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州好故事:泮坑的三山公王保外乡

梅州好故事:泮坑的三山公王保外乡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泮坑旅游风景区位于梅城南郊三角镇, 距梅城四千米, 素有“梅南胜境”的美誉, 是假日休闲旅游的胜地。泮坑三面环山, 林木苍翠、 溪水流碧、 风景优美。游完长廊, 继续前行三五百米, 到泮坑尽头, 有一座庙宇, 这是建于明代的三山国王庙, 乡人通称为“泮坑公王庙”。公王庙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却有着“泮坑公王保外乡” 的传说, 在当地及潮汕地区颇得名气, 所以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祈福。

梅州好故事:泮坑的三山公王保外乡

泮坑旅游风景区位于梅城南郊三角镇, 距梅城四千米, 素有“梅南胜境”的美誉, 是假日休闲旅游的胜地。 景区面积9 平方千米, 山幽水雅、 堂奥纵深,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容水160 万立方米的泮坑明湖汇聚了黄沙嶂、 清凉山、 高观音高山流水, 水色青润如玉, 游人可饱览山色湖光。

泮坑三面环山, 林木苍翠、 溪水流碧、 风景优美。 坑口筑有大坝, 形成泮坑水库, 它的库容为梅城周边之最, 库域辽阔, 水质甚好。 阴雨绵绵的天气, 雾气正浓, 弥漫群山, 远近山色似有若无, 层次错落, 宛如水墨画卷。水库表面, 也是雾气蒸腾、 含烟带雨、 水天一色, 把泮坑山景打扮得如同仙境一般, 如诗如歌。 此处三面群山, 辟有环库长廊, 檐牙高啄, 由琉璃瓦筑成廊顶, 水磨石为底, 首尾相连。 中间镶嵌着30 座凉亭, 廊亭相接、 迂回曲折, 长约三千米, 雨天可挡雨, 晴天可遮阳, 市民常来这里休闲。 在天雨之际, 爬不了山, 可以来此闲庭散步, 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行走于客家文化长廊, 顿感心旷神怡。 在这里, 还可以欣赏代表客家文化精髓的诗文图画,得到更高品位的享受。

游完长廊, 继续前行三五百米, 到泮坑尽头, 有一座庙宇, 这是建于明代的三山国王庙, 乡人通称为“泮坑公王庙”。 公王庙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却有着“泮坑公王保外乡” 的传说, 在当地及潮汕地区颇得名气, 所以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祈福。 自落成以来, 几经风霜, 公王庙依然烛光放亮、 香烟袅袅, 一直香火不断。 公王庙前面有条清溪, 发源于黄沙嶂山脉, 从清凉山、 高观音山脚逶迤而来, 绕庙而过。 溪谷流水荡漾, 溪中有巨石横亘, 怪石粼峋, 有一座拱桥飞架之上。 拱桥的高度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当你立于拱桥之上, 颇有凌空溪流之感, 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从公王庙的后面登山, 两面山坡有小路可以爬上去, 都可以观看到“泮溪飞瀑” 壮景。 泮坑的山势陡峭, 石路都是沿着山壁而筑, 刚开始石阶又高又险, 举步艰难, 扶着栏杆向下看, 溪流穿过乱石, 飘然而下。 到达山腰之后, 有一座中西合壁式的观瀑亭, 亭顶上石壁刻有广东才子书法家宋湘手迹“灵镇山河” 四个巨字。 这亭子是依附着岩石而建的, 半面是绝岩, 半面是亭子。 亭子有八根柱子, 六面护栏, 亭顶呈穹窿形, 造型就如古人之冠。 “观瀑亭” 三个字以隶书字体题写于亭额, 亭柱上有对联, 曰: “观瀑寻泮水之源,响震九霄, 驾起玉龙腾涧壑; 瀑布自悬崖而下, 澄清万虑, 闲吹铁笛倚山亭。”

辞别观瀑亭, 走过一段幽谷, 便来到瀑布潭。 只见两三百米之外, 峭壁环峙, 林树相映, 烟雨缥缈之间有一帘飞瀑挂于绝壁之上, 如淡云飘落, 使坑谷流烟。 这便是相传由白莲仙女沐浴时遗下的裙带所化的如淡云轻烟、 飘逸曼妙的瀑布。 当溪水丰盈时, 流水倾泻而下, 跌落至深潭, 如轻雷轰响,声势夺人, 来不及停留便漫过护堤, 形成流瀑, 在巨石间冲冲撞撞, 然后冲下深涧, 奔腾呼啸而去, 成为泮坑一景。 站在瀑布前面, 欣赏着它那泱泱大势, 感受着烟雨泮坑的情趣, 体验这山水之灵气, 心灵似乎也得到了洗涤。(www.xing528.com)

【地理位置】 梅州市梅城南郊三角镇。

【最佳推荐】 时间: 夏季; 心情: 休闲; 旅伴: 朋友、 家人、 游子、香客。

交通途径】 市区乘坐1 路公交车即可到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