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权一征黄祖-三国英雄记.燃烧的江河

孙权一征黄祖-三国英雄记.燃烧的江河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权始终记得鲁肃向他提出的规划,待内部安定之后,他决心立刻向西扩张,打败黄祖、刘表,继而占领荆州。做完这些部署,孙权一直等待着发起进攻的机会。这一年十月,孙权集中江东精锐人马西进至扬州和荆州交界的宫亭、柴桑一带,开始了第一次西征黄祖之战。有一次黄祖被打败,孙权领兵追击,黄祖眼看凶多吉少,这时黄祖负责断后的队伍里有人射出一箭,正中孙权手下旅长凌操,凌操被射身亡,黄祖趁势得以脱身。

孙权一征黄祖-三国英雄记.燃烧的江河

说完刘表刘备,先不忙说曹操南征荆州的事,因为还有一个人在近几年的发展需要做一交代,这就是孙权

孙权18岁接班,用了短短3年时间,就让江东的面貌焕然一新,那些对他掌权并不看好的人,无论这些人是敌还是友,现在都不再怀疑他的能力。

孙策留下的地盘不仅没有缩水,而且不断扩大,人马快速增加,内部也进一步理顺,没有人再胆敢从内部向他发起挑战,一批新人迅速成长起来。

从外部情况看,也都朝着有利于江东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曹操忙着北方的事,刘表胸无大志,一心守成,给江东制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所谓战略机遇,就是别人有事的时候你没事,别人忙自己的事时你可以不忙别人的事,一心办你的事。

孙权始终记得鲁肃向他提出的规划,待内部安定之后,他决心立刻向西扩张,打败黄祖、刘表,继而占领荆州。

孙权知道曹操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曹操目前还顾不上,孙权必须跟曹操,也跟时间赛跑。

当然,刘表、黄祖也会这么想,所以对于荆州西线的防务进行了周密部署。黄祖当时以江夏郡太守的身份驻守西陵,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为了把黄祖牢牢拉住,刘表新设了一个章陵郡,任命黄祖的儿子黄射为太守,驻扎在沙羡,此处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以上的长江边上,黄射以沙羡为基地,控制着从沙羡到柴桑这一段江防。

为了支持黄祖父子,刘表还让侄子刘磐率兵驻扎在彭蠡以西的地区,彭蠡即今鄱阳湖,这里是豫章郡的辖区,总体上是孙吴的势力范围,刘磐东进至此,与江夏郡的黄祖、章陵郡的黄射形成三角之势,江东出兵攻击其中一部,另外两部可以策应和增援。

为了打破敌人的三角形防御体系,孙权也做了一番准备,他让周瑜以中护军、江夏郡太守的身份率一部主力进驻宫亭,此地详细位置已不可考,只知道它在鄱阳湖一带。同时,命徐盛以柴桑县长的身份驻柴桑,即今江西省九江市。

为了对付刘磐,孙权让太史慈建昌都尉的身份驻扎在海昏,此处在鄱阳湖西南面,今江西省永修县一带。

做完这些部署,孙权一直等待着发起进攻的机会。

机会很快来了。

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八月,曹操曾亲自带兵南下征刘表,那一次虽然是佯攻,但造的声势很大,曹操驻军西平,即今河南省中南部的西平县。

曹操此次虚晃一枪的目的是对刘表施压,他当时虽然一直忙北方的事,但对荆州心里并不踏实,总担心刘表趁机在他背后来一下,但分重兵布防南线他又做不到。作为出色的《孙子兵法》研究专家,曹操当然明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所以他主动出击,让刘表更加不敢进犯。

刘表吓坏了,赶紧调集人马向襄阳及其北部一带布防,对孙权来说,这当然是西征的最好机会。

这一年十月,孙权集中江东精锐人马西进至扬州和荆州交界的宫亭、柴桑一带,开始了第一次西征黄祖之战。

参加此战的除先期驻扎在那里的周瑜、徐盛以及驻扎在海昏的太史慈外,还有荡寇中郎将程普、讨虏中郎将吕范以及凌操、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部。

江东精锐尽出,孙权志在必得。

开始进展得比较顺利,孙权率各部突入江夏郡,由柴桑沿江一路西上,一直抵达了章陵郡的沙羡。

那时候汉水汇入长江的地方还没有武汉这样的重镇,武昌建城以及武汉三镇崛起都是以后的事,其上游不远的沙羡重要性相当于今天的武汉市,是一座重镇。

沙羡如果攻破,刘表的江夏郡和章陵郡将尽入孙吴,荆州将失去整个西部防线。为此,黄祖父子十分着急,组织人马拼死守城。

沙羡攻防战打得很激烈,孙权亲自指挥,城池仍久攻不下。黄祖本人也亲自率兵增援,双方在城里城外展开了激烈争夺。(www.xing528.com)

有一次黄祖被打败,孙权领兵追击,黄祖眼看凶多吉少,这时黄祖负责断后的队伍里有人射出一箭,正中孙权手下旅长(破贼校尉)凌操,凌操被射身亡,黄祖趁势得以脱身。

凌操战死是此次西征黄祖之战孙吴军队遭受的最重大损失,凌操的儿子凌统时年15岁,孙权任命他为独立团团长(别部司马),代理旅长(破贼都尉),统领他父亲的人马。

孙权后来得知,射死凌操的那个人名叫甘宁,是一员虎将。

沙羡之战至为关键,黄祖父子为了守住此城已拼尽了力气,按理说不下此城孙权不会收兵。

然而,孙权很快下令撤军了,原因是后方出了问题,各郡的山越趁孙吴主力西进之机同时起事(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

山越问题始终困扰着孙吴,孙策使用武力手段对付他们,孙权继承孙策的做法,哪里有人挑起叛乱,就立即派兵前去镇压,孙吴的一线将领几乎每人都有与山越作战的经历。

但是,军事讨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伺有机可乘,各地的山越总会起来作乱,总也杀不完灭不净。

这次山越同时起事,范围非常大,涵盖了豫章、丹阳、庐陵、吴、会稽等郡,来势异常凶猛,孙权不得不下达回师命令。

孙权先回到了豫章郡,在那里做出军事部署,派吕范到鄱阳,派程普到乐安,派太史慈仍然在海昏,派韩当、周泰、吕蒙等分赴其他闹事厉害的郡县,全面开展平定山越的战斗。

众人领兵分赴各地,进展倒也顺利,程普很快平定了乐安境内的山越,之后又赴海昏支援太史慈;吕范在鄱阳一带也取得了胜利,山越不敢再生事;周泰兼任宜春县长,也取得了胜利,当地的税赋征收得不错,足以保障本地驻军的需要(所地皆食其征赋)。

除此之外,董袭、凌统、步骘、蒋钦、潘璋等人也都参加了这次平定山越的战斗。鄱阳一带有个叫彭虎的,聚集起数万人,董袭前往追剿,彭虎被打败,望风而逃;才十几岁的小将凌统随孙权行动,作战中非常勇敢,带着敢死队冲在最前面,不顾飞石流矢(率厉士卒,身当矢石),勇猛异常;山越在建昌起事,潘璋在附近的西安县当县长,孙权命他改任建昌县长,同时提拔他为旅长(武猛校尉),在建昌县镇抚山越,十来天就使局势平静(旬月尽平)。

除了豫章郡、丹阳郡的叛乱活动外,远在吴郡、会稽郡也有山越人反叛,在吴郡,山越人还打起了黄巾军的旗号,领头的有陈败、万秉等人,孙权命吴郡太守朱治就地征讨,朱治将陈败、万秉擒获。

最大规模的山越叛乱发生在会稽郡的建安、汉兴、南平等地,其中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5人各纠集万户作乱。孙权下令在建安设立旅级指挥所(都尉府),让永宁县长贺齐代理旅长(都尉),让每县各发兵5000名,由县长带领统一交贺齐指挥(皆受齐节度)。

汉朝制度,县里的长官多于1万户的县叫县令,少于1万户叫县长,所以当时一个县也就1万户左右,每县出5000名士兵,相当于每2户出1个人,征兵的比例相当高。不过,往建安调兵的应该不是会稽郡所有的县,可能是附近山越人闹事比较凶的那几个县。

贺齐发兵讨汉兴,经过余汗,他认为敌人多而讨伐的军队人少,如果过于深入十分危险,就让松阳县长丁蕃留守在余汗。

丁县长和贺县长辖区相邻,过去大家是同级,现在丁县长要听贺县长的,一时还不适应,又听说让自己留守,更不太愿意(耻见部伍,辞不肯留)。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没招了,你不过是个县长,我也是,你能把我怎么样?

可贺县长不是一般人,见丁县长这个态度,没请示也没汇报,二话不说,上来就把丁县长斩了。这一下镇住了全军,大家都不敢再违命(于是军中震栗,无不用命)。

贺齐分兵留守,其余各部进剿,连续取胜,将洪明斩杀,其他4个人全部投降,前后共斩首6000人,重新恢复了政权,征调来的各县人马陆续回去,贺齐一清点,剩下来的竟多出1万人(料出兵万人)。

孙权对贺齐的临机决断和战绩非常欣赏,本来已经让贺齐代理旅长(都尉),现在立了功,孙权直接委任他为平东校尉。

这场波及面很大、参与将领众多的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豫章郡的上饶一带还发生着叛乱,孙权调集驻扎在外地的平东校尉贺齐、讨越中郎将蒋钦前来才把这里平定,事后孙权分上饶的一部新成立了建平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