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廷积极援助,支援台湾抗法作战

清廷积极援助,支援台湾抗法作战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基隆之战后,台湾兵单饷缺,抗法形势日益严峻,此时来自清廷的援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清廷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台湾的局势,想方设法加强对台湾的援助力度。接到台北再次遭到法军进攻的消息,清廷即时调兵支援。此次作战清军虽然失利,但吸引了封锁台湾的法舰,为援台的各路清军顺利登陆台湾,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清廷积极援助,支援台湾抗法作战

第二次基隆之战后,台湾兵单饷缺,抗法形势日益严峻,此时来自清廷的援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清廷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台湾的局势,想方设法加强对台湾的援助力度。清政府把援济台湾作为重要的事务,得知基隆被占后,一面谕令岑毓英等合力进兵西贡,迅速前进,同时激励刘永福率军进剿,攻击太原、北宁各城,“攻其必救”,迫使法军分兵西援,以缓解台湾的压力[166]而法军也确因越南战事吃紧,把战争重心重新转回北圻,无法满足孤拔所要求的增援兵力;一面催促新授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闽浙总督杨昌浚迅速到任,竭力保全台湾,同时令江南、闽粤各省派兵济饷,尽量满足刘铭传的请援。

如左宗棠所言:“目前军务,重在援台,而援台之兵,难在渡海。”[167]由于法军封锁台湾,援军难以及时渡台,如何突破法军的封锁成了各省援助台湾的关键问题。接到台北再次遭到法军进攻的消息,清廷即时调兵支援。但先前调派的刘朝祜4营,还有1000余人滞留于上海。在清廷的催促下,邵友濂、龚照瑗用重金雇英商船“威利”号,经过一番努力,分两批终于分别在11月15日与12月27日恒春和台南登陆,随行还携带不少军械和饷银,“恰应刘铭传之急需”。[168]接着,曾国荃如法炮制,仍雇用“威利”船将从广东订购的枪支弹药运至台湾。除运送了南洋的援台物资,“威利”号还把北洋派出的聂士成部800余人,连同各种军火饷银,于1885年1月27日运抵台东卑南。在厦门一地聚集的各路援军渡台同样不易。彭楚汉等雇船渡台先后失败。吴鸿源本计划带两营渡台,但即使重资雇请洋轮或民船运送,也因法舰封口不果。他不得已变通办法,仅选带精锐“春”字一营,雇用四五只渔船,从惠安的崇武、獭窟等渡口,夤夜潜渡至台中梧栖港登陆。但随后王诗正、陈鸣志却因法舰加紧巡逻,滞留于澎湖20余日。直到孤拔分兵北上阻截南北洋5舰,王诗正等部才趁势乔扮客商,搭乘“平安”商船,至卑南登台。“平安”轮船还先把刘璈所募岳勇运至台南。除此之外,仍有不少援军未能及时抵达台湾。1884年10月10日,清廷任命杨岳斌为帮办福建军务以辅佐左宗棠,带湘军八营赴福建,[169]但杨岳斌所部则迟至次年3月7日才抵达卑南。待其到达台北,战事已结束。

获悉刘铭传极度饷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也设法通过洋行及其他途径汇兑台湾。其时台北兵勇每月需用饷11万两,但至光绪十年九月(1884年10、11月间)库存饷仅余10万两,万分危急。杨昌浚、叶文澜先后派专人到达台北,觅兑10万余元,“暂救目前”。[170]1884年12月中旬,张之洞先派林国祥携银3万两赴台。又托香港商人向台湾商人汇款,并致书刘铭传,若此方法可行,以后“可源源照办”。[171]之后,经彭楚汉等人的多方筹措,至光绪十年十二月,台北陆续收到兑款30余万元,“可支至二月底”,饷缺的压力逐步得到缓解。[172](www.xing528.com)

此外,为了对付法军的封锁,左宗棠请求清廷派遣南北洋舰船护送援台兵轮。曾国荃调派“开济”“南琛”“南瑞”“澄庆”“驭远”5舰,准备与李鸿章调派的北洋舰只汇合(后因朝鲜事变,北洋二船改派朝鲜),南下援闽。但南洋舰船的行动很快便被法军获知,孤拔在12月初暂时取消对台南的封锁,把舰船集中于基隆和淡水两地,然后亲率“巴雅”号、“凯旋”、“杜居土路因”号、“梭尼”号、“益士弼”号等舰,北上阻截中国军舰[173]2月13日,南洋5舰在石浦洋面与法舰遭遇。经过两次激烈战斗,清军损失“澄庆”“驭远”两舰,而“开济”“南琛”“南瑞”三舰在镇海守军的支持下,打退了法舰的进攻。此次作战清军虽然失利,但吸引了封锁台湾的法舰,为援台的各路清军顺利登陆台湾,赢得了宝贵的时机。法舰直到1885年初才恢复了对台南、高雄的巡逻。[174]

据统计,在台湾抗法期间,清政府命令南北洋、广东、福建等督抚,给台湾运兵员万余人:包括杨岳斌所率一营500人,陈鸣志所部1000余人,刘朝祜部2000余人,王诗正部2500余人,聂士成部875人,吴鸿源部500人,广东500人,刘璈等所募1500人;饷银100余万两,包括北洋15万,南洋5万,广东约30万,福建约七八十万;前后膛枪约2万杆,大炮60门,以及子药大批,远远超过台湾军民自筹的数目,成了支持台湾抗法战争的重要物质力量。[175]当时刘铭传感叹道:“十月以前,将士多病,敌势猖獗,饷尽援绝,土匪四起。臣左支右绌,万分竭蹶,已无生望”,赖有各省不遗余力地支援,“台北军势得以稍振”。[176]总之,在中法台湾之战期间,清廷尽力调集大陆各省人力、物力、财力,设法突破法军封锁,援助台湾的抗法斗争,这是台湾最终取得抗法斗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