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倾资办学,厦大独步古今

倾资办学,厦大独步古今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对当时文化教育极其落后、犹如一片荒凉沙漠的福建来说,独资兴办一所大学谈何容易,但陈嘉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关系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陈嘉庚置个人利益于度外,而把祖国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至此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1934年,陈嘉庚的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在困难重重中收盘,但他仍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给厦门大学,其毁家兴学、倾资办学的义举,独步古今,永垂青史!

倾资办学,厦大独步古今

陈嘉庚的兴学活动,最早是从侨居地新加坡开始的。他担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长达20多年之久,领导这个会馆兴办许多中小学,包括爱同学校(1912年)、崇福女子学校(1915年)、南洋华侨中学(1918年)等。南洋侨中成为当时海外规模最大、名气最大、吸引力最强的华侨中学,著名作家老舍曾在该校任教过。其后还陆续倡办水产航海学校(1939年)、南洋华侨师范学校(1941年)。

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的陈嘉庚回到家乡,当他发现地方上的纷乱、械斗、贫穷、愚昧依然如故,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意识到兴办新学实为当务之急,并决心从家乡集美做起。他先创办了集美小学,后来又陆续开办女子学校、师范、中学、商科、农林、航海和水产学校,竭力推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办学实践中,他认识到中等学校的师资培养,各项专门人才的培植,均有赖于高等教育。可是,当时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福建省,竟连一所大学都没有,而要依靠当时腐败的政府办学,那是根本没有指望的。陈嘉庚是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人物,在“教育为立国之本”思想的指导下,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驱动下,他决心为振兴中华而独资创办大学。

1918年,陈嘉庚经营的橡胶、船运、黄梨等实业,资产已达400多万元,实业的巨大成功使他十分感奋。1919年中国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陈嘉庚看到希望。他将海外的所有企业暂交给胞弟陈敬贤管理,亲自回国筹建大学。在此之前,他还特意前往广东岭南大学进行精心细致的考察取经,了解岭南大学办学的全过程。所以,对创办大学,陈嘉庚在思想上、精神上都做足了充分的准备。1919年7月13日,他在厦大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民心未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一日。”可见,他把兴办大学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为此而下定“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宏大决心。为兴办厦门大学,他倾囊捐资400万元洋银,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尤其是,对当时文化教育极其落后、犹如一片荒凉沙漠的福建来说,独资兴办一所大学谈何容易,但陈嘉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www.xing528.com)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袭击殖民地经济的时候,陈嘉庚的企业濒临破产,不少亲友力劝他知难而退,全力保住自己的企业。究竟要企业,还是要厦大?二者只能择其一。面对迫使他停止维持学校的巨大压力,他竟然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不,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陈嘉庚这样说,也这样做。他把经济鼎盛时在新加坡购置的三幢豪华大厦立即变卖掉,作为继续维持厦大的经费。在关系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陈嘉庚置个人利益于度外,而把祖国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至此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1934年,陈嘉庚的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在困难重重中收盘,但他仍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给厦门大学,其毁家兴学、倾资办学的义举,独步古今,永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