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凰乡情》:何家官庄惊心八炮动敌阵!

《凤凰乡情》:何家官庄惊心八炮动敌阵!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姓人由郑旺镇的何家戈迁来,繁衍生息几代后成为村中大户,遂改为何家官庄。何家官庄村庄不大,最让人称道的是这个村的村民具有抱团成拳的好传统。人们都说土匪和外敌最怕人心齐,是何家官庄的八座炮楼、八门大炮和数不清的土枪,让横行乡里的土匪和小鬼子吓断了腿,让村庄一次次安然无恙。何家官庄的八座炮楼存在了几十年,经历了战乱中血与火的洗礼,激发了村民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

《凤凰乡情》:何家官庄惊心八炮动敌阵!

凤凰岭街道东北1.5公里处,有一个“何”为大姓的村庄,名曰何家官庄。据出土文物推算和史料记载,该村于明代建村,最初为身有功名的傅姓人家在此居住,称为傅家官庄。傅家三代单传,至第四代无男丁,遂绝户。何姓人由郑旺镇的何家戈迁来,繁衍生息几代后成为村中大户,遂改为何家官庄。

何家官庄位于凤凰岭的五岭环抱之中,选村庄中两岭之阴的高地建村,按照阴阳先生八卦推理和地貌观察,村落祥气升腾,有七龙盘踞吉祥之相。该村以农为主,种植五谷杂粮,家庭兼营打铁和编织席角、草鞋,直至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村庄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工业渐成规模,群众生活步入小康

何家官庄村庄不大,最让人称道的是这个村的村民具有抱团成拳的好传统。清朝末年,官匪横行,民不聊生,村里农民自发地成立了大刀会,众志成城,抗匪护村,匪盗无一敢犯,在远近村庄中赫赫有名。抗日战争时期,全村以民族大义为重,自觉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何、陈、朱、王等几个大家族患难与共,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在村子周围建起了高高的围墙,沿村庄出口建筑了八座坚固的大炮楼。铁匠们还日夜加班,赶制了八门大炮,安放在炮楼上。粗大的炮筒里放置黑火药、碎锅铁、生铁犁铧块,一炮轰击出几十米宽的扇面,杀伤威力惊人。炮楼还配有众多火药枪,青壮年劳力劳动之余经常操练,夜间进入炮楼布防。为便于联系,村民还在八座楼之间连接铁丝,上拴若干铜铃,一有风吹草动,拉动铁丝,晃动铜铃,全村立即持刀和锄,集体御敌。由于村庄人心整齐,防守严密,小股土匪望而生畏,就连最凶恶的人人憎恨的土匪赵嬷嬷、刘黑七,犯河东一路劫洗数十村庄,看到何家官庄炮楼林立,戒备森严,也只好绕路而行。驻临沂城的日本鬼子,跨沂河过黑河路经何家官庄扫荡沭河以东解放区,几次都有荡平何家官庄的动议,次次皆因汉奸对日军晓之该村的厉害,使鬼子们望而却步。人们都说土匪和外敌最怕人心齐,是何家官庄的八座炮楼、八门大炮和数不清的土枪,让横行乡里的土匪和小鬼子吓断了腿,让村庄一次次安然无恙。(www.xing528.com)

何家官庄的八座炮楼存在了几十年,经历了战乱中血与火的洗礼,激发了村民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村里七十岁的老人陈永远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村庄里的青年踊跃投奔解放区参军参战,奋勇杀敌,村里李云彩、何凤武等一大批青年在战场上立功受奖,其中陈学佩还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事迹全村传颂,一直激励着后人。烈属陈建邦在大儿子陈学佩牺牲后,毅然将二儿子陈兴荣送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淮海战役中,村里百姓家有一尺布留着做军衣,家有一口粮留着做军粮,全村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村民纷纷放下手里的农活,抬担架,送军粮,推着小车,扛起扁担,加入老区拥军支前的队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红心,洒下了汗水。

(撰文:刘聚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