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绵城市建设实例及雨水资源综合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实例及雨水资源综合利用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美国某城市更新单元的雨水系统设计为例,如图1-8所示。针对现有的老城区和商业区,构建渗透沟、微型滞留塘、透水铺装停车场等绿色基础设施;针对新建的开发区,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同步建设源头低影响开发设施,用于过滤和渗透。图1-8美国城市更新改造案例

海绵城市建设实例及雨水资源综合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未来将始终伴随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于未来还将成片增加的新城区,应以目标为导向,实行源头管控,结合区域和城市特点,制订和严格执行城市建设开发标准与规范,严把工程规划建设审批关,并将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和运营纳入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营的成本,由政府加强监督。对于普遍存在系统性问题的老城区,则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逢雨必涝的区域和黑臭水体,通过管网改造升级、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及沟塘、增设强排设施等做法,解决密切影响民生的问题,同时逐步结合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提升、旧城更新等开展低影响开发改造。例如深圳市城市建成度高,已进入存量优化发展时期,存量用地供应远远超过新增用地,未来城市建设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因此应注重旧城更新改造中的海绵建设措施,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切实解决旧城区水系统现有问题。而部分城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在现状面积的基础上翻番甚至更高,未来仍面临大面积的开发建设,规划中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开发区由于现状制约条件较少,海绵城市建设应以预控为主,可按海绵城市建设的理想、目标,制订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和建设方案。

在相对较小的片区开展具体的海绵城市设计时,也同样需要考虑新旧片区的不同做法。以美国某城市更新单元的雨水系统设计为例,如图1-8所示。首先应以排水口为单位划分排水分区,进行本区域的用地与排水特征研究。针对现有的老城区和商业区,构建渗透沟、微型滞留塘、透水铺装停车场等绿色基础设施;针对新建的开发区,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同步建设源头低影响开发设施,用于过滤和渗透。上述的微系统出水溢流至街道的下水道(小系统),再集中输送到一个大型的滞留塘(大系统)中,用于缓解因极端天气引发的雨洪危害;开放空间中建设湿地,净化后的出水同样也可引入滞留塘中,最终流入河流排放。

(www.xing528.com)

图1-8 美国城市更新改造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