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航海事业前景广阔

中国航海事业前景广阔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中国各航运公司的船舶不断更新,现代船舶导航控制和安全通信系统已应用于实际航行和管理之中。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海将全面应用和发展现代高新技术。该网络建成后,中国的交通通信面貌将大为改观。为使中国的航海事业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和新需要,港航管理的现代化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中国航海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国际航海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21世纪国际航海的发展也有待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中国航海事业前景广阔

我国有着发展海运事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海洋运输在我国南北物资交流、能源运输和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外贸运输中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海运事业和航海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到本世纪80年代末,我国已成为世界十大海运国家之一。截至1993年底,我国100吨以上的船舶共1811艘,2164万载重吨,居世界第五位。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和各国航海事业的未来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密切相关。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出现了向一体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趋势,世界上一些地区已经和正在形成经济共同体、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大市场。这种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将为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交通运输带来深刻影响。

据有关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以3%的年增长率递增,而国际总贸易额的年增长率将达到5%。这种已持续十年的世界贸易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趋势,预计在21世纪将会继续持续下去。这一势态表明国际市场容量在增大,国际运输业将由此获得继续发展的良好机会。而从21世纪货物运输的结构和特点看,一方面,国际贸易商品将继续提高适箱货;另一方面,货物运输量中初级产品和半成品、成品的比例将有较大的变化。鉴于国内外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和船舶在运载条件、营运速度等方面的改进,加上船舶所特有的运量大和运价低等优点,21世纪国际商品贸易的运输仍将以海运为主。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呈现出持续、迅速发展的势头,以1993年为例,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三万亿元大关,年增长率达13.5%,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95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外、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必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我国航海运输事业的发展。

但就我国航运业的现状来看,无论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还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我国航海船队还存在结构欠合理、船舶平均吨位小、技术水平低、船龄老化严重等问题。由此导致运输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安全性不高等等,使得我国船队在国际航运业中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对于上述问题,我国航运界已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近年来,中国各航运公司的船舶不断更新,现代船舶导航控制和安全通信系统已应用于实际航行和管理之中。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海将全面应用和发展现代高新技术。随着国内外航运业和航海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船舶安全航行和经济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船舶营运的安全和高效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因此可以说,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已成为各国航运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航运面向21世纪所应努力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各远洋公司、海运集团以及一些主要地方公司的船舶基本上已装备了自动雷达标绘仪装置,并安装了现代导航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许多船舶还开始使用了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PSS)。此外,我国航海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开发研制了电子海图显示系统(ECDIS),并已将这种技术运用到了船舶与港口交通安全管理之中。

与此同时,中国还抓紧了岸基支持系统的建设。按照GMPSS的实施要求,沿海的海岸电台正重新布局和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造。1991年6月建成并开通了INMARSAT—A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可为太平洋印度洋两洋区的海、陆用户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并将以此为基础,全面建立交通卫星通信服务网络。该网络建成后,中国的交通通信面貌将大为改观。它不仅可为海事用户提供功能完善的服务,而且可以更广泛地为其他移动用户提供服务。此外,一种功能较为完善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已在许多港口建成或部分地投入使用,将在中国沿海港口及船舶交通管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为进一步确保航行安全,除推广和普及上述现代导航与海上安全与通信技术和设备外,我国科研人员还充分利用上述新技术,研究开发可用于近期和未来船舶航行的、能够自动操作与控制的人工智能与专家网络处理系统,从而形成一个由各种高新技术相互渗透和结合的,可进行全球、全天候、实时、可靠的通信、定位、导航和避碰的更为先进的实用航海系统。随着该系统的完善和推广应用,我国航海的技术水平的安全性能将大大提高。

港口和运输船队的建设是我国航海事业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大陆长达18,000公里的海岸线及全国总长14,000公里的岛屿岸线,有关部门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要求,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并考虑到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各港口的合理利用与分工及21世纪货物运输的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已对沿海港口的开发利用作了规划。船队建设方面,主要致力于船队结构和营运线路的调整、更新船舶、降低平均船龄、根据运输需要发展各种专用船舶,采用新技术提高船舶经济指标和安全性能,等等。

在高新技术和生产管理高效益的时代里,全面加强现代化航运管理工作和提高经济效益,是水上运输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为使中国的航海事业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和新需要,港航管理的现代化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是现代港航管理的必要条件。为此,必须引进一些国际先进的装备、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一整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又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方法。

根据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航运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将在全国加强现代航运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益的前提下,继续扩大海陆空联运的门对门的运输,并搞好班轮运输,为顾客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价廉的海上运输服务。

中国航海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国际航海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21世纪国际航海的发展也有待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