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景观设计与实例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景观设计与实例分析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地居民的交通则依赖大小港湾和狭窄的塘基,形成桑基鱼塘的平原湿地景观。2003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开始进行,规划总面积10.08km2,定位为“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为根本立足点,同时恢复其清雅秀丽的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水系统保护是湿地恢复的关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景观设计与实例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的西部,具有悠久的历史,曾经是一片原生态的低洼湿地,在经历了千年的渔耕开发后,形成了以大量鱼塘为主、以面积较大的洲渚为辅的湿地类型。当地居民的交通则依赖大小港湾和狭窄的塘基,形成桑基鱼塘的平原湿地景观。随着杭州城市的扩张尤其是绕城高速的修建,西溪用地逐渐被侵蚀,鱼塘、河流被填平以修建城市道路、居住社区。同时,西溪内的农村聚落日益膨胀,建筑密度和村落尺度迅速加大,村镇企业规模扩大,使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超出了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西溪因此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湿地生物栖息地也受到严重影响。

2003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开始进行,规划总面积10.08km2定位为“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为根本立足点,同时恢复其清雅秀丽的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

水系统保护是湿地恢复的关键。第一,保障西溪湿地水资源总量;第二,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包括恢复和保持水体的生态属性,恢复和保持现有池塘、河道水陆边界的生态属性,加强池塘水质的生态修复;第三,严格控制区域内使水体恶化的各种污染源;第四,限制通航,严格控制机动船的数量、速度,鼓励传统的手划木船,以减少航运污染。(www.xing528.com)

根据生态结构、历史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要求,西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五个功能区:湿地生态养育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秋雪庵湿地文化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湿地自然景观区。从功能分区的内容可见,西溪湿地公园内容较为广泛,涉及湿地生态、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特征。它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发展旅游四大任务。西溪湿地公园建成之后,自然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游客也络绎不绝,其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是有目共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