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厦大党组织播种闽西南地区人民革命运动

厦大党组织播种闽西南地区人民革命运动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厦门大学党支部为骨干,建立厦门地区党组织 1926年2月底,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罗善培到厦门,帮助整顿党、团组织,指导开展活动。派遣党员,建立闽西、闽南地区党组织 1926年夏,中共厦门特支派阮山回永定家乡建党,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当时,上述组织归属中共厦门特支领导。这两批建党力量的播种繁衍,成为闽西南地区人民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建立了农村革命基点,开展工农运动。

厦大党组织播种闽西南地区人民革命运动

罗扬才远见卓识,以厦门大学基地,开展党建活动,逐步扩展到闽西南广大地区,其步骤是:由学校到社会,由知识分子到工农民众,由城市到农村,积极推进,形成建设党组织的新形势。

以厦门大学党支部为骨干,建立厦门地区党组织 1926年2月底,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罗善培到厦门,帮助整顿党、团组织,指导开展活动。为了统一领导,以厦大党支部为骨干,于3月组建了党团混合的厦门特别支部干事会,特支设在厦大,书记阮山,特委罗善培,学委罗扬才,组织委员李觉民,宣传委员刘大业;并以早期党员为骨干,建立7个支部。同年4月,分设为中共厦门特别支部,下辖4个党支部;共青团厦门特别支部,下辖3个团支部。1927年1月,建立中共厦门市委,书记罗秋天。罗善培随即到漳州,成立中共闽南部(特)委,书记罗善培。罗扬才任厦门市委和闽南部委组织委员,努力开创建党工作,主要在工人队伍中建立党组织,有9个支部。这时厦门市委下辖14个党支部,有100多名党员,壮大了党的队伍。先发展党员,然后才建立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继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和力量。这是建党的规矩,也是厦大党支部建立和发展的初始阶段。

厦门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使本地区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运动勃然兴起,给备受洋人欺凌、灾难深重的厦门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厦大党支部早期在厦大、集美小教、集美学校、中山中学、厦门小教与工人、农民中发展的党员成为建党种子,担负着开展厦门和闽西南地区建党的光荣使命。

派遣党员,建立闽西、闽南地区党组织 1926年夏,中共厦门特支派阮山回永定家乡建党,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厦门特支的实际负责人罗扬才,组织调派党员建立8个党支部,即:永定(上湖雷)、石码、海澄、惠安、漳州、泉州、德化、同安等,党员60多人,农民协会1个,在当地开展革命活动,发展进步势力。(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罗扬才领导的厦大党支部,认真协助广东区委派来的罗善培选拔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录取的9名学员在农讲所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于同年冬随北伐军入闽,回到闽西南地区建立农村党组织,组织农民协会和武装力量,共建立6个县党组织、即:永定(金丰)、漳浦、诏安、龙岩、平和、上杭等,党员几十人,农协会1个。当时,上述组织归属中共厦门特支领导。

这两批建党力量的播种繁衍,成为闽西南地区人民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建立了农村革命基点,开展工农运动。在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力量由城市转移、撤退到农村,才有了立足之地。同时,发展武装力量,于1928年发动著名的“平和暴动”和“后田暴动”,揭开了闽西土地革命的序幕,并为迎接中央工农红军入闽,开辟闽西红色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