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朝史:探寻维吾尔族清官身影

元朝史:探寻维吾尔族清官身影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代的清官良吏,出身于这个民族的非常多,元代的廉希宪就是其中的代表。元世祖忽必烈如梦初醒,大吃一惊,考虑到案情重大,就委托中书省进行审理查处。正在朝廷左右为难之际,廉希宪挺身而出,毅然决定亲自审理这个案件。经过详细审问和调查,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人赃俱在,罪行属实,阿合马及其党羽被分别论处了。廉希宪既能做到严于律人,坚决打击处分贪官污吏;也能做到严于律己,表现出自己的高洁。

元朝史:探寻维吾尔族清官身影

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古代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重要成员,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祖国统一,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历代的清官良吏,出身于这个民族的非常多,元代的廉希宪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次,忽必烈下诏大赦京城囚徒,一个名叫匿赞马丁西域商人因为很富有被关押在狱中,因这次大赦被释放,廉希宪因为告假,不在京城,不知道这件事。匿赞马丁的仇家上告到忽必烈那里,廉希宪认为有大赦的诏书,匿赞马丁可以被释放,忽必烈很不满意,认为不该释放,廉希宪说没有诏书说匿赞马丁不可以被释放。忽必烈十分生气就对廉希宪说:“你们号称读书人,就不能理解上面文字中的意思?办事这么没有水平,你说该怎么办?”廉希宪想了想回答说:“我既然是宰相,办事不合你的意,就该罢退。”于是忽必烈就罢免了廉希宪。

廉希宪罢官在家,只是读书。忽必烈很快就后悔自己罢免了廉希宪,非常希望他出来接着做事,可是又没有借口,就问侍臣廉希宪在家做什么,身边的人说廉希宪每天只是读书。忽必烈说:“读书不出来做事,多读书有什么用处?”一向忌恨廉希宪的阿合马害怕廉希宪东山再起,于己不利,就趁机说廉希宪整天在家和家人喝酒作乐。忽必烈听后生气地说:“廉希宪清贫一生,哪会喝酒作乐?”不久,忽必烈就起用廉希宪任北京行省长官,镇抚辽东。后来,廉希宪到新平定的长江重镇江陵去做行省长官,临行前辞谢了忽必烈所赐财物,冒着酷暑直奔江陵,到达后就立即下令禁止抢劫百姓,开始兴利除弊。他又安抚商人使商人照常营业,使军民相安以处,官吏各司其职,然后登记原来的南宋官员,量才授予官职,从没有一点猜疑之心。他为了安抚地方,专门下令:“凡是杀害俘虏者一律按杀害平民治罪;俘虏如果患病被遗弃,允许人们收养,病愈后原来的主人不能索要;开掘城外御敌之水,灌溉得到良田数万亩,分给贫民耕种;发放粮食,救济饥民。”

地方秩序刚刚稳定,廉希宪又大力兴办学校,他还亲自讲课,训导激励学生学以报国。这使当地很快勃勃生机,远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和重庆等地的宋将都闻风来降。皇帝得到消息后,感慨地对侍臣说:“先朝用兵不能得地,现在廉希宪不用一兵却让几千里外的人奉送土地,廉孟子不虚其名啊!”

宋濂曾在《元史》中对廉希宪做出如下评论:希宪在中书,振举纲维,综劾名实,汰逐冗滥,裁抑侥幸,兴利除害,事无不便,当时翕然称治,典章文物,粲然可考。”

廉希宪任平章政事的时候,正遇上拥有权势的大奸臣阿合马总揽国家的财务大权。阿合马这个人专靠阿谀奉承,取得了皇上信任。他贪赃枉法,横行无阻。后来由于他们同伙分赃不均,互相揭发把案情暴露了。元世祖忽必烈如梦初醒,大吃一惊,考虑到案情重大,就委托中书省进行审理查处。可是,中书省的几位大臣,都是畏权惧势的家伙,谁也不敢明察这件事。

正在朝廷左右为难之际,廉希宪挺身而出,毅然决定亲自审理这个案件。经过详细审问和调查,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人赃俱在,罪行属实,阿合马及其党羽被分别论处了。廉希宪严肃地惩办了贪污犯罪分子,使元朝萎靡的朝政为之一振。

廉希宪不仅能够清除贪污之人,振兴朝纲,且能知人善任,目光远大。(www.xing528.com)

当他在京为长官时,四川宣抚使浑都海造反,西川将领纽邻奥鲁官即将要举兵相应,却被蒙古八春捕获,与其党羽五十多人被监禁在乾州监狱,八春送了其中两人到京兆来,请廉希宪处死他们。

廉希宪对属下说:“浑都海不可能乘机向东侵犯,目前还没有其他顾虑。而且他们大家心志不一致,有人确有反叛之心,但是主意还不坚决。他们如果看见自己的将领受到拘禁,可能更加心生反叛,危害不浅。可以顺着他们怕死的心意,一起宽释,然后派这支军队剩余的士兵去依附八春,由八春带领,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初八春逮捕各军官,全军士兵都非常恐惧,四处逃逸;后来听说军官都安全了,纽邻奥和鲁官也释放了,于是士兵们都大喜过望,人人感佩。最后八春果然带着精兵数千人,一起向西讨伐浑都海。

明代冯梦龙对此曾评论说:“让那些人依附八春的原因,是预知八春有能力制服叛贼,不是随意纵虎归山,遗留后患的。八春能杀他们,廉希宪能救他们,畏惧与感念交集,不必担心不被我所用。”

廉希宪既能做到严于律人,坚决打击处分贪官污吏;也能做到严于律己,表现出自己的高洁。有一次,廉希宪有病,医生说需要砂糖,廉希宪家里没有,当时砂糖是稀有的东西,权臣阿合马就派人送了两斤给廉希宪,想乘机结交。结果,廉希宪说:“如果吃了它可以活命,那我也不吃奸人的东西。”

廉希宪为官数十年,廉洁清正。当他回到京城时,囊中空空,两袖清风,随身所带之物,唯有琴与书而已。临终时,廉希宪仍然不忘叮嘱儿孙谨守清廉,他说:“丈夫见义勇为,祸福无预于己,谓皋、夔、稷、契、伊、傅、周、召为不可及,是自弃也。天下事苟无牵制,三代可复也。”又说:“汝读《狄梁公传》乎?梁公有大节,为不肖子所坠,汝辈宜慎之!”狄梁公即唐朝名相狄仁杰,狄仁杰死后其子贪暴,百姓愤而毁了狄仁杰的祠堂。廉希宪的六个儿子都时刻遵守父亲的遗训,为将为相都能清廉自守。元朝追封廉希宪为魏国公,赠清忠粹德功臣、恒阳王等荣誉称号,谥号为“文正”。这个谥号是对大臣功劳的最高评价,历史上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很少。

廉希宪正如天山雪融后的一溇清风,飘过元代政坛,涤荡了一方净土,留下清廉、刚直和高洁,为后人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