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质与企业业绩关系分析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质与企业业绩关系分析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胜任素质通过对个体的工作绩效产生关键影响,进而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图2-6冰山模型表2-4冰山模型释义冰山模型通过对素质构成、素质和胜任力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揭示了个体素质的不同成分的特征和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属于外显部分,创业动机、创业特质、自我认知、创业价值观和创业角色定位则属于内隐部分。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质与企业业绩关系分析

(一)胜任素质概念和内涵

1.胜任素质

胜任素质指一个人为了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并达成岗位绩效而应该具备的与该职位相关的个体特征的综合,具体包含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等内容。胜任素质通过对个体的工作绩效产生关键影响,进而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创业者的胜任素质往往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胜任素质具备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等特性。胜任素质是完成某个特定工作或从事某个特定岗位所必备的个体特征,具有动态性和一定的狭隘性,不是通用的知识或技能。胜任素质是个人所具备的隐性和显性特征的综合,是能够被观察和衡量的,也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被预测的。胜任素质的概念是和具体的某个工作岗位相结合的,反映的是个人对这个工作岗位的绩效水平,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绩效水平来衡量个人的胜任素质水平。

2.胜任素质模型

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胜任素质模型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1)胜任素质冰山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一个人的个体素质具有多个层次,按照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内隐素质”和“外显素质”两类,类似于大洋里的冰山,人们看到的是露出水面的部分,而隐藏在水下的部分,比水上的部分要大很多,是冰山的主体,但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后来,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个体素质的特征,并将素质与“胜任力”的概念相结合,对素质模型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形成了素质冰山模型。在该模型中,冰山代表个体的整体素质,水平面上的冰山代表了个体素质中知识和技能部分,属于任职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可以测量并能够培养和提高的;水面下的冰山代表了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部分,属于优异的任职者区别于普通任职者的部分,这部分素质非常重要但不容易被测量和培育。如图2-6和表2-4所示。

图2-6 冰山模型

表2-4 冰山模型释义

冰山模型通过对素质构成、素质和胜任力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揭示了个体素质的不同成分的特征和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当前,冰山模型已经成为管理学教育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对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育也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2)胜任素质洋葱模型

在冰山模型的基础上,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对冰山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洋葱模型对各成分的特点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对核心要素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明晰了哪些成分可以被观察和识别。洋葱模型将各成分按照被测量和识别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将各成分按可测程度由里及外层层扩展,最终形成了下面的“洋葱模型”。如图2-7所示:

图2-7 洋葱模型

在洋葱模型中,各成分越靠近外层就越容易进行培养和评价;越靠近里层就越难以进行评价和习得。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都强调知识、技能之外的其他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在本质上是对个体素质的不同表述。当然,相对于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在表述各成分的关系时更具层次性,可以帮助人们清晰地判断各素质成分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二)创业胜任素质

1.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和内涵

创业胜任力是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创业主体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集中表现为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

“创业胜任力”的概念最先由Chandler和Hanks提出,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会随着创业者对市场的熟悉程度而不断加强[23]。胜任素质模型将能力素质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外显部分包含知识与技能,内隐部分包含动机、特质、自我认知、价值观和角色定位等不易被观察和测量的因素,指出内隐部分在一个人综合素质发挥中起到主体性和决定性作用,对个人创业的表现和发展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胜任素质模型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隐部分较强的人,其外显部分更容易得到提升;而外显部分获得提升后,经过现实生活的实践,会逐渐影响内隐部分,甚至会内化为内隐部分,促进内隐部分的提升。比如,具备较高创业动机和特质的人,在学习创业知识,获取创业技能方面,会较创业动机低的人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一个人如果创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较大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业动机的提升。

2.创业胜任力要素构成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创业者的胜任力特征开展研究,以识别不同行业或不同创业阶段的创业者所应该具备的胜任力特征。对于创业胜任素质的维度,最受学术界认可的是Thomas W.Y.Man对香港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雇主和管理者的创业胜任素质调查研究后提出的创业胜任素质六维模型,包括:关系胜任素质、概念胜任素质、组织胜任素质、承诺胜任素质、机会胜任素质和战略胜任素质。这六维模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可,也多次得到验证[24]。如表2-5所示:

表2-5 创业胜任素质维度及特征表现

Man认为一个完整的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必须具备上述六个不同的维度,缺一不可,且这些维度体现在创业者创业行为的方方面面。除了上述六个胜任特征外,Thomas W.Y.Man还提出了一个支持要素,即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该支持要素主要通过影响和促进其他六个要素而发挥自己的作用[25]

(三)胜任素质理论和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

1.胜任素质理论为分析大学生创业素养提供帮助

胜任素质认为个体素质具有多个层次,按照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内隐素质”和“外显素质”两类;胜任素质模型则进一步将这些素质进行了界定,并按照可被观察和识别的程度进行了层次化分类。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属于外显部分,创业动机、创业特质、自我认知、创业价值观和创业角色定位则属于内隐部分。外显部分易培养、易测量,但作用相对较小;内隐部分不易培养、不易测量,但却是创业活动的决定性因素。胜任素质理论在剖析创业素养的要素构成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借鉴胜任素质理论,结合实证研究,可以清晰地分析大学生的创业素养状况。

2.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要更重视内隐素养

创业素养是指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所具备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内在特质的集合,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经验、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创业态度等,也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概念。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过程中,普遍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由于内隐素质的培育具有难度大、不易测量、需要长期坚持等特点,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内隐素质的培育成为当前创业素养培育的重点和难点。如表2-6所示:

表2-6 大学生创业内隐素质维度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