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造价计价与管理-概念与类型

工程造价计价与管理-概念与类型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包人、职能部门自行审查或委托第三方独自组织力量审查。由发包人、职能部门组织会议,邀请设计单位、监理、项目管理等单位(人员)共同审查。

工程造价计价与管理-概念与类型

1.工程造价审查的概念与作用

工程造价审查是指发包人、相关职能机关或接受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人,对工程造价成果报告进行检查、调查核实并评定是否正确、妥当,出具审查意见(报告)的过程。

在工程造价编制工作中,不论水平高低,总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因此,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工程造价审查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工程造价成果报告的真实性,即工程计价应以认可的工程技术文件、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适当的定额为依据,如实反映工程量、正确测算消耗量、合理估算价格。由于所处建设阶段及工程造价审查对象不同,真实性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一般而言,对于作为工程造价控制标准的投资估算、投资概算、招标控制价等成果的审查,既要防止“高估冒算、无中生有”非法套取国家建设资金,又要注意避免“低估压价、故意隐瞒”的钓鱼工程;而对于作为工程支付依据的工程结算、工程决算的审查,主要是防止“高估冒算、无中生有”。

工程决算的审查一般由审计单位执行,其他工程造价的审查业务多由建设单位或相关职能单位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来完成。本节重点介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工程结算的审查,其原理可以用于其他类型工程计价成果的审查。

工程造价审查的作用在于:

1)查找问题和缺陷。

2)减少失误。

3)提高正确率。

4)保证质量和效果。

2.工程造价审查的类型

根据审查的对象,工程造价审查可以分成如下种类:

1)投资估算的审查。

2)投资概算的审查。

3)施工图预算的审查。(www.xing528.com)

4)工程量清单的审查。

5)招标控制价(标底)的审查。

6)工程结算的审查。

7)竣工决算的审查。

根据审查的组织方式,工程造价审查可以分成如下类型:

(1)独审。发包人、职能部门自行审查或委托第三方独自组织力量审查。

(2)会审。由发包人、职能部门组织会议,邀请设计单位、监理、项目管理等单位(人员)共同审查。

3.工程造价审查的特点

工程造价审查,目前多采用引入独立第三方的方式进行的审查,这种审查模式具有明显的独立性、间接性和依法性。

(1)独立性。体现在从事审查工作的人员和机构与委托单位及被审查单位之间应该毫无利害关系,他们执行造价审查业务时应当不受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保持客观且无私的精神态度,审查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2)间接性。间接性体现在多个方面。①审查者与被审查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审查者受托完成审查作业,被审查者依据他与委托人之间的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协助审查的义务;②审查资料多是二手资料,以工程结算审查为例,除了成果报告之外,多数依据性资料是经过委托方和被审查者两者过滤的,需要委托人、审查者、被审查者三方配合才可能获得接近真实的情况;③多数情况下成果文件审查质量的好坏,对审查者没有直接的影响。

(3)依法性:体现在审查工作不能只按照委托方的意愿进行,即审查工作既要按委托合同的要求进行,也要严格地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依委托人与被审查人双方签订的合同办事,维护工程造价管理的严肃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