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实践: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调查分析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实践: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调查分析结论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本次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可以从中得出以下结论。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当前的设备、技术状况,尽量突出“新”字,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于用量不大的陈旧设备方面的教学内容坚决删掉。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时代对人才要求,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训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分析、发现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实践: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调查分析结论

由本次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可以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1.必须实现“五个转变”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整体上可以看出,高职纺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应加快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尽快实现“五个转变”,即“传统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向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转变,学科型课程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转变,传统纺纱织造技术向现代纺纱织造技术的转变,传统纺织纤维材料的应用加工向新型纺织纤维的应用加工的转变,常规纺织机械技术向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转变”。

2.明确了纺织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

在专业能力方面,需要具备纺织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纺织设备的操作技能、纺织设备的维护保养技能、纺纱工艺设计能力;在方法能力方面,需要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在社会能力方面,需要具备工作责任心、合作能力、吃苦耐劳、负责能力、职业道德表达能力、纪律性、重视细节、社会责任感。

3.企业的需求是学校改革的方向

目前企业最缺乏的纺织高技能人才是纺织产品的质量控制人员、工艺设计人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引进织造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引进纺纱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企业最缺乏高技能人才的工序是细纱与织布。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需要考虑企业对纺织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制订出符合纺织行业发展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高技能在各岗位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在纺纱各工序中,成品与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设备的操作技能、设备的工艺调整是高技能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织造各工序中,成品与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设备检修及维护,电子清纱器调节与维护,浆料的性能及应用,浆液质量控制,喷气、剑杆织机操作及维护,各种疵点、疵布的鉴别及分析,布面质量检验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纺纱工艺设计主要体现在纯棉纺纱线的工艺设计、新型纤维纺纱的工艺设计;织布工艺设计主要体现在组织设计、上机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体现在利用CAD绘图、利用计算机进行工艺设计;产品质检主要体现在半成品、成品质量测试方法,纱线、织物产品质量标准,原料与产品质量的关系;纺织成本核算主要体现在原料成本的核算、织物成本的核算、纺纱成本的核算;纺织产品销售主要体现在能提出针对不同客户的策略;车间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车间温湿度的控制与调整;车间管理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设备、运转操作,安全的管理。

5.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职业能力(www.xing528.com)

健全实训条件,满足实训要求,能够开展针对关键岗位的教学实训。引进企业生产操作标准,操作规范,制订训练方案。聘请企业师傅进行操作指导,联系生产实际进行顶岗实训。

采用定向培养,与企业有协议的可以定单培养。结合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关键岗位,制订培养方案,加强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得到关键岗位的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适应新岗位、竞争好岗位的能力。

6.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整合教学内容

专业学习还是应该以设备为主,熟悉设备的工艺流程、主要部件结构及作用、重要部件的加工精度及规格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工艺。

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当前的设备、技术状况,尽量突出“新”字,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于用量不大的陈旧设备方面的教学内容坚决删掉。

7.加快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针对目前毕业生频繁跳槽的现象,需要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要做事先做人”在目前来说不过时,平时注重学生敬业爱岗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要教育学生刚进厂时能吃苦,坚持把一线工作做好,这对将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建议注重学生品性、择业观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不嫌脏、不嫌累、脚踏实地工作的择业观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让他们意识到,在企业里,没有时间上的积累,很难学好一门技术,也就很难胜任岗位;即使在一线工作,也要认认真真地把工作干好。

(2)纺织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好的企业要创造出卓越的业绩无不通过创新来实现,在技术、工艺、材料、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高利润和高产出,如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在创新中得到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满足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时代对人才要求,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训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分析、发现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