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实矛盾:城市老工业区更新面临保护困境

现实矛盾:城市老工业区更新面临保护困境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保护意识薄弱使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困境地段内除了毓灵桥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协同和机器厂、花地仓、龙唛仓、渣甸仓、德士古油库、德国教堂近期被划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太古仓、大阪仓、日清仓、美孚火油公司仓库等旧址尚未列入保护范畴。目前沿江部分已被大量高层住宅所占据,滨江公共岸线被分割成不连贯的片段,严重损害了太古仓、大阪仓等历史遗迹的历史空间环境。

现实矛盾:城市老工业区更新面临保护困境

1)城市结构的宏观调整将促使地区原有功能急剧转变

2000年广州制定了“东进南拓”的发展战略,番禺、花都撤市设区,广州从沿江城市逐渐转型为海港城市,并由此带来港口的重新布置。按照港口布局规划,广州将形成四个港区——内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和南沙港区,并且战略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中心城区推行“退二进三”的发展策略,这些战略性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大大降低内港区的货运需求,原有的水运交通性功能将大量向外疏解,与航运功能密切相关的仓储、生产功能将被中心城市其他综合性城市功能所替代,通过功能转型与置换,使得中心城区工业用地释放,以适应城市发展新需求。同时,这些码头仓库区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大规模开发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尽快对其进行保护和规划控制,否则它们会面临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拆毁与破坏。

2)周边地区公共交通的改善将极大提升土地区位价值

大运量轨道交通广佛线(广州——佛山)在后航道西侧地段设有沙涌站,建成后将有效改善西侧地段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北侧洲头咀隧道的修建不仅可以直接疏散城市内环交通的压力,而且也会加强后航道两岸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芳村大道被提升为城市快速路,通过鹤洞大桥和洲头咀隧道与东侧的工业大道形成闭合环道,为基地内部用地功能置换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即将实现的交通设施将会极大提升后航道洋行码头仓库区的区位优势,同时也会对后航道洋行码头仓库区形成强大的更新动力,尤其是将催化住宅、商业、办公等综合性城市功能,给其再发展带来更多可能的选择(图9-8)。

3)保护意识薄弱使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困境

地段内除了毓灵桥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协同和机器厂、花地仓、龙唛仓、渣甸仓、德士古油库、德国教堂近期被划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太古仓、大阪仓、日清仓、美孚火油公司仓库等旧址尚未列入保护范畴。这主要源于过去人们对遗产保护对象的认识不同,工业遗产和“殖民主义”遗迹只是到了近年来才被逐渐纳入保护的范畴。此外,现有的保护级别、保护范围与地段实际的历史价值尚有较大差距,必须对这一地区的历史遗迹进行科学、全面和系统的评估后方能真正掌握其真正的历史价值,体现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与此同时,一些码头仓库随着功能的逐渐丧失已多年被闲置和废弃,其物质性老化现象日益严重,各占用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拆除、搭建与改造,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对历史遗产造成较大损害(图9-9)。

图9-8 外围交通图(www.xing528.com)

图9-9 重要历史遗产分布

4)无序的房地产开发构成破坏历史空间环境的新威胁

珠江岸线作为稀缺公共资源,由于其良好的区位优势,日益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目前沿江部分已被大量高层住宅所占据,滨江公共岸线被分割成不连贯的片段,严重损害了太古仓、大阪仓等历史遗迹的历史空间环境。后航道西岸由于现状条件限制,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尚未展开,但无限制开发的暗流正在涌动,如已有开发商购得亚细亚花地仓的部分产权,计划开发住宅、酒店等高档地产项目,尽管开发商考虑了对工业遗产的部分再利用,但在没有文物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整体监控下的开发将有可能对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交错的地块产权给整体保护与再发展带来较大难度

由于历史发展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基地内的土地产权十分复杂,加之与城中村、住宅、厂区相互啮合,再开发很难取得长时间稳定的产权,这种情况极不利于该地区的整体性保护和综合开发,这也是保护和再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此外,一些特殊的用地产权,如美商美孚火油公司所在的海军鹤洞码头和仓库,其使用和管理均游离于地方行政部门之上,无形地打断整个珠江后航道洋行码头仓库区段岸线基地内连续的文脉和空间肌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