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环境下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德尔班科的新书《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经出版就受到了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关于大学教育本质的再思考。另外,德尔班科还表示,包容是优秀大学的重要品质。而这三个关键词都与我们前面阐释的“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

互联网+环境下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小学教育利用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传播途径的创新不同的是,大学教育不仅只是利用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更大程度上,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引发了我们对大学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如今,传统的大学教育正面临着全球化商业化、先进技术甚至是高昂学费的巨大挑战。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互联网时代是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德尔班科的新书《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经出版就受到了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关于大学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德尔班科认为:大学应该帮助学生回答“我擅长什么”“我热爱什么”,以及“我能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美国大学提倡学生在校期间发现自我,而不是过早地限制年轻人的发展道路。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应该优于专业选择。(www.xing528.com)

德尔班科曾于2012年2月在《高等教育纪事》官网发表文章《大学的风险》,他在文中写道:“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年轻人就会聚在一起聆听讲座,这与现代大学的某些教育方式实际上颇为相似。”对此,他分析称,从广义上来说,让年轻人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大学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相继实施后,美国的大学教育广泛地覆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德尔班科表示: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本质理想的传承与过去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应被商业浪潮冲垮,大学教育不能沦为只有少数富人才能享受的权利。另外,德尔班科还表示,包容是优秀大学的重要品质。无论贫富、种族、宗教背景如何,所有人都应享有在大学里求学的权利。生源多元化更有利于知识共享与相互学习。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知识渊博、认识深刻。由此可见,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出现没有也不应该改变大学教育的本质,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也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大学教育的本质都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事实上,教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时,更多人开始关注大学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增强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然而,大学教育的核心从来没有发生改变!从德尔班科的研究来看,我们可以将大学教育的核心归结为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开放、分享和探索。而这三个关键词都与我们前面阐释的“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教育的开放性,扩展了知识分享的范围和层次,同时也为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科学问题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伴随着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在大学教育中的广泛传播和具体应用,它势必对参与大学教育的各方产生思维和行为上的深远影响。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