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结束面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如何正确结束面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位中人员的流失成本很大,这种成本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和机会成本。有经验的老师十分重视面试结束阶段的自然和流畅,避免给应试者留下某种疑惑、突然的感觉。应试人要全力配合老师,使面试在自然、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让面试老师自觉结束面试,应试人不要自

如何正确结束面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察言观色,判断时机

面试的过程中,主试人与被试人双方面对面地观察、交谈,是一种双向的信息沟通过程。主试人通过对被试人的外部行为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对过去行为的考查来评价其素质特征。

同时,被试人也在对主试人进行观察与分析判断,对主试人的个性、爱好价值观等进行推测,力图使自己的回答和其他表现符合主试老师的要求。面试的过程主要由老师来控制,面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内容上的侧重点,老师的行为也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应试人应善于察言观色,判断面试的进程,采取相应的灵活措施。

面试临近尾声之前,老师在谈过主要问题之后,可能会提一两个比较尖锐或敏感的问题以便深入、彻底地了解应试人的情况。在此之后,话题的选择可能会非常随意,有一点儿聊天的味道,谈话十分轻松,这就已经标志着面试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在收尾阶段,老师的神情会更为自由放松,目光中“审视”的意味会明显减少,谈话语气会显得更加柔和,等等。老师在提问结束之前,往往要说:“我的问题完了,我想听听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尽管提,我们来一起讨论。”这时可以针对单位和工作本身提一些问题。在此,强调一下,即提问一定要谨慎,注意礼节和分寸,不要提问太多,不要让老师因回答你的提问而费力劳神。

要留意老师的各种暗示。如果老师谈笑风生、兴致正浓,你不妨多说几句;如果老师显得疲倦,急于休息一下,你就要尽快结束你的提问,并主动告诉老师你的提问完了。

2.抓住时机,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

面试过程中,应试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老师传递了大量信息,但大部分信息可能并不会引起老师的关注,难以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只是第一印象(首因效应)和最后的整体感觉(近因效应)。由于近因效应的影响,老师对于应试人最后给自己的感觉的记忆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应试人应努力在最后阶段抓住时机,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是至关重要的。

(1)充满自信地重申自己的任职资格。在面试的收尾阶段,应试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创造时机、抓住时机重申一下自己的任职资格。

你能否胜任应聘职位的工作任务,是老师最为关注的事情,你应用自己的自信心来感染老师的情绪,使他更加相信你是一个优秀的人选。重申自己的任职资格必须要对应聘职务和职位进行分析,总结出该职务和职位的工作执行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时应具备的最低资格条件。这些条件一般包括:

一是必备知识。如学历的最低要求,技术技能的最低要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对政策、法令、工作准则及有关规定或文件的通晓程度等。

二是必备经验。必备经验指工作执行人员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操作能力和实际经验。

包括:执行人员过去从事同类工作或相关工作的工龄及成绩,应接受的专门训练及程度,应具备的有关操作规程、工作完成方法等活动所要求的实际能力。

三是必备操作能力。根据前两项提出的要求,由典型操作所规定的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适应性、注意力、判断力、智力以及操作熟练程度。

四是必备的心理素质。即根据工作的特点所确定的工作执行人员的职业性向,包括体能性向,如耐力、听力视力、灵巧、手眼配合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感觉辨别能力等;气质性向,即执行人员应具备的耐心、细心、沉着、勤奋、诚实、主动性、责任感、支配性、掩饰性、情绪稳定性等气质倾向。这类工作分析信息,你可以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分析判断、专家的意见、招聘广告上要求的条件、面试过程中考官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你向考官就有关工作本身的提问得到的回答等进行综合概括而得到。在工作任职资格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你才能有的放矢,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优秀的或合格的候选人。

注意语言要概括、简洁、有力,不要拖泥带水、轻重不分。重复的语言虽然有强调的作用,但也可能使老师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你最后重申的内容,应该是浓缩的精华,要突出你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长,给老师留下几许难忘的记忆。同时要充分展现你的自信心。身体动作要自然放松、得体适宜,语气要坚定、恳切,态度要谦虚谨慎,给老师留下值得信赖的形象。

(2)坚定、恳切地重申自己的求职意愿。员工的甄选录用一般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工作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工作动机。因为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把工作交给一个特别想得到它的人要比交给一个认为该工作无所谓或厌恶该工作的人要好得多。在学习上,我们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类的话,其实在工作上也是如此。如果把工作交给一个以该职业、职务、职位作为理想和追求,并以其为乐、忘我工作的人,那么对组织和个人都是十分有利的。否则,既不利于个人的发展进步,又会给组织带来损失。没有很强烈求职意愿的应试人一旦被录用以后,往往很快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想换换口味,因此很快就会流失掉。单位中人员的流失成本很大,这种成本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和机会成本。其中历史成本包括广告费、甄别费、录用费、培训费(脱产培训和在实际工作中因缺乏经验而损失的效率,以及过大的耗费等);重置成本意味着要发生与历史成本大致相同的费用;而机会成本有时大得无法估计。有研究表明,求职意愿强的人员,在流动率方面低于求职意愿差的人员,而在工作效率方面,大约高于求职意愿差的人员的30%。因此,凡是有经验的老师无一不注重对应试人员求职动机的考查,从而应试者在面试收尾阶段,在恰当的时机坚定、恳切地重申自己的求职意愿就成为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事了。

应试者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求职意愿,态度要明朗、坚定、诚恳,语言要有感染力,身体语言要协调配合,坚持以诚动人、以情感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幸运女神总是垂青那些诚挚、执着的人们。

(3)配合面试老师,自然地结束面试。有经验的老师十分重视面试结束阶段的自然和流畅,避免给应试者留下某种疑惑、突然的感觉。临近结束,老师一般都会给应试者最后、充分提问或重申、强调某些信息的机会。

应试人应注意察言观色,判断时机,抓住机会,向老师传达一些重要的、有利的信息,既要尽力表现自己,又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应试人要全力配合老师,使面试在自然、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让面试老师自觉结束面试,应试人不要自作聪明而主动提出结束面谈,也不要给老师任何暗示和提醒,不要在老师结束面谈之前表现出浮躁不安,如整理所携带的物品、头发、衣饰等,不要表现出急欲离去或另赴约会的样子。

(4)礼貌地向老师告辞。当老师暗示或明示可以结束面试时,应试人要礼貌地与老师告辞。告辞时一般要面带微笑,并说感谢对方给了自己这次面试机会之类的话。例如:“非常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宝贵机会,我会为曾经参加过贵单位的面试而自豪!真心地谢谢你们,再见!”(www.xing528.com)

告辞时应试者还可以说一些向老师们虚心求教的话。例如:“非常有幸能与你们谈了这么多,我感觉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向你们求教……”同时,你可以向老师询问与其联系的方法,这时老师如果愿意的话,他可能会送你一张名片。接受名片时,应当恭恭敬敬,双手捧接,并道感谢,这样能够使对方感受到对他的尊重。接过名片后,一定要仔细地看一遍,不懂之处当即请教。有时可以有意地重复一下名片上所列的对方的姓名与职务,以示仰慕。绝不要一只手去接别人递上的名片,也不要不看一眼就把它漫不经心地塞入口袋。接过对方的名片并做了应酬后,应该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入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搞脏或弄皱。收取了对方的名片以后,也应迅速递上自己的名片,若没有则应表示歉意。

告辞前如果老师没有明确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接到面试结果通知,你可以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3.面试并非局限于考场

当你礼貌地与面试老师告辞,走出考场以后,面试终于结束了。从面试的基本过程来看,这样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由于面试老师们还未最后做录用决策,没有发出试用通知书或辞谢通知书,面试结果还没有存档,所以说面试招聘的全部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因此,你今后几天的行为仍然可能影响面试的结果。

面试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回顾总结。面试结束后,对面试的总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面试一结束,应该对自己面试时遇到的难题进行回顾。重新考虑一下,如果再一次向你提问时,该如何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尽量把你参加面试的所有细节记下来。一定要记下面试时与你交谈的人的名字和职位。

万一通知你落选了,你也应该虚心地向招聘者请教你有哪些欠缺,以便今后改进。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落选。一般来说,能得到这样的反馈不容易,你应该好好抓住时机。

(2)致谢。在面试后的一两天内,你可以给某个具体负责人写一封短信。在心里应该感谢他为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感谢他为你提供的各种信息。

如果在一个星期内,或者依据他们做决策所需的一段合理时间之内没有得到任何音信,你可以给负责人打个电话,问他“是否已经做出决定了”。这个电话可以表示出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从他的口气中听出你是否有希望得到那份工作。

如果在打听情况时觉察出自己有希望中选,但最后决定尚未做出,那你过段时间后再打一次电话催问。

每次打电话后,你还应该给对方寄封信。内容应该包括:一是重申你的优点;二是你对应聘职位仍然十分感兴趣;三是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具体的贡献;四是你希望早日听到公司的回音。

哪怕他们已经暗示你已经落选了,寄一封短信说明你即使没有成功但也很高兴有面试的机会。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礼貌,而且还能使接见者在其公司出现另一职位空缺时心里想着你,创造出一个潜在的求职机会。例如:

面试后的感谢信

尊敬的×××先生:

感谢您昨天为我的面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我和您谈话觉得很愉快,并且了解到许多关于贵公司的情况,包括公司的历史、管理形式以及宗旨。

正像我已经谈到过的,我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成绩对公司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我的吃苦钻研精神。我还在公司、您本人和我三者之间发现了思想方法和管理方法上的许多共同点。我对贵公司的前途十分有信心,希望有机会和你们在一起,为贵公司的发展共同努力。

再一次感谢您。并希望有机会与您再谈。

×××

年  月  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