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警惕求职陷阱中介瓜分体检费,销售任务欺诈,应聘者保护方法

警惕求职陷阱中介瓜分体检费,销售任务欺诈,应聘者保护方法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警惕、预防求职陷阱呢?据知情人士介绍,“体检费”已被中介和医院瓜分,求职者永远无法上岗。公司要求每位应聘者完成一定金额的公司产品销售任务。销售工作完成后,公司通知小李参加理论考试。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劳动部门可根据有关管理条例进行处罚,所收职介费可退还受骗者。

警惕求职陷阱中介瓜分体检费,销售任务欺诈,应聘者保护方法

炎炎夏日,是一年一度的毕业生踏上社会寻找工作的日子,不少人会因为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谋生,而被不法分子钻了空档。那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警惕、预防求职陷阱呢?

案例导入

【案例3-3】中介与医院成“联档模式”,一条龙骗取“体检费”

在某市中心有不少“辉华贸易公司”张贴的职业介绍和招工广告,招聘的工种包括“经理助理、销售业务员”等,最低月薪1 500元,还包吃住。2020年年初,有记者假扮成求职者暗访了这家位于城乡接合部的辉华公司。公司的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在约10平方米的房间里,只有两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台电脑,没有营业执照。一位自称是廖经理的人要求记者填写表格并开了一张到××医院体检的公函。当记者提出到该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时,廖经理一口回绝,说只承认××医院体检科的检验报告。记者来到××医院体检科,现场有很多人在排队体检。他们自称都是看到广告前去应聘的,每人都按要求交了86元的体检费。三天后,记者拿到了体检结果。一向身体健康的记者,体检单却显示得了“大三阳”(慢性肝炎)。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现场40多名应聘者的体检单上竟有八成患有“大、小三阳”。在随后的两个星期里,记者多次打电话到该公司询问结果,得到的都是“把身体养好了再上班”的答复。据知情人士介绍,“体检费”已被中介和医院瓜分,求职者永远无法上岗。

【案例3-4】中介设“试用期”陷阱,应聘者白白为别人打工

管理专科毕业的大学生小李是通过一家中介公司获得某公司招聘信息的。简历投出后,得到了公司的面试机会。面试非常顺利,面谈没几分钟就转入了正题,交押金300元,培训费100元。之后便开始接受公司的“培训”。培训无任何培训资料,只是培训教师在快速宣读讲义,小李等一批应聘者拼命记录,时间也就只有1小时。培训结束后,便进入销售考核阶段。公司要求每位应聘者完成一定金额的公司产品销售任务。在这期间,公司不要求他们到公司报到,只是在销售产品时再打电话到公司订货。

销售工作完成后,公司通知小李参加理论考试。在笔试之前,小李曾三番五次地向公司人员打听考核范围,都被告知以产品价目表和产品手册内容为主。上了考场,没想到考试内容很偏且多是些模棱两可的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与企业产品全然无关。结果10余个应聘者包括小李在内都没有通过。而在考试之前,公司就将小李等十几个应聘者的实习工作证全收了回去。事后,小李从一位知情人处得知,公司产品销路甚差,只好通过这种方式来敛财,上当的人已经有好几批,一次次交押金根本要不回来。

案例思考

1.除了谨慎求职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2.如何识别中介设“试用期”陷阱?

预防措施

需注意:为何求职被骗事故频发?

为何求职被骗事故频发?造成求职被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因素?

(1)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学校读书,社会生活经验少,思想单纯,分辨是非能力较差。骗子利用学生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结果大家疏于防范,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2)贪小便宜,急功近利。贪心是受骗者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骗子公司之所以屡屡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心等非分之想。一些同学往往为骗子公司所开的“好处”“利益”所吸引,不加深入分析,不作调查研究,自认为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结果却“鸡飞蛋打”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学习:求职防骗哪“十不要”?

(1)不要缴纳任何费用。

(2)不要上交身份证

(3)不要相信街头小广告。(www.xing528.com)

(4)不要去要求过低的公司。

(5)不要相信薪资高得离谱的公司。

(6)不要轻易相信职介所。

(7)不要去地址偏远地方面试。

(8)不要参加地点是在临时场所的面试。

(9)不要轻易相信主动找上门的公司。

(10)不要轻易相信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

补救措施

必掌握:求职受骗后如何维权?

找工作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监察大队或公安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

(1)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被投诉方为无证无照经营的职介公司,求职者可以同时投诉到工商、劳动部门。

(2)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3)合法职业中介机构持有《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等合法证照。如遇到无证或证照不全的“黑职介”,应及时向相关劳动部门或工商部门反映。劳动部门可根据有关管理条例进行处罚,所收职介费可退还受骗者。如果职介机构收取一定职介费用后“立马消失”的,则属于明显欺诈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4)如果求职者被骗传销后,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并尽可能多地保留证据,提供给公安机关;如发现身边亲人进入传销后,一定要了解传销组织的形式和内容,掌握一些符合传销的条件和及时向当地部门报警。

学以致用

1.求职过程中如何防止被骗?

2.求职受骗后如何维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