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奇案:坟中女复活,郑县长震惊!

清代奇案:坟中女复活,郑县长震惊!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老翁赶到湖边,驾船来到麻头塆,告知张老汉。张老汉得知女儿去世,登时就急了,与杨老翁一起驾船,赶到杨家查看。检验新娘尸体,居然成为老翁尸体,郑知县感到非常惊骇,所以当即审讯杨老翁。郑知县也没有办法,只好先把尸体埋葬,然后把杨老翁带回县里关押,等待进一步调查。如今儿子出来认罪,杨老翁可以免去干系,但新娘之尸变成了老翁之尸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郑知县将杨老翁释放,把杨义关押起来,以便继续调查。

清代奇案:坟中女复活,郑县长震惊!

嘉庆十一年(1806 年)的某一天,江西省南康星子县靠近鄱阳湖的谢司塘,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显得非常热闹,乃是杨老翁为儿子杨义娶亲。

杨老翁是老年得子,50 岁才有了儿子杨义,真是掌上明珠。虽然家里并不富有,但杨老翁对儿子百依百顺,真是要星星则不敢给月亮,宠爱倍加。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到18 岁,自己也是垂暮之年了,老伴又早逝,当然更想抱孙子。杨老翁靠打鱼为生,经常在鄱阳湖内往来,难免与其他渔民见面。后来认识麻头塆的张老汉,两个人谈起家常,得知张老汉有女儿名叫芸娘,年方16 岁,而自己的儿子已经18 岁,都没有婚配,因此谈得投机。杨老翁托媒说亲,张老汉答应,很快就定了亲,确定下迎娶的日子。

两家相隔20 多里水路,所以迎亲的也是船队。数十条船,风帆张起,甚是壮观。到达岸边之后,新娘下船,上了花轿,鼓乐齐鸣,鞭炮声响,杨义顺利地把新娘迎进家门。拜了天地以后,设宴款待亲朋,新娘新郎忙碌,直到天黑,客人才散。看见新郎新娘入了洞房,杨老翁非常高兴。看到小两口和和美美,想着自己不久就能够抱上孙子,来到祖先的牌位前,烧上几炷香,默默祈祷祖宗保佑,以使杨家香火不断。拜完祖先,又来到洞房外,听到儿子与儿媳妇的说笑声,杨老翁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

老人都起得早,第二天杨老翁起来,见洞房内没有声响,以为是儿子新婚,睡个懒觉,也没有声张,就出外来到湖边的渔船上,将渔网张开,织补漏洞。不知不觉,已经是艳阳高照。约莫快正午了,杨老翁回到家中,见洞房大门紧闭,儿子儿媳仍然毫无动静,觉得奇怪,便前去敲门,谁知门是虚掩着,就推门进去,顿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洞房内根本就没有儿子的踪影,却见儿媳妇赤条条地死在床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杨老翁倚仗年老,也顾不上什么嫌疑,就走上前去观看。但见儿媳妇身上并没有伤痕,被褥虽然凌乱,但也看不出打斗的痕迹。这到底因为什么呢?杨老翁出了洞房,四处寻找儿子杨义,哪里找得到他的踪影。

新婚次日,儿媳妇就死在床上,总不能无声无息地将儿媳妇安葬吧!如今儿子找不到,则应该告诉亲家!杨老翁赶到湖边,驾船来到麻头塆,告知张老汉。

张老汉得知女儿去世,登时就急了,与杨老翁一起驾船,赶到杨家查看。见女儿已经气绝,张老汉便扯着杨老翁,要他偿命。杨老翁好言安慰,讲儿媳妇身无伤痕,定有什么隐疾,所以在新婚之夜身亡。如今正逢酷暑,尸体在床,恐怕腐败,还是早早入土为安。张老汉见女儿已死,争论也解决不了问题,便挥袖而去,杨老翁只好请人将儿媳妇收殓,埋在自家的坟地里。

张老汉见女婿杨义一直没有出头露面,而且得知女儿死了以后他就不见了,就怀疑是女婿将女儿谋害了,所以一气之下就来到县衙控告,说杨老翁与恶婿杨义共同谋害女儿芸娘,如今杨老翁将儿子藏匿,又把女儿尸体安葬,试图毁灭痕迹,恳请县太爷前往勘验,究出凶手,为女儿报仇雪恨。

这时候的知县是郑祖琛(1784 —1851 年),浙江乌程(今属吴兴)人,字梦白,嘉庆十年(1805 年)进士,乃是名门之后,初为知县,就遇上这样的案件,不能不亲自前往勘验。

郑知县带领仵作、衙役来到谢司塘,发现新娘已经安葬,洞房也被收拾一新,现场根本不可能寻找到什么蛛丝马迹,只好下令开棺验尸,结果出现了更加令人惊奇的事情。

当尸棺从坟冢内挖出,衙役撬开棺材,仵作上前验看,哪里是什么新娘,分明就是一个老翁。仵作查验,乃是具男尸,须发皆白,皮肤发皱,年纪应该在六七十岁左右。后背有斧伤,深入肺腑,应该是致命伤。

检验新娘尸体,居然成为老翁尸体,郑知县感到非常惊骇,所以当即审讯杨老翁。此时的杨老翁也在现场,眼见衙役挖出尸棺,而且亲眼见是老翁尸体,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何知道女变男尸的缘由。郑知县让他交代儿子杨义的去处,杨老翁是一问三不知。郑知县大怒,当即令衙役给杨老翁上了大刑,而杨老翁被打得死去活来,也说不出所以然。郑知县也没有办法,只好先把尸体埋葬,然后把杨老翁带回县里关押,等待进一步调查。

过了一个多月,杨义忽然来县衙投首。郑知县大喜,当即升堂审讯。据杨义讲,自己在新婚之夜与新娘在床上嬉戏,用手掐新娘的神阙穴,新娘耐不住痒,所以不停地大笑。杨义觉得好玩,便用力来掐,却不想新娘忽然就一动不动了。杨义最初还以为新娘故意吓他,但等许久没有声音,知道不好,便点起蜡烛查看,发现新娘已经断气了。洞房花烛夜,新娘就这样死了,当时他很害怕,收拾了一下,就匆匆忙忙地跑出洞房,然后躲藏起来。如今听说父亲因此蒙受冤屈,所以前来自首。

经过了解,郑知县得知杨义学了剃头的手艺,也学了一些按摩的本领,知道一些穴位。那神阙穴位于肚脐眼的正中位置,要是针灸,能够冲击肋间神经,惹人发笑。如果刺激过重,则会震动肠管,伤及膀胱,严重的可以使身体失灵,甚至昏死过去。杨义所学的按摩,仅仅是皮毛,只知道按摩,不知道出了问题有什么解救方法。新娘死去,总不能够因为害怕就躲藏起来,应该正确对待,将事情讲明,却不管不顾地逃跑,也可见他年轻不懂事。如今儿子出来认罪,杨老翁可以免去干系,但新娘之尸变成了老翁之尸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郑知县将杨老翁释放,把杨义关押起来,以便继续调查。

郑知县派出许多人四处打探,还招榜让人来认领尸体。出去打探的人,什么情况都没有了解到,也没有人前来认领尸体。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按照清代《吏部处分例》规定:州县官办理案件,如果迟延不结,违限三个月者降三级调用,四个月者革职。不过,遇有疑难案件,官员可以事先申请展期,但所展之期也就是三个月,过了三个月,则又要按照违限来处分。郑知县虽然申请了展期,但也没有办法破获此案,因此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知如何是好。

也是郑知县的命好,更兼祖上的阴德。他是郑氏义门第23代传人。郑氏义门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其祖上出于河南荥阳,宋代时南迁到浦江以后,就世代笃行孝义,累世同居不分财,宋、元、明、清统治者多次表彰他们,推崇为郑氏义门,其家训《郑氏规范》是典型的家族法规,至今流传于世,为 “厚人伦”“美教化” 的典范,也被当时的人所尊重。正因为如此,一个复杂的悬案在他没有花费什么气力的情况下,居然浮出水面了,人们便以为是郑氏祖上的恩佑,义门的庇护。

眼见所展的期限也快到了,郑知县也觉得失望了,正准备自请处分,可以减轻一些责任的时候,杨老翁来到县衙报案称,已经找到失踪的儿媳妇芸娘。这可是从天而降的喜讯,郑知县顿时神情为之一振,立即传杨老翁到堂听讯。(www.xing528.com)

据杨老翁讲:前天到鄱阳湖打鱼,撑船来到周溪(今江西都昌县周溪镇),在上岸购买食品时,看见一位少妇在溪畔洗衣服,从背影看,好似是自己的儿媳妇。自从儿子入狱,儿媳妇尸体丢失,杨老翁就一直认为儿媳妇没有死,所以不管走到哪里,看见年轻的少妇,总要多看上几眼,也不知遭到多少少妇的怒骂。本来嘛,一个快70 岁的老翁,盯着少妇看,实属不正常,若不是看他年老,不知道会将他痛打多少次了。

看见洗衣少妇好似自己的儿媳妇,杨老翁怕挨骂,也不敢走近跟前细看,便突然喊叫:“芸娘!你可认识我吗?” 那少妇闻声,回头观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少许,平静下来,来到杨老翁面前说:“公公,你怎么会来到此处呢?”

杨老翁见状,很是惊慌地说:“你是人还是鬼?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

芸娘神情惨然地说:“公公不要多心,媳妇乃是人,不是鬼。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与公公一起到您船上去再说。” 说罢扔下衣服,就拉着杨老翁向湖边走。就在此时,有一个身背木匠工具箱的年轻人赶来,上前不由分说地拉着芸娘就往回走。芸娘此时因为有公公在场,便一面挣脱,一面高喊:“寇三狗,你这奸恶小人!还不快放手!如今我公公在此,你还敢逞凶吗!”

杨老翁见状,上前争夺。一个老翁,一个弱女子,如何抵挡这样一个凶恶的年轻人呢?幸好当时湖岸边停驻许多渔船,见到他们拉扯,渔民都纷纷赶了过来。在众人团团围困之下,寇三狗放开手,高声对众人说:“这妇人是我媳妇,这个无赖老翁,竟然要拐带她上船。你们大家给评评理,我该不该把媳妇抢回来呢?”

芸娘说:“谁是你的媳妇?是你把我拐来的,如今有我公公在此,你还敢耍赖!大家不要听他的,快来帮助我们!”

杨老翁也进行辩解,众人听得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也不知道谁是谁非。还是负责管理渔船的船头明白,见他们相互之间争执不已,便提出交给官府裁决。杨老翁与芸娘大喜,而寇三狗则坚持不去官府。船头是渔民选出来的头目,是经过官府任命的,无论是威信,还是权力,都不容许受到挑战,所以喝令渔民,将这三人全部捆绑起来,送到官府。这时候杨老翁讲,自己的儿子如今还关押在星子县监狱,如果送官,最好送到星子县。船头觉得有道理,就把这三人押到星子县来呈控。

郑知县听完陈述,便要芸娘交代事情的原委。据芸娘讲:新婚之夜与新郎嬉戏,不知道因为什么就昏厥过去,等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在棺材里,便呼喊救命。不一会儿就听见有人挖土,等棺材打开以后,发现是两个男人,一个60 多岁,一个则不足20岁。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叔侄,叔叔名叫寇忠,侄子名叫寇三狗。当时天还没有亮,芸娘从坟墓内被人救出,因此千恩万谢,恳求叔侄俩将她送回家中。本来叔叔已经答应将芸娘送回,但是侄子不答应,说什么这是天赐给他的良缘。自己家穷,没有钱娶亲,如今有这样一个美貌的女子,一不烦红媒,二不费聘金,三不用摆宴请客,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吗?但叔叔却认为不应该乘人之危,即便是要娶妻,也应该征得其家人同意,所以坚持要把芸娘送回家。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叔侄俩争吵起来,只见侄子抽出斧子,当头就劈向叔叔,顿时鲜血四溅,真是惨不忍睹。芸娘见状,已经是惊呆了,想要逃跑,但两条腿犹如灌了铅似的,如何跑得动呢?就被寇三狗捆了起来,口中还塞上破布。寇三狗将芸娘放倒在地,然后把叔叔的尸体放进棺材,掩埋之后,就扛着芸娘来到周溪。

芸娘此时已经是身不由己,黑夜之中也不知道被扛到何地,更见寇三狗凶狠,也就被迫顺从了。开始的时候,寇三狗还跟防贼似的,不允许芸娘出门,后来见芸娘温顺,也就渐渐地放松管制,所以芸娘才有可能在洗衣服的时候遇到公公,最终被解救出来。

郑知县审讯寇三狗,供认不讳,就是因为叔叔不同意他把芸娘带走,一时气愤,抽斧杀人,棺内之尸,乃是叔叔。如此便可以定罪了。

按照《大清律例·刑律·人命·谋杀祖父母父母》条规定:“谋杀期亲尊长,已杀者,皆凌迟处死。” 寇三狗虽然还有别的罪名,但二罪并发从重论,凌迟处死已经是最重的刑罚了,因此郑知县将寇三狗拟为凌迟,申报各级上司核准。

寇三狗定罪了,那么之前受到案件牵连的杨义如何判罚呢?杨义被带到大堂,与父亲及妻子见面。芸娘见杨义身戴枷锁,步履艰难,不由得失声痛哭。看到芸娘梨花带雨的样子,郑知县不由得心生怜悯,先赦免了杨义之罪,再赦免芸娘之罪,让他们阖家团聚。为什么芸娘被人逼迫,还要有罪,而需要郑知县赦免其罪呢?

原来,《大清律例·刑律·犯奸》条规定:“若以强合以和成,犹非强也。” 也就是说,对方有强制行为,屈服于强制而同意有奸的行为,则不能够按照强奸定罪,应该按照刁奸量刑。若是如此,男女都要受到杖九十的刑罚。古代这种立法,是要求女子保持贞洁,绝不能够屈服对方的强制行为,认为对有强制行为者的量刑很重,女子就不应该畏惧强制者。当然,这也是古代法律不公正的一面,法律只要求女子以死抗争,却不允许女子从权暂从,以后再报仇雪恨。

杨义犯了什么罪呢?就是因为他在新娘死了以后,不应该舍弃不管,畏惧逃走,虽然后来自首,但也应该承担 “不应为” 的责任,按律至少应该笞四十,因为受到牢狱之灾,所以赦免了他。这正是:

神奇之案不难破,只少清慎仔细人。

这个案件被时人称为 “奇狱”。本来夫妻因为嬉戏而酿成人命,杨老翁又很鲁莽地将儿媳妇埋葬,其被县太爷追究责任也是理所当然。验尸成为女变男尸,杨老翁就是有百口也解释不清,即便是将其定为死罪,也不会有人对县太爷的裁决产生疑义。杨义救父,说明原委,但仍然说不清尸体之事。如果找不到芸娘,即便是神断,也很难破案。杨老翁能够偶遇儿媳妇,最终来到官府,使此案大白于天下。郑知县无法解释,便认为:“此乃天道不爽也”,其实也有郑知县清慎折狱的原因,他不急于结案,宁可冒着受处分的危险,也要进行调查,虽然没有亲自查到,若假以时日,此案总会破获的。杨义夫妻遭此大难,也珍惜重新聚首之不易,所以互相尊重,以至于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