大城市有自己特定的背景,很难获得理想的参考数据,这种方法还只是阶段性成果。实际的线网规划要考虑的因素比脱离城市背景的单纯形态要复杂很多,因此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形成初期线网方案,但可在生成初期线网后辅助进行形态调整,如从几何、数学角度(代数拓扑学)对网络的换乘情况、覆盖情况、网络等做出描述和优化(即进行数字化和数学分析,实现构造优化模型),以期在生成初期网络后进行形态上的调整并生成满意的线网。同时该方法对于评价线网的优劣,也具有一定意义。

(4)线网规模盈利规划法。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是亏本运营,造成了一些问题,因此有些学者试图从经营的角度提出线网合理规划。在分析规划影响因素基础之上,建立一个以运营收入大于运营支出的模型。通过模型测算出盈利平衡点、最低的日客运量等要素。而后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出行需求,计算可以盈利的线网规模,或者是确定某条线路载客能力。这种方法同样不适用于形成初期线网方案,但可以从线路运营收益方面对初期线网进行优化和评价。

(5)客流评价法。这是一种最传统的规划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交通工程学。以Delphi专家意见法为基础的线网规划中很多因素难以量化,最优方案很难准确确定,而加入客流数据对线网进行评价可以做到定量的客观的评价。这种方法是在Delphi专家意见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客流数据的分析,可以做到定量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同时初始方案集的形成过程中又避免了过于依赖模型而失去对模糊边界条件合理的控制。具体做法是在备选方案确定之后,根据已知的客流数据(OD数据)在整个线网上进行交通流分配,对各线网进行多个客流运行指标(如旅行时间、换乘次数、拥挤度等)的综合评价,并对各线网的服务水平进行比较,产生最佳线网,再对线网进行提炼改善,形成最终的规划方案。它是定性经验和定量数据相结合的动态规划过程。由于这个方法是从交通工程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运送客流,因此用客流运行状态来评价线网的优劣无疑是最合理的,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还可以有选择地加入其他因素,如线网覆盖率、线网运营效益等,即把客流评价法作为主要方法,而形态归纳法、线网规模盈利规划法等可以作为辅助方法。香港地铁线网和广州地铁早期线网就是用这种方法规划的。从香港线网修建的实践来看这种方法是比较成功的,实际发生的客流与当时预测值相比,误差在5%以内。

3.线网架构规划方法的选择

在应用以上方法进行线网构架规划的过程中,线网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

(1)以交通分析为主导。以交通模型为基础、交通预测为核心的交通规划方法,是线网规划的基本方法。从交通规划入手,以交通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和工程方案规划,是线网规划的主导思路。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线网规划既有专业性,又有综合性;既有规律性,又有不确定性;既有模型计算,又有经验判断。所以,在线网规划中,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专家经验与模型预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交通规划实际是出行需求与交通供给这对矛盾因素的动态平衡过程,也就是针对这一动态过程的规划。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发展密切相关,是侧重远期的长远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又有许多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方案研究中,利用交通模型预测时,要充分估计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客流自然调节的可能性,注重各种因素的不稳定性,进行动态的层次分析。虽然因素分析及预测主要针对远景年份,但其中仍然存在规律,这为静态前提下的宏观分析计算提供了可能。因此,在规划方法上应注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4)近期规划与远景方案相结合。线网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勾画远景,可操作性是规划成功的关键,因此要考虑规划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行科学的近期规划实施,并使近期实施与远期规划之间有科学合理的过渡和延伸,才能保证远景规划的实现。另外,近期的交通治理或工程建设,都应在远景规划指导下进行,脱离远景目标的规划建设往往是没有生命力的。

知识链接

客流评价法抓住了各种规划因素的核心——客流,客流数据是需求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资料,通常通过OD抽样调查获取。OD调查是指交通现状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OD调查的费用与规模成正比。OD调查的方式有:口头调查方式,简单方便;调查问卷方式,可以获得出行者更多的信息,如收入、年龄、职业、对服务属性的选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